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20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0 及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的根据是(分数:2.00)A.法律规则是否规定了权利和义务B.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主体自行设定权利义务C.法律规则保护的权益不同D.法律规则设定的效力不同3.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4.对法律条文做出比其
2、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属于(分数:2.00)A.任意解释B.非确定解释C.扩充解释D.限制解释5.为了反对单纯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法学研究必须坚持(分数:2.00)A.对立统一的观点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C.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D.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6.下列关于法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与道德是两种社会调整机制,互不相关B.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C.法的内容决定于道德D.道德必须由法律保障实现7.适用下列哪种原则时,法律时间效力以默示废止的形式而终止(分数:2.00)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法律优于地方性法规D.后法优
3、于前法8.人们可以根据法律规范的规定事先估计到当事人双方将如何行为及行为的法律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的安排,这属于法的(分数:2.00)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强制作用9.下列属于执法活动的是(分数:2.00)A.朱某认为自己没有钱而拒绝同女友结婚B.税务人员认为某人有偷漏税嫌疑而查办该案件C.检察机关根据群众检举对某人的受贿行为进行侦查D.法官出差办案途中发现两个人发生口角,而以事实和法律对其进行劝解10.下列关于法律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原则不仅着眼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B.法律原则在适用上容许法官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C.
4、法律原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D.相互冲突的法律原则可以共存于一部法律之中11.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主体是(分数:2.00)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B.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D.自治区的人大及其常委会12.在下列立法活动中,不属于法定立法程序的是(分数:2.00)A.法律案的起草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表决D.法律的公布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要素的是(分数:2.00)A.假定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概念14.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未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为不承
5、担法律责任的条件B.责任与处罚原则实际上是公平、公正观念在规则问题上的具体体现C.责任自负原则也不是绝对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了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会产生责任的转移承担问题D.法律责任是社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条件而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些社会成员的一种负担15.下列属于边缘法学学科的是(分数:2.00)A.法理学B.国际法学C.法律社会学D.宪法学16.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重要区别之一在于(分数:2.00)A.是否具有效力的普遍性B.是否具有物质制约性C.是否具有强制性D.是否具有国家意志性17.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主要是指(分数:2.00)A.不同阶级之间力量对比关系B.
6、不同阶层之间力量对比关系C.不同派别之间力量对比关系D.不同集团之间力量对比关系1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分数:2.00)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人民民主专政制度19.在我国宪法上第一次引入“人权”概念的是(分数:2.00)A.1988 年第一次宪法修正案B.1993 年第二次宪法修正案C.1999 年第三次宪法修正案D.2004 年第四次宪法修正案20.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的宪法是(分数:2.00)A.英国宪法B.美国 1787 年宪法C.法国 1791 年宪法D.日本宪法21.民族自治地方的界线需要变动时,批准的机关是(分数:2.00)A.
7、国务院B.民政部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22.全国人大代表的辞职申请向以下哪个机构提交(分数:2.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省级人大常委会23.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职权属于(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省级人民政府24.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必须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分数:2.00)A.批准B.备案C.请示D.汇报25.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分数:2.00)A.教育部部长B.国家主席C.全国妇女联合会主席D.大学校长26.我国下列国家机关中实行首长个人负
8、责制的是(分数:2.00)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最高人民法院27.最早建立宪法法院的国家是(分数:2.00)A.德国B.法国C.奥地利D.瑞士28.在公民的各项政治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分数:2.00)A.言论自由B.结社自由C.集会、游行、示威自由D.出版自由29.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是(分数:2.00)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基层政权机关的派出机关C.基层政权机关D.基层群众性团体30.根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的任职年龄是年满(分数:2.00)A.35 周岁B.45 周岁C.55 周岁D.65 周岁31.对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的罢免案,必须有全
9、国人大主席团、三个以上的代表团或者多大比例以上的代表提出方可(分数:2.00)A.1/5B.1/3C.1/10D.2/332.第一次写入人格尊严内容的我国宪法是(分数:2.00)A.1954 年宪法B.1975 年宪法C.1978 年宪法D.1982 年宪法33.西周时期对司法官违法规定了明确的法律责任,即“五过之疵”,其中,“惟内”指的是(分数:2.00)A.为亲属裙带而徇私B.畏权势而枉法C.贪赃受贿而枉法D.受私人请托而枉法34.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包括以下哪部法律(分数:2.00)A.左官律B.酎金律C.诸侯律D.越宫律35.“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分数:2.00)A.西汉宣
10、帝时期B.曹魏时期C.东汉宣帝时期D.隋代初年36.唐律.名例篇规定,“断罪无正条,其应入罪者”,则(分数:2.00)A.举重以明轻B.举轻以明轻C.举轻以明重D.举重以明重37.“十恶”中的“谋反”是指(分数:2.00)A.图谋毁坏宗庙、陵寝及宫阙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C.亲族相反D.谋危社稷38.唐代的保辜制度适用于(分数:2.00)A.坐赃罪B.伤害罪C.十恶犯罪D.贼盗罪39.宋代将无利息的借贷称之为(分数:2.00)A.庸B.贷C.借D.赁40.关于明代的六科给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六科给事中是明代特设的法律监察机关B.明代六科隶属御史台C.六科给事中有“封驳”
