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德育(一)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德育(一)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德育(一)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德育(一)及答案解析(总分:27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一般说来,( )即狭义的德育(分数:2.00)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分数:2.00)A.社会化活动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3.李由于被同学揭发私拿了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如试图对李进行教育,教师应从哪方面入手?(
2、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4.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分数:2.00)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分数:2.00)A.实际锻炼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6.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六艺”教育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分数:2.00)A.礼B.射C.御D.书7.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德育起( )(分数:2.00)A.决定作用B.条件作用C.主导作用D.保证作用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3、(分数:2.00)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的原则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2.00)A.教学B.劳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10.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分数:2.00)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11.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自方式是( )(分数:2.00)A.谈话B.讲解和报告C.阅读D.讨论12.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表明德育应该具有( )(分数:2.00)A.个体性功能B.教育性功
4、能C.文化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3.德育任务不包括( )(分数:2.00)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14.法制教育按照教育内容的分类,属于( )(分数:2.00)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15.采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分数:2.00)A.科尔伯格B.艾里克森C.皮亚杰D.罗杰斯16.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的顺序是( )(分数:2.00)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
5、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17.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 )(分数:2.00)A.操行评定B.训练法C.参观D.品德评价18.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分数:2.00)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19.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德育的( )(分数:2.00)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2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分数:2.00)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
6、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1.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中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中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中22.( )德育方法是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分数:2.00)A.语言说理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23.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B.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D.思想教育、政
7、治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2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知与不知的矛盾25.德育能够“齐风俗,一民心”,是因为具有( )(分数:2.00)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2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 )(分数:2.00)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27.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分数:2.00)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28.由于德育具
8、有( )的特点,才使得有些人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奉献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牺牲”(分数:2.00)A.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29.由于 58 岁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所以此时儿童的道德属于( )(分数:2.00)A.他律道德阶段B.自律道德阶段C.权威道德阶段D.公众道德阶段30.“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体现出人具有的(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1.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分数:2.00)A.各科教学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班主任工作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
9、学习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32.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分数:10.00)_33.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分数:10.00)_三、简答题(总题数:7,分数:105.00)34.简述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数:15.00)_35.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分数:15.00)_36.简述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自我修养。(分数:15.00)_37.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分数:15.00)_38.简要分析德育过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差别。(分数:15.00)_39.简要分析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方法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分数:15.00)_40.简
10、述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水平六阶段”说。(分数:15.00)_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90.00)41.论述德育过程中包含的规律,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分数:30.00)_42.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并逐步提高的过程?(分数:30.00)_43.说明道德教育几种模式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分数:30.00)_德育(一)答案解析(总分:27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1.一般说来,( )即狭义的德育(分数:2.00)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 解析: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
11、( )(分数:2.00)A.社会化活动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 C.自然后果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解析:3.李由于被同学揭发私拿了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如试图对李进行教育,教师应从哪方面入手?(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解析:4.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 )(分数:2.00)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 D.自我教育法解析: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
12、种德育方法?( )(分数:2.00)A.实际锻炼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 D.品德评价解析:6.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六艺”教育中的( )主要是德育内容(分数:2.00)A.礼 B.射C.御D.书解析:7.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德育起( )(分数:2.00)A.决定作用B.条件作用C.主导作用 D.保证作用解析: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分数:2.00)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的原则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解析 这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原话,是德育模式中的集体教育模
13、式。教育的前提是尊重与信任,在他看来,只有从尊重人、信任人出发,才能产生合理的教育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9.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分数:2.00)A.教学 B.劳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解析:10.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 )(分数:2.00)A.延展B.必要补充 C.深化D.变革解析:11.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自方式是( )(分数:2.00)A.谈话B.讲解和报告 C.阅读D.讨论解析:12.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表明德育应该具有( )(分数:2.00)A.个体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
14、 C.文化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解析:13.德育任务不包括( )(分数:2.00)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 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解析:14.法制教育按照教育内容的分类,属于( )(分数:2.00)A.德育 B.智育C.体育D.美育解析:15.采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分数:2.00)A.科尔伯格 B.艾里克森C.皮亚杰D.罗杰斯解析:解析 科尔伯格利用两难情境选择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曾是美国上世纪道德教育的领军人物。16.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
15、程的顺序是( )(分数:2.00)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解析:解析 德育活动的过程虽然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但是针对具体的教育活动来说是不应该局限于单一的实施顺序的,不然就会变得僵化和教条,使得德育活动缺失了灵活性和创造性。17.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 )(分数:2.00)A.操行评定B.训练法C.参观D.品德评价 解析:18.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 )(分数:2.00)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
16、活动D.班主任工作 解析:19.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德育的( )(分数:2.00)A.引导法B.榜样法 C.谈话法D.讨论法解析:20.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分数:2.00)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解析:21.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 )(分数:2.00)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中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中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 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中解析:22.(
17、)德育方法是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分数:2.00)A.语言说理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解析:23.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B.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 C.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D.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解析:24.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分数:2.00)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 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知与不知的矛盾解析:25.德育能够“齐风俗,一民心”,是
18、因为具有( )(分数:2.00)A.社会性功能 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解析:26.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 )(分数:2.00)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解析:27.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 )(分数:2.00)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 D.发展功能解析:解析 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包括德育的存在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其中享用功能是其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28.由于德育具有( )的特点,才使得有些人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奉献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牺牲”(分数:2.00)A.政治性B.享用性 C.发
19、展性D.社会性解析:29.由于 58 岁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所以此时儿童的道德属于( )(分数:2.00)A.他律道德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C.权威道德阶段D.公众道德阶段解析:30.“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体现出人具有的( )(分数:2.00)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解析:31.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 )(分数:2.00)A.各科教学活动 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班主任工作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解析:解析 各学科日常的教学活动相对于专门的德育活动来说,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不容
20、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厌恶,也能保证长效和广泛性。二、辨析题(总题数:2,分数:20.00)32.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分数:10.00)_正确答案:(1)德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2)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等,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
21、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知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3)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信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等相对而言的。(4)综上所述,就广义的德育而言,道德教育仅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非德育的全部,所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德育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