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37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7 及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分数:2.00)A.商朝B.春秋后期C.西周D.战国初期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负责这一工程的是( )。(分数:2.00)A.李冰B.郑国C.禹D.范蠡3.(战国策.秦策)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日:“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比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对惠王说话的人,代表了当时( )的利益。(分数:2.00)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
2、富商D.没落贵族4.(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722前 481)间二百四十二年的重要史事。(分数:2.00)A.左传B.春秋C.尚书D.诗经5.公元前 658 年(周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分数:2.00)A.李悝B.吴起C.管仲D.孙叔敖6.( )推行“胡服骑射”,即模仿游牧民族骑兵的训练和装备,组建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轻骑部队。(分数:2.00)A.齐桓公B.赵武灵王C.楚悼王D.宋襄公7.公元前 356 年和前 350 年,( )先后两次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分数:2.00)A.秦穆公B
3、.秦始皇C.秦孝公D.秦二世8.( )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分数:2.00)A.左传B.春秋C.尚书D.周易9.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奖励耕战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建立县制 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分数:2.00)A.B.C.D.10.( )一书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最早的一次是鲁隐公三年二月(公元前 720 年 2 月 20 日)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 130 多年。(分数:2.00)A.左传B.春秋C.甘石星经D.灵宪11.战国末年,秦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的( )。(分数:2.00)A.都江堰B.邗沟C.芍陂D.郑国渠12.战国时期,楚国的( )
4、最为发达。(分数:2.00)A.漆器B.纺织C.青铜器D.冶铁13.公元前 334 年的徐州相王承认了( )国和( )国的对等地位。(分数:2.00)A.魏、吴B.楚、秦C.魏、齐D.齐、晋14.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为争夺( )地区而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分数:2.00)A.上党B.河东C.河内D.南阳15.秦统一六国过程中,最后灭掉的国家是( )。(分数:2.00)A.赵B.韩C.齐D.楚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是( )提出的。(分数:2.00)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
5、7.平籴法(分数:2.00)_18.食有劳而禄有功(分数:2.00)_19.法经(分数:2.00)_20.武卒制(分数:2.00)_21.商鞅变法(分数:2.00)_22.马陵之战(分数:2.00)_23.“徐州相王”(分数:2.00)_24.合纵连横(分数:2.00)_25.乐毅伐齐(分数:2.00)_26.远交近攻(分数:2.00)_27.“胡服骑射”(分数:2.00)_28.稷下学宫(分数:2.00)_墨子_30.“三表法”(分数:2.00)_庄子_孟子_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33.简要概括老子的思想。(分数:2.00)_34.简述墨子的思想。(分数:2.00)_35.
6、分析百家争鸣的社会背景及主要原因。(分数:2.00)_36.简析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意义。(分数:2.00)_历史学基础(中国古代史)模拟试卷 37 答案解析(总分:7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 1-20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是在( )。(分数:2.00)A.商朝B.春秋后期 C.西周D.战国初期解析:2.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负责这一工程的是( )。(分数:2.00)A.李冰 B.郑国C.禹D.范蠡解析:3.(战国策.秦策)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日:“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比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7、,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对惠王说话的人,代表了当时( )的利益。(分数:2.00)A.新兴地主B.立功将士C.富商D.没落贵族 解析:4.(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以鲁国的历史为主,简要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722前 481)间二百四十二年的重要史事。(分数:2.00)A.左传B.春秋C.尚书D.诗经解析:5.公元前 658 年(周庄公十二年),齐桓公即位,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分数:2.00)A.李悝B.吴起C.管仲 D.孙叔敖解析:6.( )推行“胡服骑射”,即模仿游牧民族骑兵的训练和装备,组建一支能够独立作战的轻骑部队。(分数:2.00)
8、A.齐桓公B.赵武灵王 C.楚悼王D.宋襄公解析:7.公元前 356 年和前 350 年,( )先后两次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分数:2.00)A.秦穆公B.秦始皇C.秦孝公 D.秦二世解析:8.( )是我国最早的占卜用书。(分数:2.00)A.左传B.春秋C.尚书D.周易 解析:9.下列内容属于商鞅变法措施的是( )。奖励耕战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建立县制 受封的贵族传到第三代,就收回爵位(分数:2.00)A.B.C. D.解析:10.( )一书对日月食的记录非常翔实,最早的一次是鲁隐公三年二月(公元前 720 年 2 月 20 日)的日全食,比西方的记录早了 130 多年。(分数:2.00)A.
