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115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15及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使孙中山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结论的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D.辛亥革命的失败3.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的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D.辛亥革命的失败4.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
2、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分数:2.00)A.没有推翻封建帝制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D.袁世凯窃夺了胜利果实5.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 )(分数:2.00)A.戊戌维新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6.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是( )(分数:2.00)A.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资产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B.
3、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C.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斗争D.无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7.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分数:2.00)A.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B.蔡元培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C.李大钊、鲁迅、胡适等参加编辑部并成为主要撰稿人D.胡适提倡文体改革8.在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是( )(分数:2.00)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9.毛泽东在 1 917年 8月说过,东方思想固不切于实际生活,“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先进分
4、子( )(分数:2.00)A.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脱离实际生活B.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开始怀疑并有所保留C.主张用西方思想改造国民性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0.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是( )(分数:2.00)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C.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D.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1.在以下文章中,李大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是( )(分数:2.00)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Bolshevism 的胜利C.庶民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2.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分数:2.00)A.英、美、法三国决定将德国在山东掠夺的权利全部让予日本
5、B.北京大学等学校的学生集会、示威游行C.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要求D.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13.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分数:2.00)A.辛亥革命以后B.五四运动以后C.北伐战争以后D.八七会议以后14.对于五四运动,瞿秋白曾说过:“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的引子,山东问题,本来就包括在这里。工业先进国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这表明( )(分数:2.00)A.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五四运动坚定了人们的实业救国思想C.五四
6、运动打破了人们对对于资本主义列强的幻想D.五四运动加深了国人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本质的认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5.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6.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内容指( )(分数:2.00)A.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B.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C.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7.在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平均地权”的基本方案包括( )(分数:2.00)A.核定地价B.按价征税C.涨价归公D.按价收买18.有关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学说的认识正确的有( )(分数:2
7、.00)A.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B.存在相当的局限性C.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D.是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19.1905年至 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展开论战。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分数:2.00)A.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C.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D.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20.对 1 905年至 1907年革命派和改良派之间的论战理解正确的是( )(分数:2.00)A.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8、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B.暴露了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C.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D.展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彻底性21.1911年 10月,推动湖北新军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的革命团体是( )(分数:2.00)A.华兴会B.共进会C.文学社D.兴中会22.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因为( )(分数:2.00)A.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这个政权中占有领导和主体的地位B.其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在相当程度上也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C.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提出了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
9、措施23.1912年 3月,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毛泽东曾称赞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革命性、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它不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B.它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C.它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D.它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4.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次革命( )(分数:2.00)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10、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5.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 )(分数:2.00)A.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B.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C.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D.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26.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之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和买办资产
11、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反动政权,其表现有( )(分数:2.00)A.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B.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C.在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D.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27.袁世凯投靠帝国主义的行为有( )(分数:2.00)A.以东北金矿、森林,东北、山东铁路,国家烟酒专卖利润等为担保,向日本借款B.基本接受严重损害中国权益的“二十一条”C.与列强签订“善后大借款”合同D.与四国银行团订立铁路借款合同,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28.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刻原因是( )(分数:2.
12、00)A.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B.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C.军阀之间相互混战、争夺地盘D.帝国主义侵略不断加深29.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继续反对封建军阀专制的统治,努力挽救共和制度。这些努力有( )(分数:2.00)A.发动“二次革命”B.组织“中华革命党”C.发动护国战争D.发动护法战争30.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是( )(分数:2.00)A.各种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C.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D.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三、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18.00)31.分
13、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6.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道路,是在这样同中国资产阶级的复杂关联中走过的。当我们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地分裂统一战线的问题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前进一步;而如果是不正确地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时,我们党的发展、巩固和布尔什维克化就会后退一步。 摘自毛泽东(共产党人)发刊词材料 2 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爱国军队、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华侨参加的团结抗日的全民族统一战线。正因为有了
14、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一切爱国的力量集结在抗日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凝聚成反抗外来侵略的滚滚洪流,为坚持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奠定了最广泛、最深厚的民众基础。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入了一个全民族抗战的崭新阶段。 摘自新华网材料 3 我们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摘自习近平巩固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团结力量(分数:6.00)(1)
15、.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两次合作及其主要经验教训。(分数:2.00)_(2).如何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和壮大是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分数:2.00)_(3).为什么在新时期仍然要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到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三大改造”后期,由于发展速度过于迅猛,工作过于急促和粗糙,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偏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
16、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 2 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的,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其运动的基本状况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但相适应是基本的,不相适应是非基本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前进和发展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规律性表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
17、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 3卷材料 3 中国要不要改革,这是关系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原则问题。中国改革开启 30多年来,质疑改革的思潮一直存在。这次提出的问题与改革开放初期不同,主要集中在“贫富分化、官员腐败等消极现象到底是不是改革本身带来的”等问题上。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质疑改革的思潮,邓小平明确指出,中国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随后我们用 30多年的改革实践,创造了“中国奇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人民生活发生巨大改变,中国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实
18、证明,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在新的挑战、质疑面前,我们党做出了怎样的回答呢?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生命力,就在于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摘自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分数:6.00)(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是 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分数:2.00)_(2).为什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分数:2.00)_(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 115答案解析(总分:7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
19、、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4,分数:2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使孙中山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结论的是( )(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 D.辛亥革命的失败解析:解析:1913 年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武装反袁的“二次革命“,之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这是针对辛亥革命而言的。1 91 5 年 12月,袁世凯准备登基前一周,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开始护国运动,袁世凯在 1916年 3月被迫取消帝制,这是拯救共和政体的一次努力。1917 年,张勋复辟失败后,皖系
20、军阀段祺瑞掌握北洋军阀,变本加厉地推行独裁卖国的反动统治,拒绝恢复 1912年 3月南京临时参议院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在这种局面下,孙中山举起了“护法”的旗帜,依靠与皖系军阀有矛盾的西南军阀来反对北洋军阀。但是,西南军阀只是利用孙中山的声望对抗北洋军阀,扩大自己的实力。1917 年 9月,在广州成立了以孙中山为大元帅的护法军政府并出师北伐。西南军阀则与直系军阀勾结,擅自实行停战,并且排挤孙中山,改组军政府。护法运动的失败使孙中山认识到,军阀不分南北,他们在本质上一样,都是革命的障碍,所以有“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3.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的是( )(
21、分数:2.00)A.“二次革命”的失败B.护国运动的失败C.护法运动的失败 D.辛亥革命的失败解析:解析: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但是,孙中山并没有找到中国的真正出路。护法运动的失败不仅是孙中山个人的失败,也标志着整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它表明,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经陷入绝境,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再也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前进了。4.毛泽东在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辛亥革命有它胜利的地方,也有它失败的地方,“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毛
22、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只把一个皇帝赶跑”是指( )(分数:2.00)A.没有推翻封建帝制B.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C.孙中山没有继续革命D.袁世凯窃夺了胜利果实解析:解析:本题是 201 5年考研真题。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存在诸多弱点、错误,以致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5.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模拟 11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