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86及答案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86及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1950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B.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积极实行社会主义改造3.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分
2、数:2.00)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四马分肥”D.公私兼顾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经销代销B.公私合营C.加工订货D.合作化5.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这十大关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那就是(分数:2.00)A.积极领导稳步前进B.不要四面出击C.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D.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6.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分数:2.00)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B.实现国家工业化C.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D.
3、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7.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提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主要是指(分数:2.00)A.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B.将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的问题C.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D.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问题8.“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这段话形象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分数:2.00)A.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的优良作风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C.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优良作风D.批评与自我批评的
4、优良作风9.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固新政权。其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分数:2.00)A.没收官僚资本确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B.实行土地改革,让农民分得生产资料C.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肃清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势力D.作出抗美援朝的决策10.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国民政府财产和官僚资本,这一措施(分数:2.00)A.兼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1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指(分数:2.00)A.资本家由剥削者到劳动者的过渡
5、B.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C.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的公私合营D.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12.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的是(分数:2.00)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13.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意义是(分数:2.00)A.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形成B.标志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C.明确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D.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二、多项选择题(总
6、题数:23,分数:46.00)14.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5.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条件的相同点有(分数:2.00)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C.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帮助D.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6.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其中,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分数:2.00)A.突出了反帝的内容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C.确立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D.确立了联俄、联共
7、、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17.在 20世纪、30 年代后期和 40年代前期,为了将丰富的中国革命实际经验马克思主义化,以便更好地指导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毛泽东撰写了一系列著作,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这些著作包括(分数:2.00)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邓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对这一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所含内容理解正确的有(分数:2.00)A.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B.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C.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19.毛泽东
8、指出:“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实质含义是(分数:2.00)A.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B.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C.农民阶级是反帝反封建态度最坚决的阶级D.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20.“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是(分数:2.00)A.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B.纠正了政治上、军事上、思想上的错误C.毛泽东参加会议并提出重要主张D.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革命21.从抗日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分数:2.00)A.五四指示B.兴国土地法C.五一劳动节口号D.中国土地法大纲
9、22.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观点,正确的有(分数:2.00)A.它不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B.它具有过渡性C.它从属于社会主义体系D.它有资本主义因素所以从属于资本主义体系23.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的两面性是(分数:2.00)A.革命性B.剥削工人取得利润C.妥协性D.拥护宪法和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24.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被称为“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其中“两翼”是指(分数:2.00)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一五计划”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5.20世纪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0、标志着(分数:2.00)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B.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D.我国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6.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的方法是(分数:2.00)A.民主的方法B.说服教育的方法C.专政的方法D.批评与自我批评2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分数:2.00)A.改革开放的战
11、略方针B.一切从实际出发C.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8.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分数:2.00)A.自我净化B.自我完善C.自我革新D.自我提高29.以下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的是(分数:2.00)A.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C.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D.决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0.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社会进人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因素有(
12、分数:2.00)A.政治领域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经济领域中的国营经济C.社会领域中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殷切希望D.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31.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有(分数:2.00)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建立并不断壮大B.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地位的加强32.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付诸实践,成功地实现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改造的经验主要有(分数:2.00)A.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C.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D.遵循自愿互利、
13、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33.1956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原因是(分数:2.00)A.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需要B.借鉴苏联经验的需要C.总结全国建设经验的需要D.澄清西方反共反社会主义浪潮带来的思想混乱的需要3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时指出(分数:2.00)A.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B.借鉴苏联建设经验着重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C.要正确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发展的关系D.要发挥中央和地方、沿海和内地两方面的建设积极性35.1957年 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针对人民
14、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分数:2.00)A.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B.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C.在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3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37.分析题。要求结合所
15、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以上三种方法,以第一种为主体。遇特别情形,或苏维埃政府有利时,兼用二三种。二、一切土地,经苏维埃政府没收并分配后,禁止买卖。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公众勤务者以外,其余的人均须强制劳动。摘自井冈山土地法材料 2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兴国工农兵代表会议政府所有,分给无田地及少田地农民耕种使用。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16、,经工农兵政府没收分配后,禁止买卖。以人口为标准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以乡为单位分配土地。摘自兴国土地法材料 3(一)承认农民(雇农包括在内)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故党的政策是扶助农民,减轻地主的封建剥削,实行减租减息,保证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的与生产的积极性。(二)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并是赞成民主改革的。故党的政策仅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剥削,而不是消灭封建剥削,更不是打击赞成民主改革的开明绅士。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
17、主阶级一致抗日。只是对于绝对坚决不愿改悔的汉奸分子,才采取消灭其封建剥削的政策。(三)承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生产方式,而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现时比较进步的社会成分与政治力量。富农的生产方式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富农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是抗日与生产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富农,不但有抗日要求,而且有民主要求。故党的政策,不是削弱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不是削弱富农阶级与富农生产,而是在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条件之下,同时奖励资本主义生产与联合资产阶级,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但富农有其一部分封建性质的剥削,为中农贫农所不满,故在农村中
18、实行减租减息时,对富农的租息也须照减。在对富农减租减息后,同时须实行交租交息,并保障富农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一部分用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土地的地主(所谓经营地主),其待遇与富农同。摘自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1)材料 1井冈山土地法的颁布有何意义?(2)材料 1和材料 2相比,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则性修改?(3)如何评价材料 3的土地政策?(分数:2.00)_39.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980 年 8月 21日、23 日,邓小平两次会见意大利记者法拉奇,回答她的提问。在谈到对毛泽东的评价时,邓小平指出: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为中国人民做
19、的事情是不能抹杀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1)论述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做出的重大的贡献。(2)怎样认识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重要性。(分数:2.00)_40.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摘自论人民民主专政材料 2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下午 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
20、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下午 3时,首都 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的执政党。摘编自新华网(2011 年 10月 1日)材料 3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
21、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摘自人民日报(2012 年11月 9日)(1)为什么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不能有,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2)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3)如何理解“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86答案解析(总分:8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
22、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1950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分数:2.00)A.不要四面出击 B.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D.积极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解析:1950 年 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会议制订了党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不要四面出击,故 A正确。B、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
23、案是 A。3.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分数:2.00)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四马分肥” D.公私兼顾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实现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公私合营,公私合营企业在利润上实行“四马分肥”的政策,故 C正确。A、B、D 三项是方针,不是利润分配政策,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C。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分数:2.00)A.经销代销B.公私合营C.加工订货D.合作化 解析:解析:1953-1956 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8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