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2.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和谐发展的教育对应其灵魂论的( )三部分。(分数:2.00)A.植物、动物、理性B.天性、习惯、理性C.动物、习惯、理性D.植物、天性、习惯3.柏拉图理想国中,第二次考核的标准是( )。(分数:2.00)A.勇敢B.理性C.理智D.美德4.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灵魂论B.学习即回忆C.理想国中的教育
2、思想D.哲学王的培养5.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2.00)A.培养治国人才B.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C.培养道德D.掌握学习方法6.被誉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三个里程碑”的著作是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 )。(分数:2.00)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画D.柏拉图的理想国7.古希腊雅典教育的特点是( )。(分数:2.00)A.强调读、写、算的学习B.重视体能训练C.身心和谐发展D.重视职业技能8.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作用论,对“四育”排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智育、德育、美育、体育B.德育、智育、美育、体育C.
3、美育、德育、体育、智育D.体育、德育、智育、美育9.古代斯巴达人为年青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 )。(分数:2.00)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C.职业教育D.军体教育10.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11.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教堂教育12.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方法是( )。(分数:2.00)A.口授B.记诵C.导师制D.实践13.古罗马共和后期,儿童在接受完初等教育
4、后,贵族和富家子弟便进入( )。(分数:2.00)A.修辞学校B.弦琴学校C.文法学校D.体操学校14.古罗马帝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学校类型不包括 ( )。(分数:2.00)A.法律学校B.商业学校C.修辞学校D.医疗学校15.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A.国家官吏B.顺民C.文士D.合格的公民16.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内容重视( )。(分数:2.00)A.读、写、算的练习B.学习文法C.雄辩术D.道德教育17.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 )。(分数:2.00)A.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B.在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C.具有广博的学识D.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1
5、8.西塞罗认为( )在雄辩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雄辩家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使有关雄辩的各种知识化为演说效果的最重要的方法。(分数:2.00)A.阅读B.模拟演说C.写作D.练习19.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系统的教学方法著作是( )。(分数:2.00)A.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柏拉图的理想国20.在西方教育史上,( )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方法专家,使教学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对近代教学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分数:2.00)A.昆体良B.西塞罗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21.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的是 ( )
6、。(分数:2.00)A.柏拉图B.福禄培尔C.昆体良D.蒙台梭利22.“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的真理,而不是去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教学活动就是通过符号、言语、数等以引起学生对其心中已有的概念的重新认识”体现了( )的思想。(分数:2.00)A.奥占斯丁B.昆体良C.亚里士多德D.斯宾塞23.昆体良认为( )是教育的基础和原材料,反映了他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分数:2.00)A.兴趣B.天性C.品德D.习惯24.奥古斯丁关于教学的理论是( )。(分数:2.00)A.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B.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心中已有真理C.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作为主要的
7、教学资料D.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二、辨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25.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分数:2.00)_26.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良好的公民,因此,二者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分数:2.00)_27.应全面继承“苏格拉底法”的内容。(分数:2.00)_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6.00)28.试简要评述苏格拉底的德育沦。(分数:2.00)_29.评述柏拉图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分数:2.00)_30.如何理解智者派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贡献?(分数:2.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6.00)31.必答题(分数:2.00)_32.试论述亚里
8、士多德的灵魂论及其意义。(分数:2.00)_33.试分析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数:2.00)_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 2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分数:2.00)_解析:2.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和谐发展的教育对应其灵魂论的( )三部分。(分数:2.00)A.植物、动物、理性 B.天性、习惯、理性C.动物、习惯、理性D.植物、天性、习惯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及其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在
9、论灵魂和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都将人的灵魂区分为两个部分:理性的部分和非理性的部分。非理性部分又包括两种成分。所以人的灵魂由三部分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这三个部分相应于植物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人的生命。使灵魂的三个部分在理性的领导下和谐共存,人就成为人。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 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亚里士多德认为,与灵魂的三个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相适应,对儿童应实施体、德、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强壮并具有勇敢的精神;道德教育是为了驯服人的动物灵魂,成为有德行的人;智力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理性灵魂。亚里士多德提到了
10、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有三种东西能使人善良而有德行,那就是天性、习惯和理性。”因此,本题选 A。3.柏拉图理想国中,第二次考核的标准是( )。(分数:2.00)A.勇敢B.理性C.理智 D.美德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柏拉图理想国中学制的掌握情况。理想国中的学制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军人教育、哲学家预备教育、哲学家教育五个阶段。初等教育阶段,到十六七岁,以勇敢为标准进行第一次考核,不好者做农工,好的继续升学;军人教育阶段学习期满后进行第二次考核,标准是理智,少数优秀的、对智力有兴趣的、各方面发展良好的青年继续学习,其余大部分投入军营,当一名军人;哲学家预备阶段,以理性为标准进行第三次
11、考核,抽象思维能力一般者充当一般国家官员,帮助哲学家治理国家,个别极优秀的人继续深造,进入学习哲学阶段;哲学家教育阶段后成为哲学家,就可以执政,执政后一方面执政,另一方面要继续学习,到 50 岁,确实能治国,就成为哲学王。因此,本题选C。4.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分数:2.00)A.灵魂论B.学习即回忆 C.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D.哲学王的培养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柏拉图“学习即回忆”的掌握情况。客观唯心主义(理念论)是柏拉图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所谓知识、真理不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而是对所谓理念世界的认识。灵魂在投生以前寄居在理念世
