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7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7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7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72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分数:2.00)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价值观教育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和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4.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是考察他的(分数:2.00)
2、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5.“长善救失”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6.教师通过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给学生做出表率,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知行统一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7.“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人。”这体现了(分数:2.00)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B.平行教育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原
3、则8.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9.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法B.说理法C.陶冶法D.锻炼法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情感陶冶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11.“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自我教育B.榜样
4、示范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12.我国中小学每年都评选“三好”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说服教育B.实际锻炼C.情感陶冶D.品德评价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13.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1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2.00)_15.教学方法就是教的方法。(分数:2.00)_16.教学评价就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6,分数:12.00)17.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分数:2.00)_1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特征。(分数:2.00)_1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及缺点。(分数:2.00)_20
5、.简述教学评价的国际总体改革趋势。(分数:2.00)_21.简述教学原则确立的依据。(分数:2.00)_22.简述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3.必答题(分数:2.00)_24.阅读下列材料,试从学生的本质属性、师生关系、教育对人的潜能的发掘等教学规律和教育理论来评析材料中“新规定”的意义。 王老师每次教完生字后,总是让学生回去把每个生字抄 10 遍,准备第二天听写。但学生的生字听写成绩总是不理想。王老师想,肯定是抄得还不够,又让学生每个生字抄 20 遍甚至 30 遍,但学生的听写成绩仍没有提高。王老师逐渐意识到,重复抄写对生字的掌握效
6、果并不明显。经过思考,王老师向学生宣布了自己的新规定:废除生字抄写作业,但要学生保证第二天的听写过关。于是,学生练习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重复抄写外,有的学生采用口读、手写、心记“三管”齐下的方法;有的学生采用将生字做成卡片,随时随地记一下的办法结果,学生的听写成绩不但没下降,还大有提高。(分数:2.00)_25.阅读下列材料,试用教育学有关理论加以分析。 一项关于中小学超大班额的调查表明,中西部地区有些县城中小学大班额现象明显,调查数据显示:第一,小学农村的小班额较多,农村学校学生数在明显下降;第二,大班额、超大班额主要集中在县镇与城市,以县镇最多,且超过 50;第三,从小学到高中,大班额、超
7、大班额逐步增多。其中河南某市一中学平均每班 120 人,最大班高达 160 人。在同一个城市,有的小学班额过大,有的则班额很小,例如,陕西某市一小学,人数达到 3 149 人,平均班额达到 90 人,这是调查中发现的全国最大的小学班额。而该市某区的红旗小学班额为 49 人,同一市的某县柳林小学每个班平均只有 20 人。(分数:2.00)_26.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主要采用了什么教学方法?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
8、业,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分数:2.00)_27.阅读下列材料,谈谈如何理解教师主导作用,这位教师全面发挥主导作用了吗? 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级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分数:2.00)_28.评析下列案例中教师所运用的教育教学原则。 在模范班主任毛老师的班上,举行“我们是红军的新一代”诗歌朗诵比赛,一个有先天生理缺陷,吐字不清的学生小孙在同学的带动下走上讲台,她一口气吐出“
9、长征路上”四个字后,好不容易才把“百花开”三个字进出来,这时,毛老师发现坐在本班末排的一个同学努着嘴在学她,眼看她再继续朗诵下去就会引起哄堂大笑,既会影响比赛效果,又会伤害朗诵的同学的自尊心。毛老师立刻用眼神示意同学们鼓掌,掌声一停,毛老师鼓励大家说:“同学们,小孙同学决心学习红军不怕难的精神,上台来朗诵,这很好。看到同学们有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帮助她!”同学们大声回答。“对!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这才是红军的好作风。好,我们大家一起和她来朗诵。”顿时整个教室响起响亮的朗诵声。小孙的声音融汇在大家的声音里。朗诵完毕,小孙激动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10、(教育学原理)模拟试卷 72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2,分数:2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不属于我国学校德育基本内容的是(分数:2.00)A.道德教育B.思想教育C.政治教育D.价值观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概述”,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的基本内容的把握程度。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四个组成部分。因此,正确答案为 D。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分数:2.00)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B.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11、和方法之间的矛盾C.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的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因此,正确答案为 D。4.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主要是考察他的(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过程”,旨在考查考生对德育过程的规律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道德行为是人的品德的一个重要外部表
12、现。一个人的品德只有通过道德行为才能表现出来,因而道德行为是衡量入们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正确答案为 D。5.“长善救失”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原则是教育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学校德育原则主要有: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
13、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等。“长善救失”出自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则也。”意思就是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因此,正确答案为 B。6.教师通过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给学生做出表率,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知行统一 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言传体现的是“知”的一面,身教体现的是“行”的一面。教师通过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给学生做出表率体现的是知行统一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A。7.“尽量多
14、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人。”这体现了(分数:2.00)A.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B.平行教育原则C.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地尊重人”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的主要思想,这句话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A。8.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体现的德育原则是(分数:2.00)A.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B.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C
15、.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D.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原则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使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体现的是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因此,正确答案为 C。9.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榜样法B.说理法 C.陶冶法D.锻炼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原则”,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完成德育任务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常用的德育方法主要有:说理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自我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
16、。本题的德育方法是说理法,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榜样法主要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影响学生:陶;台法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因此,正确答案为 B。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情感陶冶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在完成德育任务时所采用的各种方式和手段。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
17、法;陶冶法主要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品德;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 B。11.“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自我教育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D.说服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言教不如身教”“法古今完人”体现的是榜样法,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我教育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
18、反思和自我活动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其思想品德的方法;锻炼法主要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因此,正确答案为B。12.我国中小学每年都评选“三好”学生,这种德育方法是(分数:2.00)A.说服教育B.实际锻炼C.情感陶冶D.品德评价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的德育方法的理解与把握程度。评选“三好”学生是利用品德评价法,即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说服教育法主要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锻炼法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
19、;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自我教育法主要是通过引导、指导学生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活动等自我教育来培养其思想品德。因此,正确答案为 D。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13.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解析:14.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教学是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育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最基本手段。任何教学都同时在完成对人的培养的任务。)解析: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的理解程度。关于教学的教育性问题,赫尔巴特主张教学过程必须具有教育的作
20、用,甚至认为没有教学也就没有教育。他说:“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15.教学方法就是教的方法。(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办法,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是教授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统一。具体而言,教学方法有:教学方法要具有合目的性、具有双向性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原理 模拟 7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