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2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2 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0,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哪项(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刑法关于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B.刑法关于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C.刑法关于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D.刑法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不同规定4.刑法第
2、13 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不满父亲再婚,与之断绝往来,在父亲晚年孤身一人、身患重病时拒绝予以照顾,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在本案中,甲违反了(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6 题,2014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B.职务要求的义务C.先前行为引起的义
3、务D.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6.甲(15 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后,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抢劫罪B.盗窃罪C.故意伤害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7.下列有关犯罪行为方式与罪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作为是故意的,不作为是过失的B.作为是故意的或过失的,不作为是过失的C.作为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是间接故意的或过失的D.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8.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4、)(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5 题)(分数:2.00)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成立紧急避险D.属于假想避险9.甲意图毒死年迈的父亲,在其饭菜中掺人“毒鼠强”。甲父觉得饭菜有异味就没吃,在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2015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10.国家工作人员甲与普通公民乙相互勾结,由乙接受他人财物,由甲为行贿人谋取利益。甲、乙的行为(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属于必要的共同犯罪B.属于任
5、意的共同犯罪C.属于特殊的共同犯罪D.不成立共同犯罪11.甲盗割高压电线,既构成破坏电力设备罪,又构成盗窃罪。这种犯罪形态属于(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想象竞合犯B.继续犯C.连续犯D.吸收犯12.甲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逮捕后,主动供述自己曾入户盗窃。甲供述盗窃的行为属于(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2017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6 题)(分数:2.00)A.坦白B.一般自首C.立功D.特别自首13.甲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缓刑,在缓刑考验期内去外地参与传销活动(尚不构成犯罪),监督机关得知后多次通知其即刻返回,但甲以各种理由推托拒
6、不返回,情节严重。对甲应当( )(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4 题)(分数:2.00)A.撤销缓刑,同时认定构成脱逃罪,两罪并罚B.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C.重新确定缓刑考验期D.撤销缓刑,对原犯罪从重处罚14.甲涉嫌犯聚众斗殴罪,在 2010 年 8 月 9 日被抓捕时逃跑。2014 年 6 月 5 日,甲抢夺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甲所犯抢夺罪的追诉期限为 5 年B.甲所犯聚众斗殴罪因其逃跑而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C.甲所犯聚众斗殴罪的追诉期限从 2010 年 8 月 9 日起计算D.甲所犯聚众斗
7、殴罪的追诉期限从 2014 年 6 月 5 日起计算15.甲与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犯罪人事前通谋,为其提供账户以转移走私所得。对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2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B.洗钱罪C.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D.包庇罪16.甲得知乙在贩卖毒品,于是冒充缉毒警察,用手铐将乙铐在水管上,拿走毒品。之后,甲将这批毒品贩卖出去。甲的行为应( )(2010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0 题)(分数:2.00)A.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以招摇撞骗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C.以贩卖毒品罪定罪处罚D.以抢劫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1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
8、关于盗窃罪规定的是(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在长途汽车上显露匕首后窃取财物的,属于携带凶器盗窃B.在公共场所窃取他人所穿衣服口袋内财物的,属于扒窃C.一年之内在公共场所扒窃两次的,属于多次盗窃D.进入宾馆客房窃取财物的,属于入户盗窃18.下列选项中,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应认定为妨害公务罪的是(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2017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甲多次煽动他人在镇政府门前广场非法聚集B.乙为了解决医疗纠纷,带领多人封堵公立医院大门C.丙纠集多人打砸警车,阻止警察带走涉嫌诈骗的丈夫D.丁纠集多名亲
9、友,在村口阻碍警察带走被收买的儿童19.质监局局长甲明知某食品加工厂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但未依法采取措施,致食用该厂食品的多名消费者食物中毒,社会影响恶劣。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8 题)(分数:2.00)A.食品监管渎职罪B.玩忽职守罪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D.滥用职权罪20.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21.下列选项中,属于事实认识错误的情形有( )(2012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3 题)(分数:2.00)A.甲欲杀张三,却误
10、将李四当成张三杀死B.乙认为嫖娼不为罪,有意嫖宿了不满 14 周岁的幼女C.丙以为他人电脑背包里有电脑,偷回家后发现里面装的是假币D.丁用木棍猛击陈某头部,以为陈某已经死亡而离开,后陈某获救22.下列选项中,依法不得适用死刑的有(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 题)(分数:2.00)A.审判时怀孕的妇女B.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C.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D.犯罪时又聋又哑的人23.下列选项中,应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5 题)(分数:2.00)A.甲在其竞争对手销售的面粉中掺入毒鼠强B.乙为吸引顾客,在火锅底料中掺入罂粟壳C.丙工厂违
11、反规定,向河流中排放有毒废物,造成下游大片农作物绝收D.丁意图报复本单位领导,在单位的公用饮水机中投放无色无味的剧毒农药24.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4 题)(分数:2.00)A.在聚众斗殴过程中致人死亡B.在脱逃过程中使用暴力致人死亡C.在刑讯逼供时致犯罪嫌疑人死亡D.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滥用职权致他人死亡25.下列人员中,可以成为脱逃罪主体的有(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 题)(分数:2.00)A.依法被判处管制的罪犯B.依法被关押的罪犯C.依法被关押的被告人D.依法被关押的犯罪嫌疑人26.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