9、左传B.春秋 C.甘石星经D.灵宪解析:11.战国末年,秦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的( )。(分数:2.00)A.都江堰B.邗沟C.芍陂D.郑国渠 解析:12.战国时期,楚国的( )最为发达。(分数:2.00)A.漆器 B.纺织C.青铜器D.冶铁解析:13.公元前 334 年的徐州相王承认了( )国和( )国的对等地位。(分数:2.00)A.魏、吴B.楚、秦C.魏、齐 D.齐、晋解析:14.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为争夺( )地区而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分数:2.00)A.上党 B.河东C.河内D.南阳解析:15.秦统一六国过程中,最后灭掉的国家是( )。(分数:2.00)A.赵B.韩
10、C.齐 D.楚解析:16.“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观点是( )提出的。(分数:2.00)A.孔子B.孟子C.庄子D.老子 解析:二、B名词解释 21-28 小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平籴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平籴法”是“尽地力”的补充,即丰收之年由国家用平价购进余粮储备起来,防止粮价暴跌而伤害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灾荒之年国家将丰年储备的粮食平价出售,防止粮价暴涨而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农民破产和贫民流亡,限制了不法商人对粮食的投机活动,维持了国家正常的经济秩序。后来历代封建王朝的均输、常平仓等平抑粮价的措
11、施均源于此。)解析:18.食有劳而禄有功(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即根据功劳和才能选拔任用官吏,赏罚分明,对于那些于国无功的世袭贵族则剥夺其爵位。这一措施废除了传统的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打击了旧贵族,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解析:19.法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李悝研究和总结了各国的法律,集其大成,制定出法经。这部法律共分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法经集春秋以来成文法之大成,是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对战国时代的变法运动影响很大,商鞅从魏入秦,就是带着法经去的。法经在古代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律和汉律都是以法经为蓝本
12、,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补充而成的。)解析:20.武卒制(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魏文侯任用吴起为将,改革军事制度,创立了严格挑选、训练、考核士兵的“武卒制”。考核的标准是:身穿三甲、头戴铁盔、腰佩利剑,操 12 石的强弓,带 50 支箭,肩扛长矛,背 3天干粮,半天行程 100 里。入选者可免除全家的赋税徭役并奖给田宅。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把身强力壮、善于近战的士兵编在一起;把机制灵活、善于爬坡越沟的士兵编在一起;把能吃苦耐劳、善于长途奔袭的士兵编在一起,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人的弱点以及地形互相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发挥。武卒制的实行,
13、改变了魏国的军事力量,使魏国很快成了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解析:21.商鞅变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进行的富国强兵的改革。秦孝公时进行改革,由商鞅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有:废除奴隶制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即废除井田的界限,把土地授予农民并可以买卖;奖励军功,设立军功爵制。军功越多,爵位越高,并享有占有耕地、住宅等封建特权;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普遍推行郡县制,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建立什伍连坐制,加强对社会的控制;统一度量衡等。商鞅变法本质上是一次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促进了秦国封建制度的巩固和发展。秦国经过变法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强大国家,为以后统一
14、中国奠定了基础。但变法中的法律苛重等弊端也留下了负面影响。)解析:22.马陵之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齐魏之间发生的一次著名战役。战国初年,魏国首先成为最强大的国家,至魏惠王时,魏国国力进一步加强。公元前 342 年,魏国以韩国未参加其主持召开的逢泽之会为借口,发兵攻韩,并接连取得胜利。韩向齐国求救,齐派田盼、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领兵攻魏救韩,魏惠王派庞涓及太子申迎战。起初双方势均力敌,相持一年多。公元前 341 年,孙膑利用庞涓轻视齐军的弱点,以逐日减灶的方法制造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引诱魏军追击。当魏军追到马陵之时,被齐军包围,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自杀,太子
15、申被俘。魏国遇到前所未有的惨败,齐国逐渐取代魏国成为霸主。)解析:23.“徐州相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后,魏国元气大伤,逐渐失去了雄居东方的地位,公元前361 年,魏国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并积极寻求同盟者共同对付秦国。在此种情况下,公元前 334 年,魏惠王与齐威王会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相互尊对方为王,承认魏、齐的对等地位,以共分霸业,史称“徐州相王”。)解析:24.合纵连横(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兼并战争,出现了齐、秦两大强国东西对峙的局面。两大强国展开了争取弱国、孤立敌国的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基础 中国 古代史 模拟 3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