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0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 m阶 B树定义要求的是_。(分数:2.00)A.根结点最多有 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3.在一棵高度为 2的 5阶 B树中,所含关键字的个数最少是_。(分数:2.00)A.5B.7C.8D.144.已知一棵 3阶 B-树,如下图所示。删除关键字 78得到一棵
2、新 B-树,其最右叶结点中的关键字是_。 (分数:2.00)A.60B.60,62C.62,65D.655.在一棵具有 15个关键字的 4阶 B树中,含关键字的结点个数最多是()。(分数:2.00)A.5B.6C.10D.156.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_。增大装填(载)因子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分数:2.00)A.仅B.仅C.仅、D.仅、7.用哈希(散列)方法处理冲突(碰撞)时可能出现堆积(聚集)现象,下列选项中,会受堆积现象直接影响的是_。(分数:2.00)A.存储效率B.散列函数C.装填(装载)因子D.平均
3、查找长度8.已知字符串 S为“abaabaabacacaabaabcc”,模式串 t为“abaabc”。采用 KMP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sitj)时,i-j=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 和 j的值分别是_。(分数:2.00)A.i=1,j=0B.i=5,j=0C.i=5,j=2D.i=6,j=29.若数据元素序列 11,12,13,7,8,9,23,4,5 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_。(分数:2.00)A.冒泡排序B.插入排序C.选择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10.对一待排序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_。(分
4、数:2.00)A.排序的总趟数B.元素的移动次数C.使用辅助空间的数量D.元素之间的比较次数11.用希尔排序方法对一个数据序列进行排序时,若第 1趟排序结果为9,1,4,13,7,8,20,23,15,则该趟排序采用的增量(间隔)可能是_。(分数:2.00)A.2B.3C.4D.512.希尔排序的组内排序采用的是_。(分数:2.00)A.直接插入排序B.折半插入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13.对一组数据(2,12,16,88,5,10)进行排序,若前三趟排序结果如下:第一趟排序结果:2,12,16,5,10,88 第二趟排序结果:2,12,5,10,16,88 第三趟排序结果:2,5,10,
5、12,16,88 则采用的排序方法可能是_。(分数:2.00)A.冒泡排序B.希尔排序C.归并排序D.基数排序14.采用递归方式对顺序表进行快速排序。下列关于递归次数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递归次数与初始数据的排列次序无关B.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长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C.每次划分后,先处理较短的分区可以减少递归次数D.递归次数与每次划分后得到的分区的处理顺序无关15.为实现快速排序算法,待排序序列宜采用的存储方式是_。(分数:2.00)A.顺序存储B.散列存储C.链式存储D.索引存储16.下列选项中,不可能是快速排序第 2趟排序结果的是()。(分数:2.00)A.2,3,
6、5,4,6,7,9B.2,7,5,6,4,3,9C.3,2,5,4,7,6,9D.4,2,3,5,7,6,917.已知关键字序列 5,8,12,19,28,20,15,22 是小根堆(最小堆),插入关键字 3,调整后得到的小根堆是_。(分数:2.00)A.3,5,12,8,28,20,15,22,19B.3,5,12,19,20,15,22,8,28C.3,8,12,5,20,15,22,28,19D.3,12,5,8,28,20,15,22,1918.己知序列 25,13,10,12,9 是大根堆,在序列尾部插入新元素 18,将其再调整为大根堆,调整过程中元素之间进行的比较次数是_。(分数:
7、2.00)A.1B.2C.4D.519.已知小根堆为 8,15,10,21,34,16,12,删除关键字 8之后需重建堆,在此过程中,关键字之间的比较次数是_。(分数:2.00)A.1B.2C.3D.420.对给定的关键字序列 110,119,007,911,114,120,122 进行基数排序,则第 2趟分配收集后得到的关键字序列是_。(分数:2.00)A.007,110,119,114,911,120,122B.007,110,119,114,911,122,120C.007,110,911,114,119,120,122D.110,120,911,122,114,007,11921.在内
8、部排序过程中,对尚未确定最终位置的所有元素进行一遍处理称为一趟排序。下列排序方法中,每一趟排序结束都至少能够确定一个元素最终位置的方法是_。简单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 V二路归并排序(分数:2.00)A.仅、B.仅、C.仅、D.仅、22.下列排序算法中,元素的移动次数与关键字的初始排列次序无关的是_。(分数:2.00)A.直捌蠡入排序B.起泡排序C.基数排序D.快速排序23.已知三叉树 T中 6个叶结点的权分别是 2,3,4,5,6,7,T 的带权(外部)路径长度最小是_。(分数:2.00)A.27B.46C.54D.5624.冯诺依曼计算机中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C
9、PU 区分它们的依据是_。(分数:2.00)A.指令操作码的译码结果B.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C.指令周期的不同阶段D.指令和数据所在的存储单元25.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_。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硬件描述语言程序(分数:2.00)A.仅B.仅、C.仅、D.、二、综合应用题(总题数:4,分数:16.00)26.综合应用题 41-47小题。(分数:4.00)_设包含 4个数据元素的集合 s=“do”,“for”,“repeat”,“while”,各元素的查找概率依次为:p1=035,p2=015,p3=015,p4=035。将 S保存在一个长度为 4的顺序表中,采用折半查找法,查找成功时的平