12、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7.简述逃税罪的构成要件。(2012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2 题)(分数:2.00)_28.简述食品监管渎职罪的构成要件。(2013 年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32 题)(分数:2.00)_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人民法院查明成年人高某以下犯罪事实:事实一:2001 年 7 月 2 日高某在拐卖妇女过程中,将顾某强行奸淫,后又强迫其卖淫,7 月 9 日将顾某出卖。在 7 月 20 日,高某还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两名婴儿,为防止婴儿哭闹,高某给婴儿喂了安眠药,因剂量不当导致其中一名婴儿死亡,另一名婴儿一直没有卖出去。事实二:高某听说有
13、人向公安机关举报了自己的上述事实,便带着 10 万元人民币,于 2006 年 9 月 2 日晚找到该县公安局分管刑事侦查工作的副局长任某(任某为高某父亲的战友,与高家关系甚密),请任某帮忙。任某在收到钱款后答应“想办法”,后来任某找了个“理由”让办案人员对该举报材料进行了“技术”处理而没有立案。不久,任某调离了公安机关,高某因“事实”中的行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主动交代了向任某送钱的事实。(分数:6.00)(1).“事实一”中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分数:2.00)_(2).“事实二”中高某的行为应如何定罪处罚?为什么?(分数:2.00)_(3).“事实二”中任某的行为应如何
14、定罪处罚?为什么?(2010 年非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0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2 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0,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哪项(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刑法关于空间效力范围的规定B.刑法关于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C.刑法关于享
15、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D.刑法关于放火罪与失火罪构成要件及法定刑的不同规定 解析:解析: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刑罚的轻重不仅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也必须同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犯可能性的大小相适应。D 项体现了刑法中对过失犯的处罚相较于故意犯更为宽大的原则,体现了刑罚与犯罪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相适应,体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B、C 项中是对具有特殊身份、处于特殊阶段的人在刑法适用、刑罚适用上的特殊规定,与主观恶性、再犯可能性无关,B、C 项错误。A 项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无关,错误。4.刑法第 13 条规定:
16、“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 )(2009 年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解析:解析:刑法第 13 条规定的犯罪定义既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对于合理认定犯罪及处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该“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
17、教条的判决。“但书”的刑事政策意义在于: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或违法行为)打上犯罪的标记,有利于行为人改过自新;还可以合理配置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惩罚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因此 D 项正确,ABC 项错误。“但书”是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而不是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给予从轻或者免除处罚。5.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因不满父亲再婚,与之断绝往来,在父亲晚年孤身一人、身患重病时拒绝予以照顾,情节恶劣,构成遗弃罪。在本案中,甲违反了(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6 题,2014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B.职务要求的义
18、务C.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D.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 解析:解析:不作为构成犯罪相对于作为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几个的前提条件,第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的义务。这种义务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上的明文规定。例如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直系亲属之间在特定条件下的扶养、抚养和赡养的义务。(2)行为人职务上、业务上的要求。例如,国家工作人员有履行相应职责的义务,值勤消防人员有扑灭火灾的义务。(3)行为人的法律地位或法律行为所产生的义务。例如,监护人对自己监护下的精神病人,在发生侵害法益的危险时,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将弃婴抱回家中的人,对该婴儿负有的抚养义务。 (4)行为人自己先前行为具有发
19、生一定危害结果的危险的,负有防止其发生的义务。例如使他人跌落水中有溺死的危险的,即负有救护义务。本题中甲拒绝照料病重的父亲,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直系亲属之间在特定情况下的抚养和赡养义务,因此属于法律上明文规定的义务,选 D。6.甲(15 周岁)盗窃他人钱包被陈某发现后,为窝藏赃物而当场使用暴力,失手将陈某打死。甲的行为构成(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5 题)(分数:2.00)A.抢劫罪B.盗窃罪C.故意伤害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解析:解析:司法解释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
20、亡,或者故意杀人的,应当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故本题答案为 C。7.下列有关犯罪行为方式与罪过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1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作为是故意的,不作为是过失的B.作为是故意的或过失的,不作为是过失的C.作为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是间接故意的或过失的D.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之间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解析:解析:危害行为是犯罪客观方面的必要要素,可以划分为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形式。罪过,即故意和过失,是犯罪构成主观方面的必要要素。作为、不作为与故意、过失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应关系。故意可以表现为作为或者不作为,过失也可以表现为作为或者
21、不作为。答案选 D。8.消防队员甲在执行灭火任务中,担心被大火毁容,逃离火灾现场。甲的行为(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5 题)(分数:2.00)A.属于紧急避险B.属于紧急避险过当C.不成立紧急避险 D.属于假想避险解析:解析:紧急避险,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但是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本题中消防队员甲在职务上负有灭火的特殊义务,不能适用紧急避险而不灭火。甲逃离火场的行为不成立紧急避险,C 项正确,A 项错误。甲不是紧急避险,自然也不属于避险过当,B 项错误。甲不是假想避险,因为有
22、真实的危险火灾发生,D 项错误。9.甲意图毒死年迈的父亲,在其饭菜中掺人“毒鼠强”。甲父觉得饭菜有异味就没吃,在将饭菜倒掉时,不慎摔倒,引发脑血管破裂而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2015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故意杀人罪(既遂)B.故意杀人罪(未遂) C.过失致人死亡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解析:解析:甲在主观上具有杀死其父亲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向其父亲饮食中投放毒药的行为,但由于甲意志以外的原因,其杀死父亲的行为未能得逞,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甲不成立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甲父亲的死亡结果与甲的投毒行为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A 项错误。甲在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故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5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