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1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91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91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2.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 5000 元彩礼,赵母另付其 1000 元“见面礼”。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 6000 元费用。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陈女返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
2、0)A.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婚姻法和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3.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两年有期徒刑。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推理( )。(分数:2.00)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D.设证法律推理4.我国司法裁判中最常用的推理方式是( )。(分数:2.00)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
3、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D.设证法律推理5.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论证由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两部分组成B.法律论证的结论是绝对的C.法律论证必须依据基本的法律和社会规范以及合理的逻辑规则达成D.法律论证的结果是否正当取决于是否被决策者和公众认同和接受6.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法锁”的观念B.法律关系一直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而存在C.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D.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7.法律规范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2.
4、00)A.合法性B.意志性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D.强制性8.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9.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用和实现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C.绝对法律关系和相对法律关系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10.大多数行政法律关系是典型的( )。(分数:2.00)A.隶属型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C.基本法律关系D.诉讼
5、法律关系11.下列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规范是抽象的,法律关系是具体的B.法律规范体现的是国家意志,法律关系不体现国家意志C.法律规范是一般的,法律关系是个别的D.法律规范在逻辑上先于法律关系1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是人与物的关系B.法律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C.法律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D.法律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13.下列关于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由其成立宗旨和业务范围所决定B.人的行为能力和权利能力却是同时产生和同时消灭
6、的C.法人的权利能力与公民的行为能力相同D.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时产生,至法人解体时消灭14.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一定权利的享有者和一定义务的承担者B.主体包括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同公民和无国籍人C.国家不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D.中国的国家机关和组织,可以是公法人,也可以是私法人15.下列关于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构成法律关系的内容B.权利能力是指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C.行为能
7、力是指能够参与一定的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D.公民具有行为能力必须首先具有权利能力,但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16.关于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权利的本质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B.义务具有强制履行的性质,义务人对于义务的内容不可随意转让或违反C.义务是人们事实上已经履行的行为D.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二、多选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7.多项选择题第 46-63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
8、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18.法的正式渊源通常包括( )。(分数:2.00)A.制定法B.习惯法C.判例法D.国际条约19.法的非正式渊源通常包括( )。(分数:2.00)A.道德信念B.习惯C.公共政策D.理性原则20.规范性法律文件至少必须具备以下( )基本特点。(分数:2.00)A.只能是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组织制定发布B.以条文形式规定C.具有普遍约束力D.不是法律渊源21.关于法律语言、法律适用、法律条文和法律渊源,下列哪些选项成立( )。(分数:2.00)A.法律语言具有开放性,因此法律没有确定性B.法律适用并不是适用法律条文自身的语词,而是适用法律条文所表达的意义C.
9、法律适用的过程并不是纯粹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包括有法律适用者的价值判断D.社会风俗习惯作为非正式的法律渊源,可以支持对法律所作的解释22.下列各选项属于当代中国直接法律渊源的有( )。(分数:2.00)A.宪法和法律B.司法解释C.中国共产党政策D.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23.关于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普通法和衡平法是英美法系对法律的分类方式B.衡平法先于普通法出现于英国C.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也适用这种分类D.普通法是一种判例法,衡平法则是一些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理念24.关于法律的一般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按照法的创制和表达形