10、均查找长度为 22。请回答:(分数:4.00)(1).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保存 S,且要求平均查找长度更短,则元素应如何排列?应使用何种查找方法?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多少?(分数:2.00)_(2).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保存 S,且要求平均查找长度更短,则元素应如何排列?应使用何种查找方法?查找成功时的平均查找长度是多少?(分数:2.00)_将关键字序列(7,8,30,11,18,9,14)散列存储到散列表中,散列表的存储空间是一个下标从 0开始的一维数组,散列函数为:H(key)=(key3)MOD7,处理冲突采用线性探测再散列法,要求装填(载)因子为 07。(分数:4.00)(1).请画
11、出所构造的散列表。(分数:2.00)_(2).分别计算等概率情况下查找成功和查找不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分数:2.00)_设有 6个有序表 A、B、C、D、E、F,分别含有 10、35、40、50、60 和 200个数据元素,各表中元素按升序排列。要求通过 5次两两合并,将 6个表最终合并成 1个升序表,并在最坏情况下比较的总次数达到最小。请回答下列问题:(分数:4.00)(1).给出完整的合并过程,并求出最坏情况下比较的总次数。(分数:2.00)_(2).根据你的合并过程,描述 N(N2)个不等长升序表的合并策略,并说明理由。(分数:2.00)_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0答案解
12、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单项选择题 1-4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下列叙述中,不符合 m阶 B树定义要求的是_。(分数:2.00)A.根结点最多有 m棵子树B.所有叶结点都在同一层上C.各结点内关键字均升序或降序排列D.叶结点之间通过指针链接 解析:解析:选项 A、B 和 C都是 B-树的特点,而选项 D则是 B+树的特点。注意区别 B-树和 B+树各自的特点。3.在一棵高度为 2的 5阶 B树中,所含关键字的个数最少是_。(分数:2.00)A.5 B
13、.7C.8D.14解析:解析:对于 5阶 B树,根结点只有达到 5个关键字时才能产生分裂,成为高度为 2的 B树,因此高度为 2的 5阶 B树所含关键字的个数最少是 5。4.已知一棵 3阶 B-树,如下图所示。删除关键字 78得到一棵新 B-树,其最右叶结点中的关键字是_。 (分数:2.00)A.60B.60,62C.62,65D.65 解析:解析:对于上图所示的 3阶 B-树,被删关键字 78所在结点在删除前的关键字个数=1=32 =1,且其左兄弟结点的关键字个数-232 ,属于“兄弟够借”的情况,则需把该结点的左兄弟结点中最大的关键字上移到双亲结点中,同时把双亲结点中大于上移关键字的关键字
14、下移到要删除关键字的结点中,这样就达到了新的平衡,如下图所示。5.在一棵具有 15个关键字的 4阶 B树中,含关键字的结点个数最多是()。(分数:2.00)A.5B.6C.10D.15 解析:解析:关键字数量不变,要求结点数量最多,那么即每个结点中含关键字的数量最少。根据 4阶 B树的定义,根结点最少含 1个关键字,非根结点中最少含426.为提高散列(HaSh)表的查找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_。增大装填(载)因子设计冲突(碰撞)少的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碰撞)时避免产生聚集(堆积)现象(分数:2.00)A.仅B.仅C.仅、D.仅、 解析:解析:Hash 表的查找效率取决于散列函数、处理冲突的方
15、法和装填因子。显然,冲突的产生概率与装填因子(表中记录数与表长之比)的大小成正比,即装填得越满越容易发生冲突,错误。显然正确。采用合适的处理冲突的方式避免产生聚集现象,也将提高查找效率,例如用拉链法解决冲突时就不存在聚集现象,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时易引起聚集现象,正确。7.用哈希(散列)方法处理冲突(碰撞)时可能出现堆积(聚集)现象,下列选项中,会受堆积现象直接影响的是_。(分数:2.00)A.存储效率B.散列函数C.装填(装载)因子D.平均查找长度 解析:解析:产生堆积现象,即产生了冲突,它对存储效率、散列函数和装填因子均不会有影响,而平均查找长度会因为堆积现象而增大,选 D。8.已知字符串
16、 S为“abaabaabacacaabaabcc”,模式串 t为“abaabc”。采用 KMP算法进行匹配,第一次出现“失配”(sitj)时,i-j=5,则下次开始匹配时,i 和 j的值分别是_。(分数:2.00)A.i=1,j=0B.i=5,j=0C.i=5,j=2 D.i=6,j=2解析:解析:由题中“失配 sitj时,i=j=5”,可知题中的主串和模式串的位序都是从 0开始的(要注意灵活应变)。按照 next数组生成算法,对于 t有:9.若数据元素序列 11,12,13,7,8,9,23,4,5 是采用下列排序方法之一得到的第二趟排序后的结果,则该排序算法只能是_。(分数:2.00)A.
17、冒泡排序B.插入排序 C.选择排序D.二路归并排序解析: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对各种排序算法的特点极为清楚。对于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每一趟都能确定一个元素的最终位置,而题目中,前 2个元素和后 2个元素均不是最小或最大的 2个元素并按序排列。 选项 D中的 2路归荆非序,第一趟排序结束都可以得到若干个有序子序列,而此时的序列中并没有两两元素有序排列。插入排序在每趟排序后能确定前面的若干元素是有序的,而此时第二趟排序后,序列的前三个元素是有序的,符合其特征。10.对一待排序序列分别进行折半插入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两者之间可能的不同之处是_。(分数:2.00)A.排序的总趟数B.元素的移动次数C.使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计算机专业 基础 综合 历年 汇编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