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4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 4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7,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分数:2.00)_2.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3.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共同犯罪?( )(分数:2.00)A.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B.同时犯C.间接正犯D.实行过限4.下列情形中,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有( )。(分数:2.00)A.个体医生甲将医用限制性用
2、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冒充“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销售,销售金额达 20万元,同时造成数人死亡B.王某以残次、废旧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准备销售,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 50万元C.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 3名消费者触电死亡 5人受重伤D.某企业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用,但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 15万元,但经鉴定,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B.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一定是犯罪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
3、为属于犯罪行为,但不予以刑罚处罚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不应受刑罚处罚6.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种类包括( )。(分数:2.00)A.强奸罪B.遗弃罪C.重大盗窃罪D.抢劫罪7.下列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B.以出卖为目的捡拾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C.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构成以拐卖儿童罪D.以抚养为目的偷盗婴幼儿,之后予以出卖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某甲系艾滋病人,其用针筒抽取自己的血液后到公共场所扎过往行人张某,某
4、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某乙打电话给航空公司谎称正在飞行的某航班上有爆炸物,造成飞机迫降,某乙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C.某丙在互联网上编造并传播帖子称收到内幕消息股市将暴跌,导致股票市场混乱,某丙构成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D.某丁参加了恐怖组织后,因为被他人欺骗买了假的炸药,某丁背着假的炸药到火车站,点燃炸药包并高呼口号,导致车站秩序严重混乱,对丁要按照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数罪并罚9.下列关于贷款诈骗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的目的B.单位可以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C.犯罪对象包括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D.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
5、价值重复担保是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之一10.对于假释的犯罪分子,可以撤销假释的条件有( )。(分数:2.00)A.犯严重的故意犯罪B.发现其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C.过失犯罪D.违反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但没有构成犯罪11.下列关于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甲故意杀人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杀人行为,但是隐瞒了其因 10年前因犯盗窃罪被判刑的事实,构成自首B.乙伤害被害人肖某后,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并如实供认犯罪事实,构成自首C.丙自动投案时虽然没有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但在司法机关掌握其主要犯罪事实之前主动交代的,
6、构成自首D.丁抢劫四次,自动投案后供述了三次抢劫共计抢劫 5000元的事实,但是隐瞒了另外一起抢劫致人死亡的犯罪事实,不构成自首12.赌博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 )。(分数:2.00)A.赌注数额巨大B.聚众赌博C.开设赌场D.以赌博为业13.禁止令的适用对象是( )。(分数:2.00)A.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B.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14.下列犯罪中,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分数:2.00)A.虐待罪B.内幕交易罪C.刑讯逼供罪D.泄露国家秘密罪1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分数:2.00)A.外国人甲在中国境外
7、打猎,因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致其重伤B.外国人乙乘坐外国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C.中国人丙乘坐中国民用航空器,当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D.中国人丁在中国境内打猎,因过失击中中国境外的外国公民,致其重伤16.关于不作为犯,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不作为犯罪中,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拟制的B.在不作为犯罪中,可以是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也可以是间接故意的不作为犯罪C.遗弃罪是一种不履行扶养义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犯罪D.刑法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构成犯罪。该罪以拒不
8、退还为成立条件,属于不作为犯罪17.下列行为中即使没有达到数额较大,也构成盗窃罪的有( )。(分数:2.00)A.多次盗窃的B.入户盗窃的C.携带凶器盗窃的D.扒窃的18.关于诈骗罪,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冒充干洗店的老板,骗取被害人的保姆说是被害人的衣服要干洗,将一件名贵西服拿走。甲构成诈骗罪B.乙冒充交通警察对开车违章的司机罚款 3000元,乙构成诈骗罪C.丙受托为江某的藏品进行鉴定,丙明知该藏品价值 100万元,但故意贬其价值后以 1万元收买。丙的行为构成诈骗罪D.丁冒充保洁人员,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将笔记本电脑拿走,丁构成诈骗罪19.下列关于坦白的说法正确的有(
9、 )。(分数:2.00)A.坦白是法定从宽处罚情节B.坦白是酌定从宽处罚情节C.坦白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坦白,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D.坦白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坦白,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免除处罚20.武某基于杀害潘某的意思将潘某勒昏,误以为其已死亡,为毁尸灭迹而将潘某扔进大海里。事后查明,潘某不是被勒死而是被淹死的。关于本案,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 。(分数:2.00)A.武某在本案中存在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B.武某在本案中存在对象认识错误C.武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罪D.武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不满 14
10、周岁的人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一律不追究刑事责任B.因不满 16周岁不处罚的,都由政府收容教养C.聋人、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不正常的时候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等其精神恢复正常时再追究刑事责任22.下列关于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与滥用职权罪是法条竞合关系B.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的客观行为方式表现为不作为C.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他人制售伪劣商品提供帮助的,应当按照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从重处罚2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罪,具
