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6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46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6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该诗描述的是( )。(分数:2.00)A.春秋后期,吴开凿大运河B.元代开通大运河C.北宋汴京的繁华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2.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 )。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王薄起义军(分数:2.00)A.B.C.D.3.唐初宰相的议事之所是( )。(分数:2.00)A.吏部大堂B.中书省C.尚书省D.政事堂4.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
2、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分数:2.00)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C.府兵制D.六部制5.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分数:2.00)A.票拟B.涂归C.五花判事D.封驳6.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B.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分数:2.00)A.大明律B.开皇律C.宋刑统D.唐律疏议8.为了加强对地方的
3、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分数:2.00)A.道B.路C.边镇D.都护府9.(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B.刑部C.御史台D.都察院10.“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唐朝D.隋朝11.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
4、(分数:2.00)A.输庸代役B.税C.租D.调12.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分数:2.00)A.均田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募兵制13.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分数:2.00)A.使农民分到了一定的土地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D.开垦了许多荒地1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分数:2.00)A.大地主B.广大农民C.中小地主D.大官僚15.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左右武卫B.左右卫C.鹰扬府D.折冲府16.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分数:2.00)A.隋文帝B.隋炀
5、帝C.唐高祖D.武则天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三省六部制度(分数:2.00)_18.上考课(分数:2.00)_19.府兵制(分数:2.00)_20.玄武门之变(分数:2.00)_21.贞观之治(分数:2.00)_22.封驳、涂归、画敕(分数:2.00)_23.唐律疏议(分数:2.00)_24.折冲府(分数:2.00)_番上_26.六学二馆(分数:2.00)_27.常举、制举(分数:2.00)_28.输庸代役(分数:2.00)_29.姓氏录(分数:2.00)_30.开元之治(分数:2.00)_31.短番匠、和雇匠(分数:2.00)_三、B史料分析题
6、 29-30 小题(总题数:1,分数:2.00)32.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中,太宗定制,内侍省不置三品官,内侍是长官,阶四品。至永淳末,向七十年,权未假于内官,但在阁门守御,黄衣廪食而已。 -旧唐书.宦官传 材料二:玄宗承平,财用富足,志大事奢,不爱惜赏赐爵位。开元、天宝中,官嫔大率至四万,宦官黄衣以上三千员,衣硃紫千馀人。其称旨者辄拜三品将军,列戟于门。监军持权,节度返出其下。于是甲舍、名园、上腴之田为中人所名者半京畿矣。肃、代庸弱,倚为扦卫,故辅国以尚父显,元振以援立奋,朝恩以军容重,然犹未得常主兵也。德宗惩艾泚贼,故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委宦者主之,置护军中尉、中护军,分提禁兵,是以威
7、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至慓士奇材,则养以为子;巨镇强籓,则争出我门。 新唐书.宦官传 材料三:高祖、太宗承平时,无内官典军旅。白天宝以后,宦官浸盛。贞元、元和,分羽林卫为左、右神策军,使卫从,令宦官主之,唯以二千人为定制。自是参掌枢密。由是内务百司,皆归宦者,上下弥缝,共为不法:大则倾覆朝政,小则构扇籓方。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旧唐书.宦官传 材料四: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末年不复行文书,置白望数十百人于两市及要闹坊曲,阅人所卖物;但称宫市,则敛手付与,真伪不复可辨,无敢问所从来及论价之高下者。率用直百钱物买人直数千物,仍
8、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旧唐书.张建封传 材料五: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干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饷,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先是,贞元末,此辈暴横尤甚,乃至张网罗于民家门及井,不令出入汲水,曰:“惊我供奉鸟雀。”又群聚于卖酒食家,肆情饮啖。将去,留蛇一箧,诫之日:“吾以此蛇致供奉鸟雀,可善饲之,无使饥渴。”主人赂而谢之,方肯携蛇箧而去。至元和初,虽数治其弊,故态未绝。 旧唐书.裴度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三,指出唐中叶政局发生了何种变化。为何在唐初未出现此种局面?其形成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四、五,指出宦官对老百姓进
9、行残酷剥削的方式主要有哪些。(3)根据材料三、四、五,指出此种局面的出现给唐朝带来了哪些危害。(分数:2.00)_四、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33.试述隋朝统一南北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2.00)_34.简述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意义。(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46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李敬之汴河直进船诗:“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该诗描述的是( )。(分数:2.00)A.春秋后期,吴开凿大运河B.元代开通大运河C
