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80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80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是(分数:1.00)A.党的队伍的壮大B.党的作风的改进C.党的理论的发展D.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假象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这是一种(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3.“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分数:1.00)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
2、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分数:1.00)A.党性意识B.基本道德规范C.科学文化建设D.理想教育5.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作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分数:1.00)A.由土地所有者获得B.由农业资本家获得C.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D.由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瓜分6.我国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分数:1.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增强综合国力C.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分数:1.0
3、0)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邓小平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从(分数:1.00)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的意义上说的B.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调整和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义上说的D.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意义上说的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明确的根本思想是(分数:1.00)A.中国经济建设必须借鉴苏联B.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10.恩格斯认为,一旦社会有了某种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观点
4、的哲学寓意以及可以引出的结论是(分数:1.00)A.认识发展的方向由社会的需要规定,社会愈需要什么,就愈要研究什么,认识什么B.社会的需要与大学的创办具有对立性,二者没有统一性C.认识的演化具有随意性,因为人的需要的产生具有随意性D.实践与需要平行存在,这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两大动力11.“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抹煞了个性与共性的对立B.夸大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C.不懂得任何个性都是共性D.不懂得任何部分都是整体12.在下列关于资本总公式之矛盾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是不可解决的:若遵守价值规律,则资本不能增殖;若实现资本的增殖,则必
5、然违背价值规律B.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之矛盾的前提C.无论 GW 过程还是 WG 过程,都不能发生增殖,因此,G-WG是否定价值规律的结果D.资本流通是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增殖的13.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分数:1.00)A.生产资料公有制B.按劳分配C.共同富裕D.剩余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14.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通过(分数:1.00)A.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出来B.本身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C.处在等价形式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表现出来D.抽象劳动表现出来15.2005 年 8 月 18 日至 8 月 25 举行的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是(分数:1.00)A.和平使命2005B.北剑
6、0508C.坚定决心2005D.铁拳20051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是(分数:1.00)A.公正性B.先进性C.群众性D.利他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分数:2.00)A.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B.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原理C.总的量变中渗透着部分质变的原理D.质变中渗透着量变的原理18.在下列变化中,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之变化的是(分数:2.00)A.企业实行承包制B.农村加强
7、政权建设,以保证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在各个领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D.袁隆平教授研制了新的水稻品种,提高了水稻产量19.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所概括的群众观点是(分数:2.00)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C.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20.矿山地租和建筑地段地租在内容上都包含(分数:2.00)A.级差地租B.绝对地租C.垄断地租D.工人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21.2004 年以来,在一系列海外华人安全和权益受到威胁的事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迅速做出重要指示,外交部门全力工作,这说明(分数:2.00
8、)A.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人的安危B.我国外交工作正朝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转变C.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D.党和政府对本国公民高度负责22.每当价值选择与真理原则发生冲突时,就需要主体调节自己的活动,就要(分数:2.00)A.使需要服从可能B.使价值服从真理C.使暂时服从长远D.使局部服从全局23.新时期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是(分数:2.00)A.提高党员素质B.加强基层组织C.服务人民群众D.促进各项工作24.1978 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转变是(分数:2.00)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
9、发C.从墨守成规转向社会主义改革D.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2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分数:2.00)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互助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26.1964 年 2 月毛泽东在对中央音乐学院一封来信的批示中,提出的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方针是(分数:2.00)A.百花齐放B.百家争鸣C.古为今用D.洋为中用27.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沈括则认为“四月芳菲尽”与“桃花始盛开”是自相矛盾的。后沈括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并从中发现在山的不同高度气候不同,方知自己错了。其中体现的哲理有(分数:2.00)A.物质决
10、定意识B.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28.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分数:2.00)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分配公平29.节约型社会就是(分数:2.00)A.在经济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B.在生产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0.社会主义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数:2.00)A.产业支持政策B.产业抑制政策C.产业发展政策D.产业替代政策31.在官渡之战中,较弱的曹操集团打败了强大的袁绍集团。就人才而论,不仅曹操集团精英荟萃
11、,有荀攸、郭嘉、程昱、刘晔等一大批智士加盟,袁绍集团也精英荟萃,有田丰、审配、郭图、逢纪等智士加盟。但是,由于曹操御人有方,集团形成了很好的整体合力,智士们的才能,全都贡献于曹操集团的事业中;而袁绍却御人无方,以致形成了朋党之争,智士们的才能全都内耗于尔虞我诈之中。更要命的是,袁绍集团不仅有朋党之争,还有兄弟之争,袁绍的长子袁谭与三子袁尚,为了争夺爵位,掐得你死我活。朋党之争与兄弟之争交织,构成了袁绍集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曹操充分地利用了这些矛盾,最终把对手彻底消灭。这说明(分数:2.00)A.系统的力量不仅仅取决于构成该系统之各个要素本身的能量,还取决于该系统各个要素之组合的状况B.如果要素