12、界之中,它已经认识了理念世界中的一切理念。当灵魂与肉体结合转生为人时,使本来具有的知识,或已认识的理念遗忘了。不过,这种对真理和知识的遗忘和灵魂的睡眠状态是暂时的。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或给予适当的提示(如用精神助产术),特别是借助可感事物(理念的副本)的启示,便能唤醒和回忆起灵魂中已有的知识。“认识就是回忆”,“一切研究、一切学习只不过是回忆罢了”。因此,本题选 B。5.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分数:2.00)A.培养治国人才B.掌握广博而实用的知识C.培养道德 D.掌握学习方法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苏格拉底德育论的掌握情况。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苏格拉
13、底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人“怎样做人”。苏格拉底教育人们要“努力成为有德行的人”,具体来说,就是培养人们具有智慧、正义、勇敢、节制等四种美德。苏格拉底认为道德不是天生的,提出“美德即知识”“智慧即德行”。因此,本题选 C。6.被誉为西方教育思想史上“三个里程碑”的著作是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以及( )。(分数:2.00)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洛克的教育漫画D.柏拉图的理想国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柏拉图教育著作的掌握情况。在西方教育思想史上,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三个里程碑。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夸美纽斯大教学
14、论的发表,它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而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面世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学科正式诞生。因此。本题选 D。7.古希腊雅典教育的特点是( )。(分数:2.00)A.强调读、写、算的学习B.重视体能训练C.身心和谐发展 D.重视职业技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教育特性的掌握情况。雅典人所向往的教育,是既能发展人的身体又能发展人的心灵的教育。他们所追求的是身体美与心灵美的结合。他们渴望的是身心都能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因此,一个最好的公民是道德、智慧、健康、美诸品质全都集于一身的人。雅典的教育是一种身心统一的和谐教育。因此,本题选 C。8.根据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作用
15、论,对“四育”排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智育、德育、美育、体育B.德育、智育、美育、体育C.美育、德育、体育、智育D.体育、德育、智育、美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亚里士多德教育作用论的掌握情况。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是人的灵魂的三个部分得到充分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训育和教育。他认为身体、理智和情感三部分应有一个发展顺序,他认为,身体、情感的发展为理智的发展创造条件,因此,他把体育放在最前面,其次是德育,最后才是智育和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理智。因此,本题选 D。9.古代斯巴达人为年青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 )。(分数:2.00)A.文雅教育B.文体教育C.职业教育
16、D.军体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斯巴达教育的特点。斯巴达实行专制的奴隶主贵族统治,经常与其他城邦发生战斗,形成了以体育和军事训练为特征的教育制度。因此,本题选 D。10.在西方古代教育史上,提出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主张“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的教育家是( )。(分数:2.00)A.苏格拉底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奥古斯丁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在于实现个人的“灵魂转向”“寓学习于游戏”“学习即回忆”是柏拉图教育思想的重要观点和命题,熟悉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考生应该不难选择。因此,本题选 B。11.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
17、00)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D.教堂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形式的掌握情况。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家庭教育。家庭既是经济和生产单位,也是教育单位。从氏族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家长制,使父亲在家庭中居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他对子女有任意惩处甚至处死的权力。男孩子主要是由父亲进行教育,女孩子则在母亲的看护下受到教育。因此。本题选 B。12.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方法是( )。(分数:2.00)A.口授B.记诵C.导师制D.实践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方法的掌握情况。古罗马共和早期,儿童主要在生产、生活的条件下由父母教育。因此。本题选
18、D。13.古罗马共和后期,儿童在接受完初等教育后,贵族和富家子弟便进入( )。(分数:2.00)A.修辞学校B.弦琴学校C.文法学校 D.体操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罗马共和后期学校教育的掌握情况。古罗马共和后期,7 岁至 12 岁的儿童入小学,学习的课程是读、写、算,儿童受完初等教育后,贵族和富家子弟便进入文法学校,教师被称为文法学家或文学家,教师的收入较高,也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当时的文法,包括文学和语言。因此,本题选 C。14.古罗马帝国时期高等教育的学校类型不包括 ( )。(分数:2.00)A.法律学校B.商业学校 C.修辞学校D.医疗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19、考生对古罗马帝国时期教育的掌握情况。与共和后期相比,帝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既有所变化又有所发展,高等教育从培养演说家变为培养官吏。虽然文法、修辞教育的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但学习内容已越来越脱离实际,一步步地走向形式主义,教师与学生致力于文字上的咬文嚼字,在辞藻上的争奇斗巧。在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专门教授法律的私立学校。法律学校的教学方法是阅读和背诵,由著名律师讲解法律,特别要解释法律中模糊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其根据。正规的可以成批培养医生的医疗学校应运而生。因此。本题选 B。15.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 )。(分数:2.00)A.国家官吏B.顺民C.文士D.合格的公民 解析:解析:本
20、题考查考生对古罗马不同阶段教育目的的掌握情况。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为其今后的实际生活做准备。使他忠于祖国,善于履行其公民应尽的职责。帝国时期,改革学校培养目标,小学培养忠于帝国的顺民,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培养国家官吏、文士。因此,本题选D。16.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内容重视( )。(分数:2.00)A.读、写、算的练习B.学习文法C.雄辩术D.道德教育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罗马共和早期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共和国早期的教育,虽有读、写、算的教育活动,但在儿童教育中并不占重要地位,重要的是宗教和道德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这个时期的罗马人以尊重传统美德而著称于世。他们
21、讲求孝道,推崇爱国、守法、勇敢、庄严、诚实、谨慎等美德。在德育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祖先们的英勇事迹。英雄故事成为教育儿童效忠国家、崇尚社会美德的不可缺少的内容。这一时期唯一的教材是十二铜表法,儿童们必须熟记其中的法律条文。因此,本题选 D。17.西塞罗认为雄辩家最本质的特点是( )。(分数:2.00)A.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 B.在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C.具有广博的学识D.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西塞罗的雄辩家思想的掌握情况。西塞罗认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雄辩家,必须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能就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的演说是雄辩家的最本质的特点。他认为,要想成为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教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外国 教育史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