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0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0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301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政治-30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16.00)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分数:1.00)A.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2.1947 年正式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行动口号是在( )(分数:1.00)A.毛泽东“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中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的宣言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的是( )(分数:1.00)A.爱岗敬业B.诚实守
2、信C.奉献社会D.服务群众4.天朝田亩制度确立的平分土地的原则是( )(分数:1.00)A.平均地权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C.“均贫富”、“等贵贱”D.“均平”、“均田“5.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分数:1.00)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物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物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6.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分数:1.00)A.发展B.以人为本C.全面协调可持续D.统筹兼顾7.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关键是要处理好( )(分数:1.00)A.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B.对他人的态度问题C.
3、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方式D.自己的交往能力8.十七大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贯彻的精神是( )(分数:1.00)A.改革创新B.实事求是C.理论联系实际D.与时俱进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分数:1.00)A.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B.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C.中国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0.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是( )(分数:1.00)A.扩大内需B.稳定物价C.保持社会稳定D.坚持改革开放11.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
4、根本原因是( )(分数:1.00)A.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B.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C.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D.党的工作重心由搞武装斗争转为经济活动12.列宁说,“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表明( )(分数:1.00)A.民主首先而且主要指的是一种国家制度B.民主就是民主集中制C.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D.民主是政体不是国体13.构成商品的因素是( )(分数:1.00)A.价值和交换价值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使用价值和价值D.价格和交换价值14.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是( )(分数:1.00)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
5、章运动C.十月革命D.巴黎公社15.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有效履行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分数:1.00)A.永远听党的话B.永保人民军队的性质C.进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D.建立巩固的国防16.2008 年 11 月 22 日,胡锦涛在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时发表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其中承诺中国争取到 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分数:1.00)A.10%B.12%C.15%左右D.18%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7.无产阶级专政( )(分数:2.00)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B.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C.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D.只存
6、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18.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有( )(分数:2.00)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阶级性19.在帝国主义时期竞争的形式包括( )(分数:2.00)A.自由竞争B.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C.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D.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20.近代史上,下列条约中与香港有关的是(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1.司马迁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7、)(分数:2.00)A.逆境往往可以把人打倒和打垮B.受磨难而奋进才是身处逆境的学问C.逆境消解了实现理想的可能性D.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逆境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点在于(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社会主义的新观念C.执政党建设的新觉醒D.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23.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其具体表现是( )(分数:2.00)A.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B.必须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C.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D.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
8、装和抗日根据地24.2008 年 12 月 31 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30 周年座谈会上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意见:它们是( )(分数:2.00)A.恪守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B.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C.反对台独势力,扩大统一战线;增进双方共识,争取和平统一D.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2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性,主要体现在( )(分数:2.00)A.这一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B.这一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C.这一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源
9、泉D.这一制度是我国各种国家制度的基础26.以下说法正确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观点的有( )(分数:2.00)A.国家是一门大炮,经济建设是炮弹,没有炮弹,再先进的炮也打不响B.发达的经济既可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也可以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C.发达的经济是最具威力的武器D.经济如同心脏,心脏不跳,其他器官必将衰竭27.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以坚强的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需要( )(分数:2.00)A.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B.大兴艰苦奋斗之风C.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D.大兴求真务实之风28.以下关于理性认识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 )(分数:2.00)A.它有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B.包括了概念、判
10、断、推理等形式C.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29.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两大历史课题是( )(分数:2.00)A.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提高党的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0. (分数:2.00)31.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先进的工业国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C.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32.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是由近代中国国
11、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B.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C.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33.马丁路德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的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以下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分数:2.00)A.道德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B.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D.道德对社会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任何时候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三、分
