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法律硕士(综合)9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法律硕士(综合)9 及答案解析(总分:26.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按照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体制,负责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构是(分数:1.00)A.立法院B.行政院C.最高法院D.司法院大法官会议3.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的含义是( )(分数:1.00)A.该法律全部无效B.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条款所在的章无效C.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节无效D.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
2、无效4.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源自( )(分数:1.00)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5.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1.00)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政治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6.抗日战争初期,各根据地诉讼案件的第三审级形式上是(分数:1.00)A.边区各专员公署B.边区高
3、等法院C.边区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分数:1.00)A.民族自治B.自治权C.区域自治D.自治机关8.春秋时期“竹刑”的制作者是(分数:1.00)A.子产B.邓析C.李悝D.商鞅9.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分数:1.00)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10.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最高指导机关是(分数:1.00)A.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B.国民大会C.中央政治会议D.立法院11.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l0 万元以上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
4、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 15 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 11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分数:1.00)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实质推理D.辩证推理1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下列没有体现这一点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规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B.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为立法指明方向C.加强法律调整有助于弥补道德调整的不足D.道德对法律实施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13.下列选项中不是法经中“六禁”内容的是( )(分数:1.00)A.城禁B.嬉禁C.徒禁D.徙禁14.下列关于英国宪法构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5、(分数:1.00)A.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B.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等构成C.由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判例等构成D.由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1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的职务有(分数:1.00)A.自治区主席B.自治州州长C.自治县县长D.民族乡乡长16.秦刑罚中的“具五刑”是指( )(分数:1.00)A.一种死刑B.一种耻辱刑C.一种赀刑D.一种自由刑17.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分数:1.00)A.引导、监督和管 NB.引导、监督和帮助C.鼓励、支持和引导D.鼓励、支持和监督18.一个国家全部法律
6、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分数:1.00)A.立法体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系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8.00)19.有权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其职权范围内议案的主体有( )(分数:1.00)A.委员长会议B.国务院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 人以上联名20.按照解释尺度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分数:1.00)A.字面解释B.语法解释C.扩充解释D.限制解释21.为维护旗人特权,清代时期审理一般旗人案件的是( )(分数:1.00)A.内务府慎刑司B.宗人府C.步军统领衙门D.地方巡抚22.按照广义的理解,我国享有制定、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及其他
7、规范性法律文件权力的国家机关包括( )(分数:1.00)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23.按照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会议的组成人员有 -|_|-(分数:1.00)A.委员长B.副委员长C.秘书长D.各专门委员会主任24.关于开皇律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1.00)A.开皇律总结以往立法成果,调整篇目内容,首次确立 12 篇立法体例B.开皇律中传统封建五刑制度首次得以正式确立C.开皇律在北齐的基础上正式形成了“重罪十条”的制度D.开皇律中对公罪和私罪进行了区分2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分
8、数:1.00)A.国家的利益B.集体的利益C.社会的利益D.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6.关于法律推理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1.00)A.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其目的是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B.英美法中系中判例法的方法是对实质推理方法的运用C.我国司法实践中运用的法律推理通常是演绎推理D.辩证推理的主要作用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三、简析题(总题数:2,分数:1.00)27.简述 2004 年宪法修正案关于经济制度修改的内容。(分数:0.50)_28.简述法的社会作用与规范作用之间的区别。(分数:0.50)_四、分析题(总题数:3,分数:3.00)29.结
9、合给定的材料,分析法律的分类以及不同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一: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力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材料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私有制社会中政府的职能时皆指出:“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个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 职能。” 材料三: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维持下去。” (分数:1.00)_30.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
10、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请以这一规定来分析宪法规范所具有的最主要的特点。(分数:1.00)_31.有学者认为,人权是宪法的出发点和归宿,宪法说到底是人权的保障法。试从宪法的特征和价值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分数:1.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32.试从法的形式特征论述法的主要特点。(分数:1.00)_33.西周的“傅”即债券,债权人执右券。(分数:-1.00)A.正确B.错误34.成文宪法是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是资产阶级为了保障人权、确立新的自由主义政权体制而制定出来的。(分数:-1.
11、00)A.正确B.错误35.清代的秋审主要是对刑部判决的重案以及京师附近的绞、斩监候案件进行的复审。(分数:-1.00)A.正确B.错误36.明朝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分数:-1.00)A.正确B.错误37.宪法是宪政的前提,但有宪法却不一定有宪政。(分数:-1.00)A.正确B.错误法律硕士(综合)9 答案解析(总分:26.00,做题时间:12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18.00)1.新民主主义政权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分数:1.00)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2、共同纲领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宪政。自 1928 年井冈山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建立后,全国各地的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革命形势的发展使制定一个新民主主义的政纲成为迫切需要。1931 年 11 月 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成为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新民主主义政权所制定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确立苏维埃政权的性质为工农民主专政,组织形式为工农兵代表大会,确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基本任务是“保证苏维埃区域工农兵专政的政权和达到它在全国的胜利”,并规定了工农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第二
13、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本大法,具有根本法与革命纲领的双重性质。2.按照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政体制,负责解释宪法和法律的机构是(分数:1.00)A.立法院B.行政院C.最高法院D.司法院大法官会议 解析: 南京国民政府 1947 年宪法规定,司法院大法官会议享有释宪权和法律解释权。根据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南京国民政府之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行政院作为最高行政机关。依据1932 年实施的法院组织法正式确立三级三审制。普通法院分为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和最高法院三级。首都设最高法院,名为第三审实为法律审,其管辖范围:不服高等法院第一审判决,上诉的刑事案件,不服高等法院第二审判决民刑事案件,不服高
14、等法院裁定而抗告的案件、非常上诉案件。3.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的含义是( )(分数:1.00)A.该法律全部无效B.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条款所在的章无效C.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所在的节无效D.该法律中与宪法相抵触的条款无效 解析:4.由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源自( )(分数:1.00)A.英国 B.法国C.美国D.德国解析:5.关于法律的起源与演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分数:1.00)A.古希腊斯多葛学派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B.法律的形成过程是法律日益脱离宗教、道德规范而成为独立的、专门的社会规范的过程 C.社会公共事务的简化和人的独立意识的成长,也是促进法律的
15、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D.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但这些因素又是在政治因素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条件下相互作用的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起源的一般规律。尽管世界各国的历史条件不同,但是法的产生都有一般规律可循。概括而言,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如下几个方面:法的产生是社会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长期渐进的发展过程;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成文法的长期发展过程;法的产生经历了与道德、宗教等社会规范从融合到分离的过程。6.抗日战争初期,各根据地诉讼案件的第三审级形式上是(分数:1.00)A.边区各专员公署B.边区高等法院C.边区政府D.
