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69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69及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分数:2.00)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C.党在组织问题上实现了拨乱反正D.作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最根本的一点是(分数:2.00)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
2、为纲”的错误方针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4.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5.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6.正式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部署的是(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7.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阐述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
3、论的是(分数:2.00)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8.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C.以改革为中心D.以开放为中心9.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分数:2.00)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中共十五大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分数:2.00)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邓小平理论D.科学发展观11.明确了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会议是(分数:2.00)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四大12.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会议是(分数:2.00)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七大13.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分数:2.00)A.关于毛泽东思想评价的大讨论B.关于毛泽东评价的大讨论C.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大讨论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4.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在(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1979年理论工作务虚会D.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15.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取得
5、突破性进展是在(分数:2.00)A.城市B.乡镇C.农村D.国营企业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6.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分数:2.00)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18.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分数:2.00)A.统一战线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1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分数:2.00)A.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
6、想路线,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B.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C.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D.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2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是(分数:2.00)A.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B.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D.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有(分数:2.00)A.结束了粉碎“四人帮”后两年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B.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C.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D.揭开
7、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问题是(分数:2.00)A.农民的人均收入亟待提高B.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C.“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D.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建立2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新阶段的标志是(分数:2.00)A.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24.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分数:2.00)A.公私合营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互助组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25.在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8、过程中,逐步实现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分数:2.00)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手工业互助组26.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对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将企业的利润分为(分数:2.00)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股金红利27.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表明中国已经胜利地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分数:2.00)A.标志着近代中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B.为当代中国一
9、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D.标志着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三、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16.00)28.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分数:4.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的最后的死命。 摘自李立三: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1930 年 6月) 材料 2 不要城市就是否定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你
10、们)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 摘自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信(1929 年 2月) 材料 3 中国革命之再起,主要的是靠城市工人阶级的斗争来决定,单是统治的资产阶级内部纷争动摇是不够的。游民无产阶级固然不是工人革命之卫军与支柱,即农民虽然在农业国革命中有很大的作用,然而它们从来不能有独立作用及独力的成功农民暴动是没有出路的,而且会走到反对工人阶级,没有工人阶级的政权,彻底的土地革命是不会实现的,没收一切土地不但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办不到,即农民暴动也办不到。 摘自陈独秀:关于所谓“红军”问题(1930 年 4月) 材料 4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
11、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摘自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年 1月) 材料 5 强大的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的中心城市,如果革命的队伍不愿意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妥协,而要坚持地奋斗下去,如果革命的队伍要准备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并避免在力量不够的时候和强大的敌人作决定胜负的战斗,那就必须把落后的农村造成先进的巩固的根据地,造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伟大的革命阵地,借以反对利用城市进攻农村区域的凶恶敌人,借以在长期战斗中逐步地争取革命的全部胜利。 摘自毛
12、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月)(分数:4.00)(1).材料中反映了中国革命哪两种观点,比较两种观点。(分数:2.00)_(2).论述毛泽东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942年 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 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 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1943 年 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
13、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 2 1943年 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材料 3 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 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中国参与发起成立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表明,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
14、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许多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未能改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生死存亡的考验使中国人民极大地觉醒起来,更加深入地思考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实现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分数:4.00)(1).根
15、据材料 1、2,分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数:2.00)_(2).结合材料 3,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分数:2.00)_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日本奉行大陆政策,有悖于正常的国际关系准则,理不直、气不壮,需要披上一件虚伪的外衣以掩人耳目,渲染“中国威胁论”就是其主要手段。1882 年,山县有朋提出,日本不存在欧洲国家入侵的可能性,中国才是日本的“外患”。他在给天皇的奏折进邻邦兵备表中,编造出中国将在数年后“称霸于世界”的神话。于是乎,“中国好战说”“中日必有一战说”等论调一时间甚嚣尘上,似乎为以中国为假想敌找到了理由和依据。 事实上,日本多数政要
16、心知肚明,“中国威胁论”不过是一:种说辞和渲染,是政治家为了对内进行军事动员,对外欺骗舆论而玩弄的手腕。他们并不相信子虚鸟有的“中国威胁”。日本的大陆政策也不是建立在中国的强大之上,而恰恰相反是建立在中国的虚弱之上的。时任外务卿井上馨就曾讲得十分明白:“中国之不足惧,人人皆知,无须多论。”热衷于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山县有朋渲染中国“威胁”,不过是给日本的大陆政策蒙上一层遮羞布罢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大陆政策才是导致甲午战争的真正根源,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才是甲午战争的性质所在。 日本右翼势力很清楚大陆政策的历史延续性,从大陆政策到“大亚细亚主义”,再到“大东亚共荣论”,无一不是军国主义为发动侵略战
17、争所制造的理论,而且其阴魂至今不散,故而他们对此讳莫如深。而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回顾甲午战争的历史,认清日本大陆政策的来龙去脉则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摘自驳日本右翼对甲午战争历史的歪曲,原载人民日报2005 年 8月 9日 材料 2 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经过辛亥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开始觉醒,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登上政治舞台,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正因为这种深刻变化,当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候,才吃惊地发现,他们所面对的,已不是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不是八国联军入侵时的中国,也不是他们逼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时的中国了。正如毛泽
18、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的那样:“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觉醒起来的中华民族,有勇气有力量同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进行一场“决死的战争”。当时的一篇文章有这样的描述:“在中国广大的地域上,正展开着抵抗暴日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数百万的将士和武装民众置身炮火,视死如归;千万的难民流离道路,无所怨咒;数万万的后方人民,忍受一切痛苦,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觉醒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正是抗战精神得以产生的深刻背景和深厚源泉。 摘自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论伟大的抗战精神,新华网 2005年 8月 25日(分数:4.00)(1).结
19、合材料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分数:2.00)_(2).结合材料分析日本宣传“中国威胁论”的原因和危害。(分数:2.00)_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69答案解析(总分:7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党风建设的最大贡献在于(分数:2.00)A.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B.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党在组织问题上实现了拨乱反正D.作出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决策
20、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由于长期的“左”倾错误的指导,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盛行,使党的组织、纪律、原则遭到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极大地促进了党风建设。选项 AD不是党风建设方面的成就,选项 C是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解决的问题。选项 B正确。 1978 年 12月 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这个讲话实际上是其后召开的十一届
21、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转折奠定重要思想基础,并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告书。3.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最根本的一点是(分数:2.00)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C.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属于一道理解性试题,难度较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A 项表述不准。B 项不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是属于政策的具体做法。C 项是核心提法,D 项是
22、从属于 C项的。选项 C正确。4.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会议是(分数:2.00)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问题,属于一道识记性试题,难度适中。1981年 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选项 B正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5.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会议是(分数:2.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中国 近现代史 纲要 6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