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0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0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0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6.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 )(2018年基础课非法学单选第 11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扩大解释
2、B.类推解释C.限制解释D.文理解释4.我国 1997 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5.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重婚罪B.遗弃罪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6.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对未成年人罪犯不得判处罚金B.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适用无期徒刑C.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罪犯,应当
3、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7.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 题)(分数:2.00)A.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不区分主犯、从犯8.甲与乙共谋后,分别从前、后门进入李家追杀李某,李某被甲追至后门处被乙一刀捅死。甲、乙的共同犯罪形式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
4、00)A.必要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D.特殊共同犯罪9.按照我国刑法理论,绑架罪属于(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继续犯B.结合犯C.状态犯D.连续犯10.下列关于管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7 题)(分数:2.00)A.劳动中同工同酬B.依法实行社区矫正C.可同时适用禁止令D.刑期从判决宣告之日起计算11.甲、乙分别为某国有公司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二人挪用公司 1000 万元公款给张三从事期货交易,收受并平分了张三的 30 万元回扣。司法机关在查处甲、乙挪用公款案件时,甲主动交代自己收受了张三 15 万
5、元回扣,并揭发乙也收受了 15 万元回扣。本案中(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甲在受贿罪行上成立自首B.甲在受贿罪行上成立自首和立功C.甲在挪用公款和受贿罪行上均成立立功D.甲在挪用公款罪行上成立立功,在受贿罪行上成立自首12.2000 年 3 月 1 日,甲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后逃往外地。甲又因在 2009 年 9 月 7 日犯抢劫罪,于 2010 年 6 月 7 日被抓获。甲所犯盗窃罪的追诉期限( )(2013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不受限制B.应从 2000 年 3 月 1 日起计算C.应从 2009 年 9
6、 月 7 日起计算D.应从 2010 年 6 月 7 日起计算13.甲在某机场到达大厅出口外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一人轻伤。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8 题)(分数:2.00)A.爆炸罪B.寻衅滋事罪C.故意伤害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4.甲以自己为受益人给妻子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后设计杀害了妻子,并以妻子意外死亡为由,申请并获得保险金 80 万元。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0 题)(分数:2.00)A.合同诈骗罪一罪B.保险诈骗罪和故意杀人罪C.故意杀人罪一罪D.保险诈骗罪一罪15.张某等五人劫持了甲与乙,然后命令甲杀死
7、乙,否则将杀死甲。甲被逼无奈用绳子勒死了乙。根据刑法规定,甲的行为属于( )(2012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2 题)(分数:2.00)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16.警察甲因公民吴某举报自己受贿而怀恨在心,遂用他人手机向某军官发了一条短信,捏造吴某与其妻子同居。该军官信任自己的妻子,未予理睬。甲的行为( )(2012 年基础课非法学单选第 9 题)(分数:2.00)A.构成诽谤罪B.构成诬告陷害罪C.构成报复陷害罪D.不构成犯罪17.下列关于包庇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行为方式必须是作为B.行为主体必
8、须是特殊主体C.行为时间必须发生在审查起诉之后D.行为对象必须是判决确定的犯罪分子18.多项选择题第 21-25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_19.下列选项中,属于法律认识错误的有( )(2015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2 题)(分数:2.00)A.甲以为在网上窃取“Q 币”不犯罪而为之B.乙以为杀死他人可以驱除恶灵而杀死他人C.丙以为夜间在道路上追逐竞驶不犯罪而为之D.丁把他人灌醉后拿走其随身财物,辩称自己犯的是盗窃罪20.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有(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1
9、 题)(分数:2.00)A.甲在发表分裂国家的演讲时,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B.乙为制造列车倾覆事故,在轨道上安装了脱轨装置,该装置被巡道工及时拆除C.丙欲杀害张某,用猎枪射击骑马的张某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造成张某轻伤D.丁正在撬保险柜时,某同伙打来电话,告知该保险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丁便离去21.生产、销售伪造产品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5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25 题)(分数:2.00)A.以次充好B.以假充真C.掺杂D.掺假22.甲在长途汽车站窃得他人挎包一个,事后发现包内有现金 2000 元、海洛因 200 克、手
10、枪一把,遂将海洛因和手枪藏在家中。甲的行为构成( )(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4 题,2014 年法学基础课多选第23 题)(分数:2.00)A.盗窃罪B.盗窃枪支罪C.非法持有枪支罪D.非法持有毒品罪23.下列选项中,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处罚的有( )(2016 年非法学基础课多选第 43 题)(分数:2.00)A.甲发现所盗手表是仿制品,将其丢弃B.乙偷开朋友的摩托车,导致车辆丢失C.丙为泄愤,将多辆大货车中的柴油偷偷放掉D.丁到某办公室盗窃时未发现现金,遂砸毁办公室内多台电脑24.简答题第 26-27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5.简述防卫过当的成立条件。(20
11、10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26 题)(分数:2.00)_26.简述渎职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简答第 52 题)(分数:2.00)_27.辨析题第 28 小题。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28.请对“同种数罪不并罚”这一说法加以辨析。(2014 年非法学基础课辨析第 55 题)(分数:2.00)_29.案例分析题第 30 小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_某县扶贫办副主任甲,利用职务将一项造价 20 万的扶贫工程定价 40 万,对外招标。甲冒用 A 公司的营业执照、安全许可证等证明材料,参与该项目招标,又通过职权运作使“A 公司
12、”中标。之后,甲以“A 公司”的名义将工程交给村民乙承建,并在工程完工验收后,利用职权将 40 万元工程款存到自己的银行账户,再向乙支付了 20 万元。此后,乙承建并完成该县另一项扶贫工程。但因工程迟迟得不到验收,乙无法得到 50 万元的工程余款。乙找到负责验收的甲,甲要乙“意思一下”。乙遂送 3 万元现金给甲。甲随即对该项目予以验收,乙顺利拿到工程余款。乙的朋友丙得知乙送钱给甲的事情后,打电话给甲,要甲给其“保密费”10 万元,否则向检察院举报。甲担心事情闹大,不得已给了丙 10 万元。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6.00)(1).甲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