16、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 解析: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边区政府作为中华民国的特区政府,设立相应的司法机构,并以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法院作为最高审级。边区设立高等法院,在体制上南京国民政府最高法院作为边区高等法院的上一审级,即第三审级。但实际上从不和国民政府的最高法院及其分院发生关系。据此,选项 D 应选。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是(分数:1.00)A.民族自治B.自治权 C.区域自治D.自治机关解析: 我国民族自治的目的是为了让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给予他们自治权。所以,自治权是自治制度的核心。8.春秋时期“竹刑”的制作者是(分数:1.00)A.子产
17、B.邓析 C.李悝D.商鞅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历史上成文法的制定情况。夏商西周三代时期,中国的法律处于习惯法时期,而且,奉行“刑不可知,威不可测”的信条,法律由奴隶主贵族垄断,并不公之于世。因此,“临事制刑,不预设法”是中国奴隶社会常见的现象,奴隶主贵族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奴隶甚至平民进行法律迫害。但到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不断壮大,他们强烈要求将法律公布,以保障他们的经济、政治权利。因此,到春秋中期以后,打破旧的法律传统、公布成文法的活动便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竹刑就是春秋末期由郑国大夫邓析编纂的。在子产公布成文法三十多年后,邓析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自行修订郑国所制的旧法,另编刑书
18、,因写在竹简上,故名。邓析后因卷入政治斗争漩涡被处死,但公布成文法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所以郑国“杀邓析而用其竹刑”。子产是春秋后期郑国的执政,于公元前 536 年铸刑书,公布最早的成文法,遭到了当时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李悝制定的成文法是法经,奠定了中国成文法的基础,对中国法律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而商鞅相秦时,“改法为律”,开中国称法为律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国古代法典一直以律为名。9.根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在爱国统一战线中新增加的社会阶层是(分数:1.00)A.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解析: 2004 年的宪法修正案中,在爱国统一
19、战线中新增加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其他三项均是以前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社会阶层。10.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立法最高指导机关是(分数:1.00)A.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B.国民大会C.中央政治会议D.立法院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南京国民政府训政时期的国家机构设置。1928 年 10 月,国民党中央 常务委员会颁布训政纲领,作为国民党政权进入训政时期的纲领性文件。训政纲领确立了“一党治国,以党训政”的施政方针,规定:在训政期间,由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为最高的立法指导机关;在其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行使政权。国民政府从属于国民党中央机关。训政纲领确认国民
20、党为最高训政者,把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及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规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把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变为政府直接领导机关,从而建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质为蒋介石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11.依照刑法规定,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 l0 万元以上的,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甲贪污公款 15 万元,法院依法认定甲构成贪污罪,判处甲有期徒刑 11 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法院运用的推理方式属于(分数:1.00)A.演绎推理 B.归纳推理C.实质推理D.辩证推理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法律推理的各种类别和内涵。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条件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
21、和规则,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包括形式法律推理和实质法律推理两个类别。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就是运用形式逻辑进行推理,主要包括包括演绎、归纳,形式推理的应用前提是经过调查存在某种事实和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则和原则。(1)演绎推理就是著名的三段论推理。大前提是: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小前提是经过认定的案件事实;结论即判决或裁定(具有法律效力的针对个别行为的非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律规则和原则是围绕法律概念展开的;案件事实是经过调查,符合概念的行为或事件;结论是法官将两者结合作出的判断。(2)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当法官处理案件时,手边没有合适的法律规则和法律
22、原则供适用,但是从一系列早期的判例中可以总结出可适用的规则和原则,法官就按照先例的规则处理了此案。这是判例法国家最常用的法律推理方法,其优点在于体现了“同事同处”的司法公正原则。实质法律推理又称辩证推理,是指在两个互相矛盾的,都有一定道理的陈述中进行选择取其一的推理。它是在缺乏使结论得以产生的确定无疑的法律和事实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在法律和事实前提确定的情况下,一般不适用实质推理。12.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下列没有体现这一点的是( )(分数:1.00)A.法律规范必须要有道德作为价值基础B.道德的状况制约着立法的发展,道德为立法指明方向C.加强法律调整有助于弥补道德调整的不足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法律硕士 综合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