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2及答案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2 及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评述中共七大及其历史影响。(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2.论述论联合政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京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3.试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南京大学 2002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4.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复旦大学 1999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5.分析抗日战争胜利
2、的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6.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2011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7.论述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8.论述 1931 一 1941 年英美远东政策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2014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9.试论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和美英的关系。(南京大学 2014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0.概述甲午战争到 1945 年间中日关系的演变及影响。(南开大学 2013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
3、.00)_11.论述 19371945 年苏日、苏中关系。(2017 年历史学统考真题)(分数:2.00)_12.简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的建国方针。(华中师范大学 2002 年中国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3.结合史实对 1946 年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作一述评。(北京师范大学 2003 年中国近代史真题)(分数:2.00)_14.简述全国土地会议。(河北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15.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武汉大学 2003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6.论述 19271949 年中共土改各阶段政策文件
4、及改革内容和影响。(复旦大学 2015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17.评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四川大学 2005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8.简述淮海战役发生的全过程及其军事战略。(南京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19.国民党在大陆的溃败有多种原因,请就其中之一进行具体阐述。(南开大学 2016 年中国历史真题)(分数:2.00)_20.论述鸦片战争以来(18401949 年)中国社会经济变动成因以及特点。(北京师范大学 2017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21.评析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华东师范大学 20
5、00 年中国当代史真题)(分数:2.00)_2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在政权巩固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 2004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3.简述建国初期稳定物价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当代史真题)(分数:2.00)_24.论述我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实施原因。(湖南师范大学 2014 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25.论述中共八大的内容和意义。(内蒙古大学 2016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26.结合史实论述 20 世纪 50 一 60 年代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福建师范
6、大学 2013年中国史综合真题)(分数:2.00)_27.评述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北京师范大学 2005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28.简评“文革”后期的中国外交。(北京大学 2000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29.评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华东师范大学 1999 年中国当代史真题)(分数:2.00)_30.论述 18401979 年中国与英美的关系发展。(首都师范大学 2015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31.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内蒙古大学 2018 年中国史真题)(分数:2.00)_考研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近现代史)历年真题试卷汇
7、编 22 答案解析(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评述中共七大及其历史影响。(湖南师范大学 2013 年历史学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会议内容。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听取并讨论了毛泽东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朱德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和刘少奇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做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这些报告和发言从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组织路线的基本精神,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并对各条战线的任务和政策提出了具体意见。
8、大会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并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大会制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路线是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总路线,也是抗战胜利后继续革命、夺取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总路线。大会根据党的政治路线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制定了以人民军队、人民战争、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基本内容的人民军事路线的完整体系。大会还指出,今后八路军、新四军的战略中心任务就是要把抗日游击战争转变为正规战争,迎接抗日战争的大反攻。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
9、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偏向。”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新党章的一个最大特点。 (二)历史影响。七大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最盛大的一次代表大会。它制定了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使全党能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在思想理论、政治路线和组织制度上得到及时正确的指导,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解析:2.论述论联合政府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南京大学 2013 年历史学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七次
10、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议程,是听取和讨论毛泽东代表中央委员会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这个报告深刻分析了国内外政治形势,总结了二十多年来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特别是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两条抗战路线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党在当前革命阶段的总路线与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 (二)意义。论联合政府是一部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著作。它正确地估计了当时国际国内的形势,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共产党二十多年来特别是抗战以来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阐述了党的路线纲领和各项政策。它对于指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起了巨大的作用。)解析:3.试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11、(南京大学 2002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 月 2 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抗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喜悦。胜利来之不易,这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团结战斗的胜利。 有学者认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一是近现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历史基础;二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战胜利创造了前提条件;三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四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是抗战胜利的国际原因。)解
12、析:4.论述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复旦大学 1999 年中国近现代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作用。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北进”计划,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中国抗战对日本侵略者的严重打击和对日陆军主力的牵制,阻碍并迟滞了日本“南进”的侵略步伐,并迫使日本陆海两面作战,为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迅速转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赢得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二)地位。中国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开辟了世界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战场是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
13、战的主要战场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了欧洲和亚太地区盟军的作战,成为亚太地区盟军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解析:5.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北京师范大学 2006 年中国通史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打破了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屡战屡败的局面,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二)抗日战争是中华
14、民族由涣散分裂到团结统一的转折点。面对强敌入侵及空前的民族危难,中国人民团结奋战,结成国内各民族各阶层各党派及海外华人、爱国侨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民族独立自由与解放,收复失地和恢复领土主权完整,成为中国民族共同奋斗的目标,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有力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恢复了中国在国际社会应有的地位。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歼灭日军最多,对日本国力的消耗最大,在对日作战中作出的牺牲也最大,并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太平洋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抗日战争唤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激起中国人民
15、在历史灾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捍卫民族生存的斗争,表现出与民族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抗战力量的广泛动员、民族意识的空前高涨、民众参政意识的提高,提出了改变中国现状、前途和命运的要求,经过中国政府和各阶层人民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取得了部分外交上的胜利。尽管当时中国尚不具备强国的真正实力,但毕竟与美、英、苏并列跻身四强行列。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力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通过进步、正当的和抗日救亡团体的宣传和组织,广泛地动员了城乡民众,尤其是乡村农民的抗日力量。广大农民为抗战作出了牺牲和贡献,农民提供的粮食、兵役等,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长期抗战。)
16、解析:6.论述近代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影响。(2011 年统考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政治上,中国战败,签订了马关条约,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对戊戌维新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有重要影响。经济上,清政府财政经济危机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民族工商业有了初步发展。国际地位上,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国际地位进一步沉沦。 (二)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政治上,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的专制与腐败进一步暴露;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影响
17、中国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经济上,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军民伤亡惨重,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部分企业、高校等西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经济文化的发展。国际地位上,抗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 100 多年来抗击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废除了不平等条约,参与创建联合国,确立了大国地位。)解析:7.论述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首都师范大学 2014 年历史学基础综合真题)(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一战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中国政府在是否参战的问题上,引发“府院之争”;一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拒,引发五四爱国运动。(2)经济上,大战期间,
18、英、法、德等交战国对华商品输出大幅下降,商品需求有所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族工业的市场压力,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3)思想文化上,一战后爆发了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部分知识分子通过一战反思西方文化。 (二)二战对中国的影响。(1)政治上,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和团结,国共实现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国民党的专制与腐败进一步暴露;中国共产党的军事、政治力量壮大,成为影响中国前途命运的决定力量。(2)经济上,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军民伤亡惨重,中国近代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部分企业、高校等西迁,客观上促进了西南经济文化的发展。(3)国际地位上,抗战的胜利是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历史学 专业 基础 综合 中国 近现代史 历年 汇编 2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