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散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散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散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散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阅读理解题(总题数:6,分数:60.00)1.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10.00)_(2008 年第 1 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有位意大利的朋友告诉我说,除了脏一点、乱一点,北京城很像一座美国的城市。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是实情北京城里到处是现代建筑,缺少历史感。在我小时候就不是这样的,那时的北京的确有点与众不同的风格。举个例子来说,我小时候住在北京的郑王府里,那是一座优美的古典庭院,眼看着它变得面目全非,塞满了四四方方的楼房
2、,丑得要死。郑王府的遭遇就是整个北京城的_。顺便说一句,英国的牛津城里,所有的旧房子,屋主有翻修内部之权,但外观一毫不准动,所以那座城市保持着优美的旧貌。所有的人文景观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假如你把它扒掉了,再重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位意大利朋友还告诉我说,他去过山海关的老龙头,看到那些新建的灰砖城楼,觉得很难看。我小时候见过北京城的城楼,还在城楼边玩耍过,所以我不得不同意他的意见。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 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_可以随意翻盖,_会把历史当作可以随意捏造的东西,一个人尽可夫的娼妇;这两种感觉真是大不相同。这位意大利朋友还说,意大利的古迹可以
3、使他感到自己不是属于一代人,而是属于一族人,从亘古到如今。他觉得这样活着比较好。他的这些想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现在我们谈这些已经有些晚了。谈过了城市和人文景观,也该谈谈乡村和自然景观谈这些还不算晚。房龙曾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乡村就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附近。那地方我也去过,满山枞木林,农舍就在林中,铺了碎石的小径一尘不染还有荷兰的牧场,弥漫着精心修整人工美。牧场中央有放干草的小亭子,油漆的整整齐齐,像是园林工人干的活;因为要把亭子造成那个样子,不但要手艺巧,还要懂得什么是好看。让别人看到自己住的地方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我前半辈子走南闯北,去过国内不少地方,就我所见,贫困的
4、小山村,只要不是穷到过不下去了,多少还有点样。到了靠近城市的地方,人也算有了点钱才开始难看。家家户户房子宽敞了,院墙也高了,但是样子恶俗,而且门前渐渐和猪圈狗窝相类似。到了城市的近郊,到处是乱倒的垃圾。进了城里以后,街上是干净了,那是因为有清洁工在扫。只要你往楼道里看一看,阳台上看一看,就会发现,这里住的人比近郊区的人还要邋遢的多。总的来说,我以为现在到处是既不珍惜人文景观,也不保护自然景观的邋遢娘们邋遢汉。这种人要吃,要喝,要自己住的舒服,别的一概不管。我的这位意大利朋友是个汉学家。他说,中国人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在环境中的历史。这话从一个意大利人嘴里说出来,叫人无法辩驳。人家对待环
5、境的态度比我们强的多。我以为,每个人都有一部分活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这一部分是不会死的,它会保存在那里,让后世的人看到。在海德堡,在剑桥,在萨尔兹堡,你看到的不仅是现世的人,还有他们的先人,因为世世代代的维护,那地方才会像现在这样漂亮。(节选自王小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载沉默的大多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分数:10.00)(1).根据上下文,在第一自然段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分数:2.00)A.代表B.缩影C.写照D.遭遇(2).根据上下文,在第二自然段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分数:2.00)A.才 要是 那就B.才 即使 也C.就 要是 那就D.就 即使 也(3).根据
6、文中内容,人文景观的宝贵之处首先在于:(分数:2.00)A.古迹的优美和典雅B.古迹的不可再生性C.与现代的明显不同D.本身是活着的历史(4).根据文中内容,重建的古迹让人感到难看是因为:(分数:2.00)A.不如真正的古迹建造精美B.无法完全再现原有建筑风格C.与现代化的城市环境不和谐D.缺乏历经沧桑的历史真实感(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北京城原有历史面貌的破坏令人惋惜B.生活的富裕并不意味着文明程度的提高C.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才值得珍惜D.对自然美的营造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态度(2008 年第 2 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落叶 人说自己的作品是结成的果
7、实,我却觉得,我的作品像一片落叶。一年年落叶。一阵阵落叶。春天,叶芽萌发,渴望生长,汲取养分,迎接阳光。夏天,日趋丰满,摇曳自语,纷披叠翠,自在茁壮。而小树成为大树,老树就靠了这些树叶而呼吸,而做梦,而伸展自己的向往。等到秋天,一片树叶又一片树叶犹豫不决地与树干商量:我完成了么?我可以走了吗?我渴望乘风飞去,海阔天空,被心爱的知音拿去珍藏。我又怕我们去了,使母亲树干凄凉。树干说:去吧,去吧。我已经尽到了。我的力量。你们是无法挽留的啊,纵然与你们告别使我神伤。你们应该去接受命运的试量。一片又一片的落叶落下了,它们曾经是树的。现在也还是树的,却又不是树的了。它们是它们自己。是树的过往的季节,过往的