11、的权力D.明代六科为独立机关,不隶属于御史台41.设立于明代的廷杖制度,执行廷杖的是(分数:2.00)A.御史台官员B.刑部官员C.宦官D.锦衣卫42.清代经过秋审、朝审后,罪犯是独子而祖父母、父母年老无人奉养,经皇帝批准,可改重杖、枷号的是(分数:2.00)A.情实B.留养承祀C.缓决D.可矜4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诉讼程序上实行(分数:2.00)A.四级三审制B.三级三审制C.四级二审制D.三级二审制4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颁布称为中华民国宪法的宪法文件制定于(分数:2.00)A.南京临时政府时期B.南京国民党政府时期C.北洋政府时期D.工农
12、民主政权时期45.下列刑法典中,规定有“保安处分”的是(分数:2.00)A.大清新刑律B.暂行新刑律C.南京国民政府旧刑法D.南京国民政府新刑法46.中国共产党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颁布于(分数:2.00)A.土地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二、多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4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48.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分数:2.00)A.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
13、前提条件B.社会主义民主决定社会主义法制的性质和内容C.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法制的效率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能够使国家权力受到更有力的约束和监督,有利于保证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49.父母和子女间在法律上的抚养赡养关系是一种(分数:2.00)A.思想的社会关系B.物质的社会关系C.意志行为关系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50.20 世纪 90 年代初传销活动流行时,我国法律对此没有具体规定。当时,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一般依据民法通则第 7 条。该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说明了法律原则所
14、具有的(分数:2.00)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指引作用D.强制作用51.法理学与部门法学的主要区别在于(分数:2.00)A.法理学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B.法理学提供的是法律的一般思想,而不是法律的具体知识C.法理学探讨法的普遍原理或最高原理D.法理学概括和阐述法学的基本范畴52.在我国,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主要有(分数:2.00)A.责任法定原则B.责任相称原则C.因果联系原则D.效益原则53.下列有关法律对人的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法律对在不同空间活动的人所规定的效力可能有一定差异B.中国采取的原则是,以属地主义为主,与属人主义、保护主义相结合C.各国法律对人在效力上的
15、规定是一致的D.法律在对人的效力上采取“保护主义”原则,主要是为了保障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人权54.1982 年宪法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完善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表现在(分数:2.00)A.有权行使国家立法权B.设置委员长会议C.设置法制工作委员会D.部分常委会委员实行专职制55.宪法规范调整(分数:2.00)A.国家与公民的关系B.公民之间的关系C.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D.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56.宪法法院对法律的合宪性进行审查的情形有(分数:2.00)A.特定的领导人提请B.审理具体案件的普通法院提请C.任何公民提请D.受害的公民提请57.在直接选举中,划分选区的标准是(分数:2.00)A.居住状
16、况B.生产单位C.工作单位D.事业单位58.一个国家采用什么样的政体取决于(分数:2.00)A.国体B.历史传统C.领导人的爱好D.民族的政治心理59.中央军委的组成人员包括(分数:2.00)A.中央军委主席B.中央军委副主席C.中央军委委员D.中央军委秘书长6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分数:2.00)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61.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提出质询的对象包括(分数:2.00)A.国务院B.国务院部委C.国务院各直属机构D.国务院办事机构62.汉律定罪量刑的原则包括(分数:2.00)A.亲亲得相首匿B.贵族官僚
17、有罪先请C.尊老怜幼D.恤刑6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不包括(分数:2.00)A.北周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B.登闻鼓直诉制度建立C.死刑三复奏制度确立D.刑讯制度化64.清代秋审适用的对象不包括(分数:2.00)A.充军B.斩监候C.发遣D.绞监候65.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包括(分数:2.00)A.六法全书(基本法典)B.判例C.解释例D.中央政治会议决议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66.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67.简述法律责任的特点。(分数:2.00)_68.简述我国宪法关于人权的规定。(分数:2.0
18、0)_69.简述汉文(景)帝刑制改革的内容、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4,分数:8.00)70.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71.对于宪法的归属,甲、乙、丙三个同学有不同看法。甲,宪法是一个法律部门,它属于部门法。乙:宪法是法的渊源,它属于法的渊源之一。丙:宪法是一个规范性法律文件,它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范围。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对这些观点加以分析。(分数:2.00)_72.刘某系某乡女村民,已生育两个女儿,现在又怀上了第三胎。乡、村两级干部决定把她作典型处理。于是,乡、村干部在某日
19、一大早来到刘某的家,直接破门而人,将还在睡梦中尚未穿戴整齐的刘某强行带到村委会,由乡、村两级干部整整教育了一天。同时决定,取消刘某正在上中学大女儿的“三好学生”称号,勒令刘某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女儿退学,并搬走刘某家中的电视机和大衣柜作为抵押,让刘某尽快做人工流产。 问: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乡、村干部的行为侵犯了刘某及其家人的哪些宪法权利?(分数:2.00)_73.请运用中国法制史的理论和知识对下列材料进行分析,并回答问题: 光绪朝东华录(五):“窃以为推行民政,澈究本原,尤必速定民律,而后良法美意,乃得以挈领提纲,不至无所措手。拟请饬(音赤编者注)下修订大臣斟酌中土人情政俗,参照各国政法,厘定
20、民律。会通臣部奏准颁行,实为图治之要。” 问题: (1)这两段文字反映了什么问题和立法宗旨? (2)这段文字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3)这段文字的意义是什么? (4)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问题的弊端在哪里?(分数:2.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74.论述题第 70 小题,本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75.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角度论述法律事实和法律关系的法定性。(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试卷 20 答案解析(总分:1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46,分数:9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
21、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把法律规则分为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的根据是(分数:2.00)A.法律规则是否规定了权利和义务B.法律规则是否允许主体自行设定权利义务 C.法律规则保护的权益不同D.法律规则设定的效力不同解析:3.划分法律部门的首要标准是(分数:2.00)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关系的主体D.法律关系的内容解析:4.对法律条文做出比其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属于(分数:2.00)A.任意解释B.非确定解释C.扩充解释 D.限制解释解析:5.为了反对单纯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法学研究必须坚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2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