10、.北宋汴京的繁华D.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解析:2.隋末三大农民起义军,指的是( )。 瓦岗军 河北起义军 江淮起义军 王薄起义军(分数:2.00)A. B.C.D.解析:3.唐初宰相的议事之所是( )。(分数:2.00)A.吏部大堂B.中书省C.尚书省D.政事堂 解析:4.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的实行。(分数:2.00)A.科举制B.三省制及政事堂会议 C.府兵制D.六部制解析:5.唐代,中书省中中书舍人凡六员,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 )。(分数:2.00)A.票拟B.涂归C.五花
11、判事 D.封驳解析:6.下列关于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分数:2.00)A.六部为中书省直属机构 B.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C.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D.尚书省负责执行全国诏令解析: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分数:2.00)A.大明律B.开皇律C.宋刑统D.唐律疏议 解析:8.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成 10 个( ),经常派官员监察地方官吏。(分数:2.00)A.道 B.路C.边镇D.都护府解析:9.( )是唐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分数:2.00)A.光禄寺
12、B.刑部C.御史台 D.都察院解析:10.“田多可以足其人者为宽乡,少者为狭乡,狭乡授田,减宽乡之半。”这段史料反映了( )时期的均田制。(分数:2.00)A.北魏B.北齐C.唐朝 D.隋朝解析:11.唐朝时期,每丁服徭役二十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照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称为( )。(分数:2.00)A.输庸代役 B.税C.租D.调解析:12.隋唐府兵制和租庸调制赖以推行的基础是( )。(分数:2.00)A.均田制 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募兵制解析:13.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的最大作用是( )。(分数:2.00)A.使农民分到了
13、一定的土地B.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C.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D.开垦了许多荒地解析:14.唐初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的直接受益者是( )。(分数:2.00)A.大地主B.广大农民 C.中小地主D.大官僚解析:15.唐代府兵的基本单位是( )。(分数:2.00)A.左右武卫B.左右卫C.鹰扬府D.折冲府 解析:16.科举制度中的武举始开设于( )时期。(分数:2.00)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武则天 解析: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7.三省六部制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隋唐时期中央政权的主要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14、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是中央最高政务机构;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负责官吏任免考核、户口赋税、礼仪、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各方面事务。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当然的宰相,合议军国大事于政事堂。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将相权一分为三,对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解析:18.上考课(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地方官员每年年终到中央汇报工作称为“上考课”,又称为“朝集”。隋朝的地方大小之官,都由吏部任命。而且县佐须用别郡人,使地方豪强不得把持本地政务。地方官每年年终都要到中央“上考课”。中央也经常派遣使者巡察地方政绩
15、。这些措施有利于整顿吏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解析:19.府兵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府兵制创始于西魏、北周时期。当时的府兵是职业兵,兵士皆入军籍,不属州县地方管辖,家属亦随营居以编为军户,不属民户。开皇十年(590),隋文帝改革府兵制,令军人除原有军籍隶属军府外,又与家属都属州县,编人民籍,与一般民户同样依均田令分得田地。军人有较稳定的家庭生活,平时生产,每年轮番应征宿卫。这样就使府兵制与均田制相结合,形成了兵农合一的新制度。唐太宗时期,府兵制发展到极盛期,于全国各地设置折冲府。统军改称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府兵平时耕种,战时出征,这样就减少了国家的军费开支,又防止
16、了将帅手握重兵、专权跋扈的弊病。唐玄宗时期,府兵制遭到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募兵制。)解析:20.玄武门之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玄武门之变是唐初李世民兄弟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政变。唐高祖李渊称帝后,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封秦王。但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李世民战功卓越,大大威胁了李建成的地位。太子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拉拢四弟李元吉共同对付李世民。双方结党营私,斗争愈演愈烈。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先发制人,设伏于宫城北门玄武门,将一同参加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射杀,并挟持了唐高祖,发动政变夺权,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之后,李渊被迫交出实权,
17、李世民正式即位,是为唐太宗。)解析:21.贞观之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大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辅佐下,以隋亡为鉴戒,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治国措施,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思想文化繁荣、国力日益强大、民族关系缓和、中外友好往来增多。史称“贞观之治”。)解析:22.封驳、涂归、画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三省六部制在运作过程中的一些具体规定。中书省拟好诏令后,转门下省。门下省若发现中书省所拟诏令有违失,可以驳正,封还中书省重拟。即所谓“封驳”。门下省属官给事中甚至有权在中书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4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