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CZE 中,为什么中性分子的表观淌度等于电渗淌度?(分数:2.00)_2.为什么 HPCE 的柱效高于 HPLC?(分数:2.00)_3.CGE 的分离机制是什么?(分数:2.00)_4.在毛细管电泳中,影响分离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5.毛细管电泳的主要进样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6.什么是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分数:2.00)_7.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的分离机制是什么?(分数:2.00)_8.毛细管等速电泳的分离机制是什么?(分数:
2、2.00)_9.什么是毛细管电色谱?(分数:2.00)_10.什么是叠加对比法?(分数:2.00)_二、计算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1.设某高效毛细管电泳系统的电压 V=27kV,柱长 L=60cm,L d =55cm,扩散系数 D=2010 一 9 m 2 s,通过柱的时间是 12 分钟。试求理论塔板数。(分数:2.00)_12.某药物用毛细管电泳分析时,测得迁移时间为 607 分钟,毛细管总长度 L=68cm,由进样器至检测器长度 L d =56cm,工作电压为 20kV,该药物的电泳淌度为 87010 -5 cm 2 V.s。试计算该系统的电渗淌度。(分数:2.00)_13
3、.某 CZE 系统的毛细管长度 L=60cm,由进样器至检测器长度 L d =56cm,分离电压 V=25kV,扩散系数D=1210 -9 m 2 s。测得某中性分子 A 的电渗淌度是 1510 -8 m 2 V.s。试问: (1)中性分子的迁移时间。 (2)若已知阴离子 B 的电泳淌度为 1810 -8 m 2 V.s,可否通过检测器? (3)以 A 计算的理论塔板数。 (4)若某阳离子 C 的迁移时间为 283 秒,该阳离子的电泳淌度为多少?(分数:2.00)_14.某 CZE 系统的分离电压 V=28kV,毛细管长度 L=63cm,由进样器至检测器长度 L=54cm。若某中性分子 OS
4、=1410 -3 m 2 V.s;某阴离子的 as =1410 -3 m 2 V.s, eff =一 1710 -8 m 2 V.s;某阳离子 eff =8210 -8 m 2 V.s。试分别求它们通过毛细管柱的时间。(分数:2.00)_15.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以氯霉素为内标物,同时测定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与芍药苷的含量。实验条件:毛细管总长度 62cm,有效长度 50cm,内径 75m;检测波长 240nm,工作电压 14kV;背景电解质溶液:02molL 硼酸一 002molLSDS(含体积分数 5乙腈,NaOH 调 pH 至 105)。测得数据如下:丹皮酚的迁移时间和半峰宽分别为 7
5、21 分钟和 0048 分钟;芍药苷的迁移时间和半峰宽分别为 1068分钟和 0052 分钟。试分别计算丹皮酚和芍药苷的表观淌度及理论塔板数。(分数:2.00)_16.设某石英毛细管长度 L=65cm,L d =58cm,电压 V=25kV,已知 K+的扩散系数 D K + =2010 -9 m 2 s,迁移时间 t K +=10min;中性分子 B 的 D B =005910 -9 m 2 s,迁移时间 t B =12min,求两者的表观淌度和理论塔板数。(分数:2.00)_17.MECC 法测定牡丹皮中的番木鳖苷与莫罗苷的含量。已知:工作电压 V=18kV,L=63cm,有效长度 L d
6、=52cm,检测波长 240nm;测得数据如下:番木鳖苷的迁移时间和半峰宽分别为 643 分钟和 0049 分钟;莫罗苷的迁移时间和半峰宽分别为 601 分钟和 0050 分钟;分别计算番木鳖苷和莫罗苷的表观淌度及理论塔板数。(分数:2.00)_18.采用 CZE 叠加对比法测定阿片粉中吗啡的含量。精密称取阿片粉 1360mg,加入 262mg 内标物氢氯噻嗪,用 50mmolL 硼砂溶液(含 10甲醇)定容至 250ml,超声 20 分钟,过滤,得样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吗啡对照品 585mg 加入样品溶液中,定容至 25ml,作叠加样品溶液。测定加入对照品前样品和内标物的 5 次结果平均值为:
7、A i =448 916,A r =605 055;测定叠加样品溶液 3 次结果的平均值为:A i “=1833 045,A r “=593 192。试求阿片粉中吗啡的百分含量。(分数:2.00)_19.某 CZE 系统的毛细管柱总长 L=66cm,L d =57cm,电压 V=26kV,某中性分子的电渗淌度是 2110 -8 m 2 V.s,扩散系数 D=1510 -9 m 2 s,试求迁移时间和理论塔板数。(分数:2.00)_20.某毛细管区带电泳系统的分离电压为 20kV,毛细管长度为 L=58cm,进样端至检测器长度为 L d =50cm。当由正极端进样,负极端检测时,某中性分子 A
8、的迁移时间为 595 秒,其扩散系数 D A =4210 -9 m 2 s;某阴离子 B 的迁移时间为 653s,D B =3510 -9 m 2 s。试求: (1)该系统的 as ; (2)阴离子 B 的 ap ; (3)平均塔板数; (4)A 与 B 的分离度 Rs。(分数:2.00)_高效液相色谱法-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CZE 中,为什么中性分子的表观淌度等于电渗淌度?(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ZE 中,粒子的表观淌度是其有效淌度和电渗淌度的矢量和,由于中性分子不带电,其有效淌度为零
9、,因此,中性分子的表观淌度等于电渗淌度。)解析:2.为什么 HPCE 的柱效高于 HPLC?(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根据 Van Deemter 方程可知,影响柱效的因素包括涡流扩散项、纵向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在 HPCE 中,由于使用空心毛细管柱,无固定相,则不存在涡流扩散项和传质阻力项;此外,HPCE 中的电渗流的流型为扁平流(塞流),即电渗速度的径向分布几乎是均匀的,谱带展宽较小,而 HPLC中则是抛物线型(层流),引起谱带展宽较大,因此,HPCE 的柱效高于 HPLC。)解析:3.CGE 的分离机制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GE 是基于分子尺
10、寸不同,让溶质在合适的起“分子筛”作用的聚合物内进行电泳而分离。原则上按照其分子的大小进行分离,较小的分子迁移得较快,而大分子迁移得较慢。)解析:4.在毛细管电泳中,影响分离度的因素有哪些?(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影响分离度的因素有:工作电压 V;毛细管有效长度与总长度之比 L d L;组分的有效电泳淌度差;电渗淌度;组分的扩散;焦耳热;吸附;区带与周围缓冲液之间的电导差和 pH 差;柱外因素检测器尺寸等。)解析:5.毛细管电泳的主要进样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HPCE 主要进样方式有流体动力学进样和电迁移进样两种,流体动力学进样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高效 色谱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