12、组合的法则不合理,内部形成破坏力,则系统的力量小于各要素力量之和;如果要素组合的法则合理,各要素组合成有机的整体,则系统的力量大于各要素力量之和C.曹操集团打败袁绍集团,体现着排列组合的改变可引起事物的质变D.整体高于部分,处理不好这一关系,既破坏整体,也破坏部分32.在反对恐怖主义上,中国坚持(分数:2.00)A.反恐不能持双重标准B.要以治本为主C.反对将恐怖主义问题和特定的宗教或民族相联系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33.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共两党之间出现的中间派别有(分数:2.00)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乡村建设派C.平民教育派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三、分析题(总题数:5,分数
13、:50.00)34.(2)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分数:10.00)_35.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分析论述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数:10.00)_36.如何理解“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分数:10.00)_37.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及其提出的重大意义。怎样理解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分数:10.00)_38.你对这些论点有何看法?(分数:10.00)_考研政治-80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
14、题数:16,分数:16.00)1.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是(分数:1.00)A.党的队伍的壮大B.党的作风的改进C.党的理论的发展D.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解析 胡锦涛在主持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2.“假象是客观的,是本质的表现。”这是一种(分数:1.00)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解析:解析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15、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本质的现象,假象也是客观的,是由各种条件造成的。C 选项正确。3.“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分数:1.00)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解析:解析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其基本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和深刻性。对物质、自然规律、价值以及其他的认识都属于理性的抽象认识范
16、畴之内。B 选项正确。4.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是(分数:1.00)A.党性意识B.基本道德规范 C.科学文化建设D.理想教育解析:解析 2005 年 1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5.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作为级差地租的超额利润(分数:1.00)A.由土地所有者获得B.由农业资本家获得 C.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D.由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瓜分
17、解析:解析 级差地租,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而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利润)。B 选项正确。6.我国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分数:1.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增强综合国力C.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析:解析 “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D 为正确选项。
18、7.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分数:1.00)A.毛泽东B.周恩来 C.刘少奇D.邓小平解析:解析 1929 年 9 月由周恩来主持、陈毅参加起草的一个文件中,强调红军筹款工作要注意“群众珞线”这一工作方式的运用,由此可见周恩来最早明确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因此,备选项B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8.“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从(分数:1.00)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的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C.调整和变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意义上说的D.调整和改革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意义上说的解析:解析 “改革
19、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夺取政权的第一次革命而言的,第二次革命指通过改革开放,使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A 选项正确。9.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明确的根本思想是(分数:1.00)A.中国经济建设必须借鉴苏联B.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 C.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D.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论十大关系基本内容的掌握。1956 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明确
20、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个根本思想,成为全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正是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深入思考,毛泽东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性任务,并且取得了探索的初步而丰富的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许多新鲜的内容。因此,备选项 B 符合题干要求,为本题正确答案。备选项 A 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片面性;C 是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基本方针;D 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因此,备选项 A、C、D 都不符合题干要求。10.恩
21、格斯认为,一旦社会有了某种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观点的哲学寓意以及可以引出的结论是(分数:1.00)A.认识发展的方向由社会的需要规定,社会愈需要什么,就愈要研究什么,认识什么 B.社会的需要与大学的创办具有对立性,二者没有统一性C.认识的演化具有随意性,因为人的需要的产生具有随意性D.实践与需要平行存在,这是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两大动力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表现在实践所决定的社会需要规定了认识发展的基本方向。据此,A 为应选项。B 把社会的需要与大学的创办对立起来,否认了二者的统一性,因而足淘汰项。事实上,大学的创办最终还是
22、由实践所产生的社会需要决定的,大学所设置的各个专业充分地反映了这一点。由于人的需要受社会实践的制约,由社会实践决定,故而人的需要的产生并不是随意的,需要也不是与实践平行存在互不相关的两大因素。据此,C、D 为淘汰项。11.“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分数:1.00)A.抹煞了个性与共性的对立B.夸大厂个性与共性的统一C.不懂得任何个性都是共性 D.不懂得任何部分都是整体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讨论“白马”与“马”的关系,我们可以提出三个判断,即“白马是马”“白马非马”“白马等于马”。其中,只有“白马是马”是正确的判断。“白马非马”的错误在于夸大了个性与共性的对立,抹煞了二者的统一;“
23、白马等于马”的错误则是另一个极端,即夸大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抹煞了二者的对立。显然,A、B 表述的乃是“白马等于马”的错误,故而均为淘汰项。 任何个性都是共性,如“任何白马都是马”“任何铅笔都是笔”“任何黑猫都是猫”。“白马非马”恰恰不懂得这一点,故而 C 为应选项。由于“白马”与“马”的关系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而 D 为淘汰项。12.在下列关于资本总公式之矛盾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分数:1.00)A.资本总公式与价值规律的矛盾是不可解决的:若遵守价值规律,则资本不能增殖;若实现资本的增殖,则必然违背价值规律B.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解决资本总公式之矛盾的前提 C.无论 GW 过程还是 WG 过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8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