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8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8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78 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分数:2.00)A.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3.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 )(分数:2.00)A.协作关系B.依存关系C.隶属关系D.临时关系4.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2、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分数:2.00)A.改革创新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团结统一5.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B.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C.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社会理想的实现程度6.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分数:2.00)A.所有制B.统治阶级C.文明程度D.经济基础7.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下列属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精华内容的是( )(分数:2.00)
3、A.女子无才便是德B.三纲五常C.和为贵D.“自矜”“自伐”“自是”8.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这体现了社会公共生活具有( )(分数:2.0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内容的公开性9.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是( )(分数:2.00)A.爱岗敬业B.遵纪守法C.办事公道D.文明礼貌1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分数:2.00)A.邻里团结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11.人类历史上
4、唯一以公有制为基础,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是( )(分数:2.00)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12.国家的根本法是( )(分数:2.00)A.行政法B.刑法C.宪法D.民商法13.社会经济权利的核心是( )(分数:2.00)A.生命权B.健康权C.生存权D.发展权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理想是( )(分数:2.00)A.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B.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C.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
5、D.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16.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以下说法能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分数:2.00)A.“与时谐行”“与日俱新”B.“夸父追日”“精卫填海”C.“大禹治水”“愚公移山”D.“因时而变”“随时而制”17.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下列关于二者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C.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D.一切时代精神都将随着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之中18.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6、)(分数:2.00)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B.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D.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19.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是促进“和谐”,包括( )(分数:2.00)A.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B.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C.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D.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20.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历史过程。人类道德进步的主要表现有( )(分数:2.00)A.道德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B.道德的发展和进步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C.道德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社会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不再引起道德的变化D.道德调控的范围不断扩大,调控的手段或方式不断
7、丰富、更加科学合理21.大学生的就业牵涉自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对大学生来说,应当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体现为( )(分数:2.00)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B.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C.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D.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22.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 )(分数:2.00)A.未到法定婚龄的B.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C.重婚的D.父母包办婚姻的23.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其中,司法的原则主要有(分数:2.00)A.司法公正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以事实为依据,
8、以法律为准绳D.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24.行政法是调整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之间因行政管理活动发生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分数:2.00)A.职权法定原则B.公正公开原则C.程序法定原则D.有效监督原则25.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一般来讲,公平正义主要包括( )(分数:2.00)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26.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有( )(分数:2.00)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保持邻里团结和睦相处27.公民的表达权利和自由包括( )(分数:2.00)
9、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结社自由D.游行和示威自由28.在现代法治社会,人们行使任何权利、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超越法律界限。依法行使权利要求人们做到( )(分数:2.00)A.符合权利行使的目的B.符合权利行使的限度C.符合权利行使的方式D.符合权利行使的程序29.下列对言论自由的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通过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传播自己的思想和观点的自由B.从内容上看,言论中包括政治言论、商业言论、学术言论、艺术言论、宗教言论等多种类型C.言论自由是一种纯个人的权利D.言论自由是绝对的,是不受限制的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78 答案解析(总分
10、: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 )(分数:2.00)A.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创造条件向共产主义过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属于科学信仰范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 2020 年前的任务;实现共产主义是最
11、高理想,不是现阶段的任务。故 A、C、D 都不正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3.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 )(分数:2.00)A.协作关系B.依存关系 C.隶属关系D.临时关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4.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分数:2.0
12、0)A.改革创新 B.勤劳勇敢C.自强不息D.团结统一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而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和团结统一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
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5.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是( )(分数:2.00)A.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B.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 C.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社会理想的实现程度解析:解析: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6.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 )(分数:2.00)A.
14、所有制B.统治阶级C.文明程度D.经济基础 解析:解析: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决定道德的根本因素是经济基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7.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下列属于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精华内容的是( )(分数:2.00)A.女子无才便是德B.
15、三纲五常C.和为贵 D.“自矜”“自伐”“自是”解析:解析: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从仁爱精神出发,我国古人主张“和为贵”,提出了“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的思想,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而 ABD 均属于道德传统的糟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8.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这体现了社会公共生活具有( )(分数:2.0
16、0)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内容的公开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公共生活的特征。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往往是在“熟人社会”中活动,交往圈子很小,人际关系也比较简单和清晰;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9.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的是( )(分数:2.00)A.爱岗
17、敬业B.遵纪守法C.办事公道D.文明礼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D。10.下列选项中,属于家庭美德要求的是( )(分数:2.00)A.邻里团结 B.保护环境C.爱岗敬业D.遵纪守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家庭美德的要求。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而 B、D 均属于社会公德要求,C 属于职业道德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7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