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后,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_(分数:2.00)A.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B.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C.开展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决战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2.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_(分数:2.00)A.把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B.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C.照着马克思所说的去做D.以苏联为鉴戒,建设社会主义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_(
2、分数:2.00)A.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B.不断解决仍然突出的敌我矛盾,同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D.集中力量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4.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即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关键在于_(分数:2.00)A.农业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5.毛泽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是在_(分数:2.00)A.论十大关
3、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人民民主专政D.矛盾论6.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全面阐述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_(分数:2.00)A.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对抗性矛盾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非对抗性矛盾C.不相适应的非对抗性矛盾D.阶级斗争的对抗性矛盾7.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初步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重要思想。当时所讲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是指_(分数:2.00)A.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D.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8.党对社会
4、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其中最深刻的教训是_(分数:2.00)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_(分数:2.00)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D.我国在生产力
5、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10.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的是_(分数:2.00)A.列宁B.毛泽东C.马克思D.邓小平11.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_(分数:2.00)A.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B.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D.首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
6、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经济基础方面看,这两个社会的根本区别在于_(分数:2.00)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工农群众是否处于领导地位C.资本主义经济是否被消灭D.公有制经济是否处于领导地位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长期性,根本原因是_(分数:2.00)A.由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长期性决定的B.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C.由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D.由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14.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_(分数:2.00)A.独立自主、改革开放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依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是_(分数:2.00)A.党关于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科学判断B.党关于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C.党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D.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判断16.邓小平多次指出,在经济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_(分数:2.00)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17.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
8、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_(分数:2.00)A.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B.发展生产关系的重要性C.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D.发展经济基础的重要性18.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首次提出_(分数:2.00)A.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2020 年比 2010 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D.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2020 年比 2010 年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9.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
9、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构想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并推动形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关键是_(分数:2.00)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B.全面深化改革C.全面依法治国D.全面从严治党20.改革的性质是_(分数:2.00)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C.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21.新时期改革开放最根本的目的是_(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生活
10、共同富裕、民族振兴B.推动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确保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D.实现中国和平崛起2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这一内容写入党章有利于全党_(分数:2.00)A.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B.全党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C.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D.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23.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初步探索形成的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_(分数:2.00)A.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B.论十大关系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D.湖南农民运动考
11、察报告24.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特别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理解正确的有_(分数:2.00)A.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可以互相转化B.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敌我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D.敌我矛盾用专政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用民主、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25.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
12、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_(分数:2.00)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26.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但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具体包括_(分数:2.00)A.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B.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C.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D.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
13、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27.中共八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方面取得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认识包括_(分数:2.00)A.经济建设必须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B.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C.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28.1956 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_(分数:2.00)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14、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9.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发展,其原因是_(分数:2.00)A.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B.对于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C.没有正确地处理工农联盟的关系D.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30.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及其所取得成果的重要意义是_(分数:2.00)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成为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D.为
15、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31.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曾经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这些思想观点主要有_(分数:2.00)A.1956 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已经进入,但尚未完成B.1956 年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刚刚建立”,但还没有“完全建成”C.我国社会主义需要在生产力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才算从根本上建成D.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一个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因为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而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却在社会性
16、质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从上层建筑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_(分数:2.00)A.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否确立B.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整个社会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否得到基本确立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D.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3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意义是_(分数:2.00)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B.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C.防止和反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思想武器D.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
17、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依据34.新世纪以来,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包括_(分数:2.00)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B.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C.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已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35.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
18、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丰富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直接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有_(分数:2.00)A.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具体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和挑战C.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动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D.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非对抗性矛盾36.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辩证统一,因为_(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要体现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
19、开放的正确方向C.离开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就不能与时俱进,就会变成僵化的教条D.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37.“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以下对其内容概括正确的有_(分数:2.00)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C.“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一个整体,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发
20、展道路38.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有_(分数:2.00)A.“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和层次性B.“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C.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生产力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D.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否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已得到根本改变39.最高纲领与最低
21、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具体表现为_(分数:2.00)A.坚持理想与现实、方向和道路的统一B.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C.政治路线与思想路线的统一D.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40.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表现在_(分数:2.00)A.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B.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C.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D.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
22、了制度基础4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针对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各种思想障碍,突出地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_(分数:2.00)A.这一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B.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C.这个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根本的经验教训D.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歧和困惑、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的42.1992 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_(分数:2.00)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B.否定了社会主
23、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C.摆脱了长期以来忽视建设社会主义根本目的和目标的认识D.纠正了把社会主义本质等同于社会主义具体做法的认识4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_(分数:2.00)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44.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_(分数:2.00)A.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B.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C.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D.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24、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4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_(分数:2.00)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B.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C.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根本途径46.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鲜明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_(分数:2.00)A.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B.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C.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