【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 )(分数:2.00)A.动力作用B.激发作用C.解释作用D.诱导作用3.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
2、限循环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感觉一知觉一表象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5.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 )(分数:2.00)A.谬误B.理论C.真理D.相对真理6.“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7.真理的一元性是由( )(分数:2.00)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B.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C.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D.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8.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分数:2.00)A.唯物论B.辩证法C.形而上学D.可知论9.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从广度、深度和进程上拓展
3、,这是属于( )(分数:2.00)A.真理B.谬误C.绝对真理D.相对真理10.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 )(分数:2.00)A.相对性B.客观性C.至上性D.非至上性11.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实践水平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种限制,他们的思维是( )(分数:2.00)A.至上性B.非至上性C.相对性D.绝对性12.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认为人们可以穷尽对真理的认识,从真理观的角度看属于( )(分数:2.00)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形式主义D.怀疑主义13.“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4、。”这种观点属于( )(分数:2.00)A.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怀疑主义的观点14.关于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真理与谬误是根本对立的B.真理与谬误是绝对同一的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D.真理与谬误有严格的区分,不能相互转化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理性认识的特点主要包括( )(分数:2.00)A.间接性B.抽象性C.直观性D.客观性17.“感觉到了的
5、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能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两句话意在强调(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B.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C.经验的重要性D.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性18.“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引用黑格尔的这句话,意在表明( )(分数:2.00)A.感性认识的重要作用B.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C.认识过程中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理性认识的重要作用19.下列选项中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
6、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内部联系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20.下列关于经验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肯定了感性认识的作用B.夸大了感性认识的作用C.认为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21.下列关于唯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分数:2.00)A.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B.在实践中坚持教条主义C.认为感性认识不可靠D.在实际生活中容易导致思想僵化22.认识要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具备的因素有( )(分数:2.00)A.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B.对感性材料进
7、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C.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D.要把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求和利益结合23.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 )(分数:2.00)A.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把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相结合C.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D.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24.认识过程中既包括理性思维,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包括( )(分数:2.00)A.动机、欲望、信念、习惯B.理性思维C.情感、意志D.想象、直觉、灵感25.非理性因素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
8、现在( )(分数:2.00)A.指导作用B.动力作用C.诱导作用D.激发作用26.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是指( )(分数:2.00)A.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C.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27.真理的绝对性是指( )(分数:2.00)A.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B.人类完全可以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C.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D.真理从深度上有待于深化28.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下列表述中
9、正确的有( )(分数:2.00)A.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B.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C.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D.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9.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 )(分数:2.00)A.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B.唯理论和经验论C.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D.教条主义和怀疑主义30.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B.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不可推翻C.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D.实践能够检验
10、一切认识,当前不能检验的,最终会被今后的实践作出裁决考研政治(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有( )(分数:2.00)A.动力作用B.激发作用C.解释作用 D.诱导作用解析:解析: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
11、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第二,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第三,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A、B、D 都是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不符合题意,不选。3.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重在强调( )(分数:2.00)A.直接经验的作用B.间接经验的作用C.理性因素的作用D.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解析:解析:“人的感情”与理性相对,属于非理性范畴,排除 C,A、B 与题干无关,是干扰项,故选D。4.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 )(分数:2.00)A.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
12、的无限循环 B.团结一批评一团结C.感觉一知觉一表象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解析:解析: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B 选项是政治斗争中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与题意无关,不选。C、D 分别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表现形式,也不符合题意,不选。5.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 )(分数:2.00)A.谬误B.理论C.真理 D.相对真理解析:解析: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6.“有用即真理”是( )(分数:2.00
13、)A.主观真理论B.实用主义真理观 C.形而上学真理观D.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解析:解析: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A、C、D 都与题意不符合,都不选。7.真理的一元性是由( )(分数:2.00)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的 B.真理的主观性决定的C.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D.真理的多样性决定的解析:解析: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在人们的认识活动中,虽然由于主体认识角度和立场、观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人们关于同一客体的认识结果往往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但是,这并不表明观
14、点不同的每个人的认识都是真理。在任何情况下,对于特定实践活动中特定的认识对象来说,只能有一种认识是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状态、本质和规律相一致的,这种认识就是真理。B 说法有误,C、D 与题意无关,故选 A。8.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这是在真理问题上坚持了( )(分数:2.00)A.唯物论B.辩证法 C.形而上学D.可知论解析:解析: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故选 B。9.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是有限的,有待于从广度、深度和进程上拓展,这是属于( )(分数:2.00)A.真理B.谬误C.绝对真理D.相对真理 解析:
15、解析: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它有三层含义: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题干中说的是相对真理的含义,故选 D。10.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 )(分数:2.00)A.相对性B.客观性C.至上性 D.非至上性解析:解析: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16、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故选 C。11.不同时代的人,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实践水平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种限制,他们的思维是( )(分数:2.00)A.至上性B.非至上性 C.相对性D.绝对性解析:解析: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暴露程度、社会历史的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又是非至上的,亦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故选 B。12.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认为人们可以穷尽对真理的认识,从真理观的角度看属于( )(分数:2.00)A.相对主义B.绝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认识 本质 及其 发展规律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