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及答案解析.doc(2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下列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_A抵御外部侵略及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D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数:2.00)A.B.C.D.2.“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_A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C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是不可分割的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分数:2.00)A.B.C.D.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_A两制并存 B高度自治C坚决反对任
2、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D一个中国(分数:2.00)A.B.C.D.4.两岸关系的主题是_A战争与和平 B一个中国C交流对话 D和平发展(分数:2.00)A.B.C.D.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_A和平与稳定 B经济与发展C经济与稳定 D和平与发展(分数:2.00)A.B.C.D.6.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_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新科技革命C世界格局演变 D世界经济一体化(分数:2.00)A.B.C.D.7.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_A人的跨国流动 B生产资料跨国流动C生产力的跨国流动 D资本的跨国流动(分数:2.00)A.B.C.D.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_A国家主权平等 B平等互利C和平
3、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分数:2.00)A.B.C.D.9.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_A加强同发达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C互不干涉内政D坚持一个中国基本原则(分数:2.00)A.B.C.D.10.始终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的是_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社会阶级(分数:2.00)A.B.C.D.11.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_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新社会阶级(分数:2.00)A.B.C.D.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属于_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B社会主义劳动者C劳动人民的一
4、部分 D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分数:2.00)A.B.C.D.13.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其中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是_A团结全体领导、党员、群众、各党派B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联盟C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D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分数:2.00)A.B.C.D.14.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核心问题是_A党的领导 B民族团结C独立自主 D政策策略(分数:2.00)A.B.C.D.15.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_A阶级矛盾 B阶级斗争C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D各民族人民的内部矛盾(分数:2.00)A.B.C.D.16.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
5、_A民族团结 B各民族的共同繁荣C民族平等 D民族区域自治(分数:2.00)A.B.C.D.17.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_A党的领导 B群众路线C统一战线 D多党合作(分数:2.00)A.B.C.D.18.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是_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B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C改进党的作风建设D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分数:2.00)A.B.C.D.19.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_A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B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分数:2.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
6、:31,分数:62.00)20.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爱国主义是_A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B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C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D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巨大力量(分数:2.00)A.B.C.D.21.中国政府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群体有_A台湾同胞 B国外反华势力C搞“台独”图谋的台湾分裂势力 D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分数:2.00)A.B.C.D.22.在当代中国,港、澳、台问题的性质是_A台湾问题是内政问题 B港澳未回归前是殖民地遗留问题C都是内政问题 D都是殖民地遗留问题(分数:2.00)A.B.C.D.2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
7、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_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D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国内环境(分数:2.00)A.B.C.D.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明的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要件和重点是_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B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拓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前进道路C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汇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大动力D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稳定环境(分数:2.00)A.B
8、.C.D.25.“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成功实践,是由于_A“一国两制”符合我国的客观实际B香港享有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等自治权力C中央和特区政府坚决贯彻香港基本法D“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得到全面落实(分数:2.00)A.B.C.D.26.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对话交流、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_A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B达成和平协议C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D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分数:2.00)A.B.C.D.27.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
9、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_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B和平与发展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C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D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分数:2.00)A.B.C.D.2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_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缓和、局部紧张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发展、局部战争(分数:2.00)A.B.C.D.29.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
10、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将是_A竞争中的合作 B单极与多极的矛盾C合作中的竞争 D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分数:2.00)A.B.C.D.30.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_A竞争中的合作 B单极与多极的矛盾C合作中的竞争 D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分数:2.00)A.B.C.D.31.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_A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B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长处C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D同国际社会一道努
11、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分数:2.00)A.B.C.D.32.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这条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_A科学发展、自主发展 B稳定发展、共同发展C开放发展、和平发展 D合作发展、共同发展(分数:2.00)A.B.C.D.3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有_A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D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分数:2.00)A.B.C.D.34.新安全观的核心是_A互信、互利 B求同存异C平等、协作 D加强交流(分数:2.00)A.B
12、.C.D.35.和谐世界,这一新的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和谐世界应该是_A民主的世界 B和睦的世界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分数:2.00)A.B.C.D.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_A知识分子 B农民阶级C新的社会阶层 D工人阶级(分数:2.00)A.B.C.D.37.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其原因在于_A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B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C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D工人阶级中知识分子的比重大大增长(分数:2.00)A.B.C.
13、D.38.新的社会阶层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中出现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新的社会阶层出现的必然性有_A社会发展的需求 B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C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D产业结构的变化(分数:2.00)A.B.C.D.39.党的十六大强调:“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把“四个尊重”作为一项重大方针其必要性有_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具体C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D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分数:2.00)
14、A.B.C.D.40.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的联盟有_A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B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联盟C团结全体领导、党员、群众、各党派 D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分数:2.00)A.B.C.D.41.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为_A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B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要求C是党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必然选择D是中国历史道路的必然选择(分数:2.00)A.B.C.D.42.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_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5、 D以实现民族振兴为己任(分数:2.00)A.B.C.D.4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需要党的领导。原因在于_A坚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的挑战,需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只有以坚强的政治核心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保证我国真正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分数:2.00)A.B.C.D.4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
16、改善党的领导,才能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是因为_A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需要通过改善党的领导加以解决B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C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D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需要改善(分数:2.00)A.B.C.D.45.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_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B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
17、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C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D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分数:2.00)A.B.C.D.46.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原则是_A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立足点B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C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D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的反腐倡廉建设(分数:2.00)A.B.C.D.47.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着力处理好以下方面的关系_A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B正确处理经济
18、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C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D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分数:2.00)A.B.C.D.48.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要想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求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其原因在于_A当今世界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B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竞争更趋激烈C综台国力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D国家软实力竞争更趋激烈(分数:2.00)A.B.C.D.4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做到_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19、大众化B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C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D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分数:2.00)A.B.C.D.50.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执政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主要有_A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B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C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D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分数:2.00)A.B.C.D.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
20、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下列体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一是_A抵御外部侵略及支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 B实现共产主义C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D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容和任务。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复兴,因此 C 正确。2.“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_A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B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C中国的主权是完整的,是不可分割的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
21、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选项 ABCD 的内容都是一个中国原则的应有之意。“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因此 B 正确。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_A两制并存 B高度自治C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D一个中国(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内容。一个中国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所以 D 正确。ABC 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内容。4.两岸关系的主题是_A战争与和平 B一个中国C交流对话 D和平发展(分数:2.00)A.B.C.D.
22、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两岸关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牢牢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因此 D 正确。5.当今时代的主题是_A和平与稳定 B经济与发展C经济与稳定 D和平与发展(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反映世界基本特征并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具有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的问题,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因此 D 正确。6.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_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新科技革命C世界格
23、局演变 D世界经济一体化(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A 正确。新科技革命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动力,B 错误。世界格局演变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世界多极化趋势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因此 C 错误。D 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7.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_A人的跨国流动 B生产资料跨国流动C生产力的跨国流动 D资本的跨国流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内容。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