11、有( )情节的,从重处罚。(分数:2.00)A.利用职权犯非法拘禁罪的B.犯诬告陷害罪的C.犯刑讯逼供罪的D.犯贪污罪的24.对犯罪分子适用的酌定减轻处罚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分数:2.00)A.犯罪分子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B.案件具有特殊情况C.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D.犯罪分子无悔罪表现25.下列关于传播性病罪的说法错误的有( )。(分数:2.00)A.某甲明知自己患有梅毒而多次卖淫的,构成传播性病罪B.某乙明知自己患有淋病而强奸他人的,构成传播性病罪C.某丙为了报复将与自己分手的情人张某,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而与张某发生性关系的,并导致张某被感染艾滋病,构成传播性病罪D.某丁明知自己患有
12、严重性病而多次容留他人卖淫的,构成传播性病罪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过失犯罪原则上以造成后果为前提,否则不构成犯罪B.医生让不知情的护士为病人注射毒药,对医生来说,是一种不作为犯罪C.甲骂乙,致乙因气愤而心脏病发作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因甲不知道乙有心脏病D.发表言论绝对不可能构成犯罪27.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是( )。(分数:2.00)A.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B.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C.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D.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代表国
13、家机关行使职权的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多选题)-试卷 4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刑法学(总题数:27,分数:54.00)1.刑法学本部分共 30小题,满分。(分数:2.00)_解析:2.多项选择题第 21-25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分数:2.00)_解析:3.下列哪些情况不属于共同犯罪?( )(分数:2.00)A.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一个危害结果的 B.同时犯 C.间接正犯 D.实行过限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
14、成立共同犯罪,首先要求存在共同的犯罪故意,而过失是不可能构成共同的犯罪故意的。对于同时犯而言,虽然犯罪的故意相同,但是行为人之间没有进行联络,不可能形成共同的犯罪故意。对于实行过限而言,由于行为人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所以也不可能形成共同的犯罪故意。对于间接正犯而言,由于一方是另一方的犯罪工具,其行为本身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实质上是一个人的犯罪,所以也不可能构成共同犯罪。故备选项应当全选。4.下列情形中,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有( )。(分数:2.00)A.个体医生甲将医用限制性用药“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冒充“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销售,销售金额达 20万元,同时造成数人死亡B.王某以残次、废旧
15、汽车零部件非法拼装汽车,冒充正品,准备销售,即被查获,货值总额达 50万元C.某企业生产的电热毯,质量不符合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先后造成 3名消费者触电死亡 5人受重伤D.某企业生产的药品销路不好,因长期积压导致药品变质不能用,但仍将其销售,销售额达 15万元,但经鉴定,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解析:解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和该节的其他犯罪是一般法和特殊法的关系,原则上适用特别法,但是还受到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的制约。A 项中,甲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且该罪重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故排除 A项。C 项中,某企业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但是由于没有提及销售金额,
16、所以应当认定其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故排除 C项。D 项中,由于变质药品尚不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可能构成生产、销售劣药罪,但是其销售金额达到 15万元,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构成要件。故选 D项。B 项中,王某的行为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没有争议的。故选 B项。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B.犯罪行为都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不一定是犯罪 C.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但不予以刑罚处罚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属于犯罪行为,不应受刑罚处罚 解析:解析:犯罪的本
17、质特征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即任何犯罪都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因为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即使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果没有被法律规定为犯罪,就不是犯罪。故应当选择 B项而排除 A项。根据我国刑法第 13条但书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不认为是犯罪”是指不是犯罪,因而不应当受到刑罚处罚。故选 D项,排除 C项。6.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种类包括( )。(分数:2.00)A.强奸罪 B.遗弃罪C.重大盗窃罪D.抢劫罪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 20条第 3款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
18、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重大盗窃和遗弃不属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所以,无过当防卫权针对的犯罪种类不包括盗窃罪和遗弃罪。故选 A、D 项。7.下列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以出卖为目的绑架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 B.以出卖为目的捡拾儿童后予以出卖,构成拐卖儿童罪 C.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出卖亲生子女的,构成以拐卖儿童罪 D.以抚养为目的偷盗婴幼儿,之后予以出卖的,以拐卖儿童罪论处 解析:解析:拐卖妇女、儿童罪是目的犯,要求行为人的犯罪故意必须是以出卖为目的,但是对于行为人采取何种手段控
19、制被害人则没有要求,无论是绑架、捡拾、盗窃、欺骗、威逼等,对于犯罪的成立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应当首先选择 A、B 项。通常情况下,对于父母迫于生活困难,或者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私自将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送给他人抚养,即使收取少量“营养费”、“感谢费”,也属于民间送养行为,从刑法谦抑性考虑,不按照犯罪处理。但是如果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将生育作为非法获利手段,生育后即出卖子女的,则明显为社会伦理所不容,则必须按照拐卖妇女、儿童罪处罚。所以,应选择 C项。至于 D项,行为人虽然一开始没有以出卖为目的,但是后来出现了犯意转化,产生了出卖目的,又将被害人卖出,符合拐卖妇女、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所以应当选择
20、 D项。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分数:2.00)A.某甲系艾滋病人,其用针筒抽取自己的血液后到公共场所扎过往行人张某,某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B.某乙打电话给航空公司谎称正在飞行的某航班上有爆炸物,造成飞机迫降,某乙构成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C.某丙在互联网上编造并传播帖子称收到内幕消息股市将暴跌,导致股票市场混乱,某丙构成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D.某丁参加了恐怖组织后,因为被他人欺骗买了假的炸药,某丁背着假的炸药到火车站,点燃炸药包并高呼口号,导致车站秩序严重混乱,对丁要按照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数罪并罚 解析:解析:A 项中某甲的行为只是侵犯了特定的被害人张某的人身权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专业 基础课 刑法学 选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