13、2).乙的行为是否构成行贿罪?(分数:2.00)_(3).丙的行为构成何罪?(2017 年非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59 题)(分数:2.00)_2015 年 10 月,某国有银行国际部主任甲利用主管业务便利,将本单位公款 300 万借给张某的公司使用。2016 年 4 月,甲被调离岗位,此时,借出的公款尚未归还。2016 年 6 月,因该银行建立电子对账系统,甲和接替职务的乙为掩盖借款 300 万给他人使用的事实,制作了金额为 50 万美元的虚假信用证材料。2016 年 11 月,该银行发现信用证材料不全,询问乙,乙承认上述事实。该银行报案后,乙通过电话指引侦查机关将甲抓获。甲到案后,交代了全
14、案。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分数:4.00)(1).甲、乙的行为构成何罪?(分数:2.00)_(2).影响甲、乙刑事责任的因素有哪些?(2018 年法学基础课案例分析第 37 题)(分数:2.00)_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50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31,分数:56.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 小题,满分。_解析:2.单项选择题第 1-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_解析:3.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15、解释中规定,抢劫正在使用中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运钞车的,视为“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该规定使用的解释方法是( )(2018年基础课非法学单选第 11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 题)(分数:2.00)A.扩大解释 B.类推解释C.限制解释D.文理解释解析:解析:扩大解释是指当刑法的条文中所使用的文字、词语的含义过于狭窄,不足以涵盖立法者所欲调整的范围时,为符合立法本意,对文义进行扩张,将排除在适用范围之外的案件纳入调整范围的解释方法。本题中,最高人民法院将运钞车解释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中,扩大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范围,是扩大解释,A 项正确。本题在 2011 年法学的
16、真题中以多选题的形式出现过,2018 年又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说明熟练掌握真题非常重要。4.我国 1997 年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 12 条对刑法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对于现行刑法生效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适用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但是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不认为犯罪或处罚较轻的,适用现行有效的法律。D 项正确,ABC 项错误。5.下列犯罪属于纯正不作为犯的是( )(2012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4 题)(分数:2.00
17、)A.重婚罪B.遗弃罪 C.绑架罪D.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解析:解析:纯正不作为犯(或称真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行为构成了法定的犯罪行为本身就是不作为的犯罪,如遗弃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等。其“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与法定的犯罪行为形式是一致的,即都是不作为。不纯正不作为犯(或称不真正不作为犯),指行为人因不作为而构成了法定犯罪行为本身应是作为的犯罪,例如因不作为而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其“不纯正性”在于:人的行为形式(不作为)与法定的犯罪行为形式(作为)不一致。本题中只有遗弃罪是只能由不作为行为完成的犯罪行为,而其他都不是,故答案为 B。6.关于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
18、是( )(2011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7 题)(分数:2.00)A.对未成年人罪犯不得判处罚金B.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适用无期徒刑 C.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罪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对罪行极其严重的未成年人罪犯,可以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解析:解析: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应当依法判处相应的财产刑;对未成年罪犯实施刑法规定的“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或者罚金的犯罪,一般不判处财产刑。A 项错误。刑法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 项错误。刑法规定犯罪时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死缓只是死刑的一
19、种执行方式,对于不能适用死刑的人,包含了不能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D 项错误。对于未成年人,刑法规定了未成年人犯罪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可以适用无期徒刑,B 项正确。7.下列关于单位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2018 年非法学基础课单选第 12 题,2018 年法学基础课单选第2 题)(分数:2.00)A.没有可执行财产的单位分支机构不会构成单位犯罪B.我国刑法中有关单位犯罪的规定不适用于外国公司、企业C.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的可不区分主犯、从犯D.对单位犯罪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不区分主犯、从犯 解析:解析:司法解释规定,以单位的分支机构或
20、者内设机构、部门的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亦归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所有的,应认定为单位犯罪。不能因为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就不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A 项错误。司法解释规定,符合我国法人资格条件的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我国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我国刑法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B 项错误。两个以上单位以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应根据各单位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大小,确定犯罪单位的主、从犯。C 项错误。有的案件,主管人员与直接责任人员在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从关系不明显的,可以不分主犯、从犯,D 项正确。8.甲与乙共
21、谋后,分别从前、后门进入李家追杀李某,李某被甲追至后门处被乙一刀捅死。甲、乙的共同犯罪形式是( )(2008 年基础课单选第 11 题)(分数:2.00)A.必要共同犯罪B.简单共同犯罪 C.复杂共同犯罪D.特殊共同犯罪解析:解析:根据共同犯罪是否能够以任意形成为标准,可以将共同犯罪分为“必要共同犯罪”和“任意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规定其犯罪主体是二人以上、必须采取共同犯罪形式的犯罪,包括对象犯(如贿赂犯罪、重婚罪等)和众多犯(如集团性犯罪和聚众性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没有限制主体数量的犯罪。本题中甲与乙共同实行杀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该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历年 汇编 5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