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8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8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中共八大召开3.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 1952 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
2、的矛盾C.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D.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B.过渡性质的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经济 3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赎买民族资
3、产阶级的财产B.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C.没收官僚资本D.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属于( )(分数:2.00)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社会范畴D.共产主义范畴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是( )(分数:2.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B.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在一
4、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征是( )(分数:2.00)A.特别重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C.重视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强调三大改造同时进行1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是( )(分数:2.00)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分数:2.00)A.利用、团结、改造B
5、.利用、限制、改造C.利用、限制、教育D.利用、团结、教育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下面对城市小资产阶级,认识正确的是( )(分数:2.00)A.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B.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C.是资产阶级的组成部分D.同样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1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完全的共同点是( )(分数:2.00)A.革命对象相同B.革命动力相同C.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革命指导思想相同1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
6、目标是( )(分数:2.00)A.在中国建立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B.推翻帝国主义C.推翻封建主义D.推翻官僚资本主义18.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是( )(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的终结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D.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合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完成19.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是“两头小、中间大”,所谓“中间”是指以下阶级( )(分数:2.00)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20.毛泽东认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所谓“两头”是指( )(分数:
7、2.00)A.工人阶级B.地主阶级C.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阶级21.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既不同于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专政B.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C.仍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D.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的内容有( )(分数:2.00)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发展经济,保障供给C.保护民族工商业D.没收以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23.毛泽东从 1927 年到 1930 年提出和阐述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文章是( )(分数:2.00)A.
8、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24.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B.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革命的主力军C.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D.中国革命的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25.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主观条件有( )(分数:2.00)A.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间接统治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B.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D.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26.毛泽东指出,中国
9、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条件有( )(分数:2.00)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相当力量的红军存在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影响27.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各自的地位是( )(分数:2.00)A.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B.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C.农村根据地是战略阵地D.武装斗争是核心内容2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联盟,这两个联盟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B.无产阶级同地方实力派的联盟C.无产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D.无
10、产阶级同大资产阶级的联盟2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建立和领导的统一战线有( )(分数:2.00)A.第一次国合作的统一战线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30.1929 年 12 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总结了红四军建军的经验,明确规定了红军的任务是( )(分数:2.00)A.打仗消灭敌人B.做群众工作C.大生产D.打土豪筹款子31.1945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分数:2.00)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D.自我批评的作风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包括(
11、)(分数:2.00)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执政建设3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分数:2.00)A.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B.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C.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D.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的英勇战士。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 8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12、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开端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中共八大召开解析:解析: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确立,表明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从 50 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同于从新民主主义到社
13、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时期。中共八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正确答案是 C。3.从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至 1952 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大众同封建主义的矛盾D.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的矛盾解析: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没收国民党官僚资本和继续进行土地改革,巩固人民民主政权,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从 1953 年到 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国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外则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因此正确答案是 B 选项。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经济B.过渡性质的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D.半社会主义半资本主义经济 3解析: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性质。新民主主义经济包括: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由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居于领导地位,使它不同于资本主义经济,
15、但新民主主义经济也不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经济,它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因此正确答案是 B 选项。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C.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解析: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16、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营经济中占绝对优势。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占有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D.合作社经济解析: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
17、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营经济中占绝对优势。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分数:2.00)A.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B.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C.没收官僚资本 D.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解析:解析:考查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企业。首先
18、,接管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工矿企业和金融企业。其次,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使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也决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正确答案是 C 选项。8.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中国社会属于( )(分数:2.00)A.民主主义范畴B.资本主义范畴C.社会主义社会范畴 D.共产主义范畴解析:解析:考查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
19、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要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它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中介和桥梁。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划分来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的,但它又不同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正确答案是 C。9.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化”是( )(分数:2.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解析:解析:考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过
20、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辩证统一的总路线。“一化”即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这是“主体”,是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三改”即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是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解决所有制的问题,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推动我国社会迅速地向社会主义飞跃。因此正确答案是 A 选项。选项 B 是“两翼”的内容,农业现代化在过渡时期总
21、路线中尚未提及,D 项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一种方式。10.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B.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C.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解析:解析:考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 年 6 月,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了比较完整的阐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
22、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选项 A,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任务;选项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选项 D,是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总路线。因此正确答案是 C。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最显著的特征是( )(分数:2.00)A.特别重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C.重视工业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强调三大改造同时进行解析:解析:考查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即一方面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中国从落后的
23、农业国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另一方面又要求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所有制,以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精神,以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为“主体”,以解放生产力、实现三大改造为“两翼”,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反映了过渡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过渡时期总路线最显著的特点。因此正确答案是 B 选项。12.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带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是( )(分数:2.00)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析:解析:考查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农业合作化的步骤,采取从低级到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