10、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成文法与不成文法B.按照法规定的具体内容的不同,法可以分为实体法与程序法C.按照法的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法可以分为根本法与普通法D.按照法的效力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一般法与特别法25.西方两大法系的特殊法律分类分别是( )。(分数:2.00)A.公法与私法B.普通法与衡平法C.联邦法与联邦成员法D.根本法与普通法26.法律对人的效力原则包括( )。(分数:2.00)A.属人主义B.属地主义C.保护主义D.折中主义27.我国法律终止的效力形式有( )。(分数:2.00)A.新法律取代原有法律,同时宣布旧法律作废B.法律本身规定的有效期届满C.由有关机关颁布专门文件宣
11、布废止某个法律D.新的法律公布后,原有的法律即丧失效力三、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28.简答题第 64-66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29.简述立法的两种理解。(分数:2.00)_30.简述法律制定的特征。(分数:2.00)_31.简述我国现行立法体制。(分数:2.0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6.00)32.分析题第 67-69 小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分数:2.00)_33.材料:据新华社 4 月 13 日电:2006 年 4 月,中共中央提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
12、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政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法制日报2008 年 2 月 1日报道:2007 年岁末,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指出,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这“三个至上”所蕴含的精神,不仅体现了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3、的基本理念,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刻内涵,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请根据以上材料,从法与政治和法的作用的角度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分数:2.00)_34.材料:2013 年 7 月,w 市某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父母诉请子女“常回家看看”的民事案件。该院判决:被告人应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每两个月至少到父母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法定节假日均须履行探望义务。这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后的全国首例判决对此,有人认为,该判决保护了老年人权益,维护了传统伦理道德;有人则认为,不应当将道德法律化,探望父母虽符合伦
14、理道德,但不应成为法律上的强制义务。请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相关法理学知识,问答下列问题:如何理解法律与道德的棚互关系?(分数:2.00)_法律硕士综合课(法理学)-试卷 91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第 1-4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分数:2.00)_解析:2.赵某与陈女订婚,付其 5000 元彩礼,赵母另付其 1000 元“见面礼”。双方后因性格不合解除婚约,赵某诉请陈女返还该 6000 元费用。法官根据婚姻法和最高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
15、解释(二)的相关规定,认定该现金属彩礼范畴,按照习俗要求返还不违反法律规定,遂判决陈女返还。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法官所提及的“习俗”在我国可作为法的正式渊源B.在本案中,法官主要运用了归纳推理技术C.从法理上看,该判决不符合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之规定D.婚姻法和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均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 解析:解析:在我国,“习俗”不是法的正式渊源;法官首先查明案件事实,作为小前提;其次选择和确定与案件事实相符合的法律规范,作为大前提;最后从两个前提中推导出法律决定,这是典型的演绎推理。订婚是民间的一种仪式,并不能产
16、生婚姻关系,婚姻关系的产生必须经过登记。故二者之间还没有成立婚姻关系,也不存在约定财产归属的意图,所以并不违反婚姻法第十九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D。3.某法院法官在审理案件中推理如下:刑法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所以对其判处两年有期徒刑。这位法官所用的是下列哪一种推理( )。(分数:2.00)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 D.设证法律推理解析:解析:大前提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小前提是“张某殴打他人造成轻伤”,结论是“对其判处两年有期徒刑”。所以法官所用的是演绎推理。4.我国
17、司法裁判中最常用的推理方式是( )。(分数:2.00)A.类比法律推理B.归纳法律推理C.演绎法律推理 D.设证法律推理解析:解析:演绎推理被称为司法三段论。5.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理解,错误的是( )。(分数:2.00)A.法律论证由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两部分组成B.法律论证的结论是绝对的 C.法律论证必须依据基本的法律和社会规范以及合理的逻辑规则达成D.法律论证的结果是否正当取决于是否被决策者和公众认同和接受解析:解析:法律论证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由于事实、法律、社会等因素的变化,论证的结论有可能被证伪或修正,因此,法律论证的结论不是绝对的,具有可废止性。6.下列关于法律
18、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罗马法中“法锁”的观念B.法律关系一直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而存在 C.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产生、以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社会关系D.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解析:解析:19 世纪,法律关系才作为一个专门的概念存在。7.法律规范的特征不包括( )。(分数:2.00)A.合法性B.意志性C.以权利义务为内容D.强制性 解析:解析:强制性是法的特征。8.法律关系按照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地位是否平等可分为( )。(分数:2.00)A.基本法律关系和普通法律关系B.平权型法律关系和隶属型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法理学 9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