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7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73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指的是( )(分数:2.00)A.匹夫之勇,不惧怕一切挫折B.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以及对实现目标所具有的顽强意志C.不屈不挠的精神D.理性和智慧3.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摇篮”
2、的是( )(分数:2.00)A.文化传统B.文化C.传统文化D.文明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体现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的是( )(分数:2.00)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的本质5.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要处理好( )(分数:2.00)A.个人与集体的利益B.竞争与合作的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6.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但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下列对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
3、利益所决定B.只有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才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作用C.所有与生产力发展进程不一致的道德都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D.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7.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是( )(分数:2.00)A.“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B.“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C.“人是什么”的问题D.“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8.“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体现的是社会公德中的( )(分数:2.00)A.团结友善B.明礼诚信C.助人为乐D.勤俭自强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助人为
4、乐D.爱岗敬业10.法律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分数:2.00)A.本人的行为B.他人的行为C.违法者的行为D.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行为11.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其中,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是( )(分数:2.00)A.行政保护B.立法保障C.司法保障D.宪法保障12.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利绝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法律权利的启示是( )(分数:2.00)A.法律权利神圣不可侵犯B.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与社会制度无关C.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D.法律权利不仅由
5、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3.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4.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思想道德和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二者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彼此联系紧密。下列关于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价值基础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
6、设提供制度基础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保障D.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15.邓小平说:“美好的前景如果没有切实的措施和工作去实现它,就有成为空话的危险。”这说明(分数:2.00)A.社会实践是联系理想和现实的桥梁B.有了理想并不意味着成功,更不意味着已经成功C.把理想转变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勇于实践D.只要付诸行动,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都能成为现实16.下列属于爱国主义基本要求的是( )(分数:2.00)A.爱祖国的大好河山B.爱自己的骨肉同胞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抵制一切外来文化17.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不仅表现在中
7、华民族各兄弟民族之间以和为贵、携手共进等方面,而且表现在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休戚与共上。以下内容体现爱好和平的有( )(分数:2.00)A.礼仪之邦B.德莫大于和C.亲仁善邻D.讲信修睦18.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应坚决抵制错误的人生观。下列选项中属于错误人生观的是( )(分数:2.00)A.拜金主义人生观B.享乐主义人生观C.个人主义人生观D.集体主义价值观19.竞争与合作是个体在社会中必然面临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体体现在( )(分数:2.00)A.竞争离不开合作,竞争获得的胜利,通常是群体内部或多个群体之间通力合作的结果B.竞争促进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合作又
8、增强竞争的实力C.竞争与合作在本质上是对立的D.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就缺乏活力20.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要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要坚持( )(分数:2.00)A.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C.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传统美德对今天的中国有积极意义的精华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2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分数:2.00)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C.有序的公共
9、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2.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家庭美德,弘扬家庭美德应当( )(分数:2.00)A.认识家庭美德的重要性B.营造良好家风C.正确处理家庭关系D.遵守婚姻家庭法律规范23.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德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个人品德的特点包括( )(分数:2.00)A.抽象性B.实践性C.稳定性D.综合性24.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本质上来看( )(分数:2.00
10、)A.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B.带有阶级色彩C.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D.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25.下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科学立法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B.严格执法以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目标C.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D.全民守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26.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 )(分数:2.00)A.法律的普遍
11、适用性B.法律的优先适用性C.法律的不可违抗性D.法律的公平性27.按照法律权利的不同分类,人身自由权属于( )(分数:2.00)A.普通权利B.人身权利C.一般主体享有的权利D.程序性权利28.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在我国,公民的人身权利主要有( )(分数:2.00)A.生命健康权B.通信自由权C.人格尊严权D.住宅安全权考研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73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孔子说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说“志当存高远”。这里的“志”指的是( )(分数:2.00)A.匹夫之勇,不惧怕一切挫折B.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以及对实现目标所具有的顽强意志 C.不屈不挠的精神D.理性和智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志”的内涵。题中的“志”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志向,就是理想信念;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B。3.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摇篮”的是( )(分数:2.00)A.文化传统 B.文化C.传统文化D
13、.文明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传统的概念。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背井离乡,或许会彼此隔绝,但对祖国灿烂文化和历史传统的认同总会把一个民族的心连在一起。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4.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其中,体现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的是( )(分数:2.00)A.人生目的 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的本质解析:解析: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
14、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这是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区别。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5.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要处理好( )(分数:2.00)A.个人与集体的利益B.竞争与合作的关系C.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 D.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解析:解析: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尤其是
15、社会利益关系的表现形式。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满足各种需要。任何需要都是一定主体在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对一定对象的需要,都必然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因此,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A、B 强调的都是个人与团体的关系,而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6.道德具有重大的社会作用,但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并不都是一样的。下列对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由它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B.只有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一致的道德才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产生
16、积极作用C.所有与生产力发展进程不一致的道德都会阻碍社会发展的进程 D.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解析:解析: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而 C 表述过于片面,忽略了道德对经济的能动作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7.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质是( )(分数:2.00)A.“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 B.“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C.“人是什么”的问题D.“人应当怎样
17、做”的问题解析:解析:道德建设的核心,即道德建设的灵魂,它决定并体现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种种道德现象。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而“人是什么”和“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是人生目的实质性问题:“人应当怎样做”的问题是人生态度的实质问题,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A。8.“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体现的是社会公德中的( )(分数:2.00)A.团结友善B.明礼诚信C.助人为乐 D.勤俭自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助人为乐的内涵。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
18、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是自己的快乐,这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而 A、B、D 均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9.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 )(分数:2.00)A.诚实守信B.奉献社会C.助人为乐 D.爱岗敬业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10.法律评价作用的对象是( )(分数:2.00)A.本人的行为B.他人的行为C.违法者的行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7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