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2.贞观政要(分数:2.00)_3.徐光启(分数:2.00)_4.朝贡贸易(分数:2.00)_5.郭嵩焘(分数:2.00)_6.东南互保章程(分数:2.00)_7.宁汉合流(分数:2.00)_8.国民参政会(分数:2.00)_9.过渡时期总路线(分数:2.00)_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0.简答题 31-34 小题。(分数:2.00)_11.1113 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
2、新发展,请概要叙述之。(分数:2.00)_12.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军阀官僚势力崛起于中国政坛,试简述这一现象对清末政局的影响。(分数:2.00)_13.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分数:2.00)_三、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14.试析中古社会门阀政治的形成和衰落的主要原因。(分数:2.00)_15.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爱国救亡运动,试论述该运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作用。(分数:2.00)_16.结合史实,分析华北事变前后国民党对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分数:2.
3、00)_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 10 答案解析(总分:3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9,分数:18.00)1.名词解释 21-28 小题。(分数:2.00)_解析:2.贞观政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记载唐太宗政绩及君臣间言论的史书。唐代史学家吴兢编纂。全书包括君道、君臣鉴戒、择官等 40 篇 10 卷,分类编撰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大臣有关经邦治国的问答、大臣的诤议和奏疏以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等。此书对研究唐太宗的政治主张和初唐的经济情况、政策有参考价值。)解析:3.徐光启(分数:2.00)_正
4、确答案:(正确答案:明代科学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上海市)人。万历进士,后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人参机要。他早年曾从罗马传教士利玛窦学习西方科技知识,在农学和天文学方面的成就较高。曾译几何原本,编译测量法义,主编崇祯历书等,将西方的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徐光启所撰农政全书,集明朝以前农业科学之大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解析:4.朝贡贸易(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各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进行的一种特殊贸易。中国历代王朝均把自己作为天下的中心。在处理与别族、别国的关系时,把自己当作“宗主”,把对方看作附庸。双方之间的商业往来,以“通贡”方式进行。对方用来贸
5、易的商品被称为“贡品”,历代王朝用来交换的东西被称为“回赐”。“厚往薄来”“宁厚毋薄”是进行朝贡贸易的指导思想。)解析:5.郭嵩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清末外交官,中国第一个驻外使节。字伯琛,湖南湘阴人。曾助曾国藩办湘勇镇压太平军。1859 年,随僧格林沁办理天津海防,上疏建议在天津设局,仿造西洋战舰;推荐通悉外国语言人才,入京传习外国语言。1875 年 8 月奉诏以侍郎候补,充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1878 年,奉命兼任出使法国大臣。写成英轺纪程(又名使西纪程),主张学习西方治国之道。1891 年病逝。著有郭侍郎奏疏英轺纪程和郭嵩焘日记等。)解析:6.东南互保章程(分数:2
6、.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00 年东南各省督抚同上海领事达成的协定。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1900 年 6 月,刘坤一、张之洞授权盛宣怀和上海道台余联沅,同各国驻上海领事正式会商,达成东南互保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此后,两广总督李鸿章、山东巡抚袁世凯等,都对“东南互保”表示支持。该协议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方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解析:7.宁汉合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27 年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组。1927 年 4 月 18 日,蒋
7、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7 月 15 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反共,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7 月 24 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解析:8.国民参政会(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成立的最高咨询机关。1938 年 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设置国民参政会。4 月 12 日,国民政府公布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规定国民参政会为咨询机构,有权听取政府施政报告并提出咨询、建议案;休会期间,由参政员互选 1525 人组成驻会委员会,负
8、责听取政府各项报告及决议案实施经过。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先后举行了四届会议,对扩大抗战时期的民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解析:9.过渡时期总路线(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人中
9、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二、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10.简答题 31-34 小题。(分数:2.00)_解析:11.1113 世纪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出现了一些新发展,请概要叙述之。(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北宋农业经济的发展。圩田在南方有了进一步发展,规模有所扩大,如著名的芜湖万春圩即有田 127 万亩。北宋农民推广使用了一些新农具,如新型水车龙骨翻车和筒车、以人力代牛耕的踏犁等,从而使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粮食产量有所提高。为了减轻插秧的劳动强度,人们还创造了秧马。随着北宋的统一,南北各地的农作物品种得到了交流。水稻的优良品种也在各地推广,其中最著名
10、的品种“占城稻”从越南引进福建,后又推广到江淮和北方。 (2)南宋农业经济的发展。植棉区已从两广、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江浙地区是当时的主要稻米产区,因而有“苏(州)湖(州)熟,天下足”的谚语。 (3)元朝农业经济的发展。忽必烈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农”政策和措施,主要有:设立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保护农田,限制抑良为奴;招集逃亡,鼓励开荒;大力开展军民屯田;减免租税;设置粮仓、常平仓;兴修水利等。此外,至元十年(1273 年),忽必烈还命人编修农桑辑要一书,颁行天下,命令各地地方官大力宣传和推广。此书系参考历代农书如齐民要术等,并结合当时实际的农事经验而写成。此书颁行于全国,对指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通史 历年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