12、析题(总题数:5,分数:50.00)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作为一场新的革命,经济全球化对各国和世界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一,经济全球化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从而使世界各国取长补短,提高经济效益;其二,经济全球化为各国提供广阔的市场,使其产品能够更加便捷、顺畅地实现;其三,经济全球化使科技成果和信息在世界各地更加顺利地自由流动,促进各国的共同繁荣;其四,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材料 2经济全球化也具有弊病,存在风险。其一,经济全球化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自由是强者的权利。在当今世界,经济实力是发
13、达国家占优,游戏规则对发达国家有利。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会造成生产要素和利润向西方国家流动的结局,发达国家甚至会利用全球化的机会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从而产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加剧世界的两极分化。其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些矛盾和负面的东西,诸如阶级剥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以及利己主义的价值观等扩大和蔓延到全世界。其三,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各民族都“驱赶”到一个屋檐下,造成了不同文明、制度的接触与碰撞,派生出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威胁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上两段材料表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什么情况?结合哲学相关原理进行分析。(分数:10.00)_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4、材料 1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近 1000 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 800 多万人,社会失业人员 570 多万人。“十五”期间,我国将把失业率控制在 5%以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一个国家 60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 10%以上,就属于人口老龄化社会。1999 年,我国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达到 10.12%。预计 2010 年,这一比重达到 12.37%,2026 年,达到20.37%。材料 2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社会保障完全由企业来承担,使企业负担过重。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
15、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总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目标?(2)运用所学政治理论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一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分数:10.00)_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
16、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下午 2 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 56 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向各国政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愿与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会议结束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各位委员集体出发,乘车出中南海东门,前往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材料 2首都各界庆祝中
17、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周年大会于 2009 年 10 月 1 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 60 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材料 3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以令人震惊的速度席卷全球,迅速发展成为世界性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冲击力之大、破坏程度之深,为上个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在国际金融风暴中,中国积极应对危机,认为危机中也蕴含着机遇。首先,有利于提升国际话语权。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我国对国际金融规则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营造有利于金融稳步开
18、放外部环境的良好机遇,也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时机。其次,金融危机往往为企业重组提供了机遇。危机引起外需突减,逼着我们改变严重依赖出口导向的增长模式,积极发展国内消费市场,培育国内市场;逼着我们改变过去低成本竞争的模式,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再次,金融危机将为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这次危机将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提供动力,如调整经济结构需要我们加快能源资源价格的改革;促进内需需要放宽某些基础产业和服务业的进入限制,鼓励竞争,破除或减少垄断;促进就业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而为解决其融资瓶颈问题,就需要改革现有金融体系和现有金融监管模式,等等。所以,在这次国际金融风暴中,中
19、国经济相对来说处于平稳前行的状态。与世界主要经济体面临的重重困难和举步维艰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结合材料 1、2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2)结合材料 2、3 说明中国为什么在全球金融风暴中仍然能够平稳前行并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分数:10.00)_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英国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性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材料 22000 年 3 月,北京青年报开展了一场关于“保尔与比尔谁是英雄?”的大讨论。讨论
20、涉及保尔柯察金与比尔盖茨的价值比较问题。有的人认为保尔是英雄,因为保尔代表了理想主义、艰苦奋斗、勇于献身的英雄形象;有人认为盖茨是英雄,因为盖茨运用个人的智慧和才能,为自己和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改造了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他代表着对历史前进趋势的准确把握,是现时代的英雄形象。根据材料回答:(1)试分析材料 1 这段话中所蕴含的人生价值原理。(2)根据材料 2 分析:对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你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应该如何进行评价?试用人生价值评价(标准、方法等)的原理分析。(分数:10.00)_38.本题为选做题,请在、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
21、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选做题:材料 1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毛泽东同志经常强调,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都有可能克服,任何敌人最终都压不倒我们,而只能被我们所压倒。他还指出,领导群众进行一切实际工作时,要取得正确的领导意见,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
22、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这就是说,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化为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在群众的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如此循环往复,使领导的认识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样,毛泽东同志就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摘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 年 6 月 27 日材料 2邓小平思考、研究群众路线问题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23、设、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群众路线与其他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中阐述其群众路线思想,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辩证性特征。邓小平分析研究的一系列关系主要有: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在邓小平的思想中,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曾多次强调,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都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他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对我们党的现状来说,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特别重要。邓小平不仅把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摆到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加以强调,而且还认为这二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即贯彻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坚持实事求是则是贯彻群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政治 30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