8、尝试,过往的儿女。又是大地的新客人,新的星外来客,新的友人。它们也许因陌生而受疑惑的冷眼。它们也许因平凡而受不经意的遗忘。它们也许被认为枯干而被一根火柴点燃,点燃中发出短暂的烟和光。它们也许被认为美丽而藏在情人的心上。它们也许跌人烂泥而遭受践踏,终于肥了土地。它们也许被一阵大风吹人异乡。它们也许进了科学家的实验室,做成切片,浸入药液,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分析。而过多的树叶也许会引起清洁工的烦腻,用一柄大扫帚通通地把它们扫到大道旁。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干弯腰低头,不好意思,黯然神伤?太多的树叶会不会使树大发奇想:我为什么要长这么多的树叶呢?它们过分地消耗了我的精力
9、和思想。如果在我这棵树上长出的不是平凡的树叶而是匕首、外汇券、奶油或者甲鱼,是不是能够派更多的用场?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树不会愿意再看自己早年落下的树叶。树又不能忘怀她们,不能不怀着长出新的树叶的小小的愿望。1988 年秋 10 月在苏州,我问陆文夫兄:“当你看自已的旧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可像我一样惆怅?”他回答说:“我根本不敢看呦”落叶沙沙,撩人愁肠。(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王蒙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分数:10.00)(1).“落叶”一词,在文中比喻:(分数:2.00)A.已经完成的作品B.正在构思的作品C.作家的旧作D.一切劳动的成果(2).“它们是它们自己
10、”一句,在文中是指:(分数:2.00)A.作品一旦完成,就有了独立的生命B.读作品不必理会作者的情况C.树叶凋落,树已经无能为力D.作家是作家,作品是作品(3).根据上下文,“树不会愿意处在自己落下的树叶的包围之中”的原因是:(分数:2.00)A.作家创作信奉宁缺毋滥的原则B.作家创作必须追求新的突破C.作家悔其少作D.不愿为自己的崇拜者所包围(4).本文借树干和树叶的关系,形象地表达了:(分数:2.00)A.作者对自己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B.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惆怅之感C.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复杂的情感和态度D.作品虽属作者,却也自有独立的生命(5).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或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
11、:2.00)A.作家创作的孕育构思犹如春夏树叶的萌发、生长B.“太多的树叶会不会成为自己的负担呢”一句中,“自己”指树叶而非树干C.树上能长出“匕首、外汇券、奶油或甲鱼”,比喻文学创作可以有很多种收获D.全文以“落叶”作比,抒发作者对自己作品的复杂心情(2009 年第 1 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在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主题曲我和你,音调悠扬婉转,意韵绵长。这几天常常在大街小巷听到这首歌,渐渐也熟悉了这旋律。熟悉一首歌是重要的,越听越会觉得平和中自有真挚的感情流露。这首歌的歌词非常短,但其实词短情长,意义很深:“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
12、来吧!朋友,伸出你的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这里的“我”和“你”,其实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在这里,“你”和“我”之间已经有了一种比肩淡定的从容和平和,有了一种相互守望,共同创造世界未来的自信。我们“同住地球村”的意识,“永远是一家人”的愿望,都喻示着在这个 2008,在这次奥运会上,中国和世界之间新的关系。这里所显示的是一个民族的坦然和坦诚,也显示了中国已经融入了世界。这种融入当然不是取消“我”和“你”之间的差异,而是我们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中展现的新的理想和新的祈愿。中国此时已经能够平视世界,已经能够为世界贡献自己力量的同时,分享人类的共同理想和价值。反复听这首歌,我突然想到了
13、同样是刘欢演唱,同样是曾经唱遍了大街小巷的一首歌。那首歌同样表现的是“我”与“你”的关系,也同样意蕴深沉,但却和我和你的意思有相当的不同。这就是 1993 年的秋天播出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千万次的问。虽然那部电视剧仅仅是讲述一个北京人王启明在纽约的艰难奋斗史,但那首歌却超越了这部电视剧而且有着相当的意义。我还记得刘欢用激越的声音演唱千万次的问,曾经感动过许许多多的人。这首歌可以说也是在表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在这里,“我”还是在做出着坚韧的努力,试图融人世界,和“你”平等对话,但这一切却显得如此艰难和如此痛苦。中国还在艰苦地摸索着走向世界的道路,我们还充满着一种对于世界的焦虑。中国和世界
14、之间还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百年的富强之梦,其实就是试图让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融人世界。但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经验,让中国面对世界的时候,难免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两者都充满了焦虑。这种“落后”和“挨打”的关联正是中国“现代性”的最为深刻的痛苦:“落后”是历史造成的困境,“挨打”却是无辜者受到欺凌;“落后”所以要学习和赶超,“挨打”所以要反抗和奋起。反抗和奋起来自一种民族精神,而学习和赶超却是“具体”的文化选择。这就造成了千万次的问里面那种爱恨交加的复杂情感。“千万里”的追寻,而“你却并不在意”的感慨。“我已经不再是我”的必然,而“你却依然是你”的现实状况,让这首歌自有
15、自己的深沉内涵。二十世纪中国人的艰辛奋斗,其实正是为了争取一个和世界之间的新的关系。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梦想,和平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为人类贡献中国力量的愿望,正是我们在整个二十世纪不断努力追寻的目标。但今天,我看到的是在一个蓝色的星球之巅,刘欢和莎拉.布莱曼一起引吭高歌:“为梦想,千里行,相会在北京。”我们付出的一切获得了历史和世界的报偿,“我”和“你”终于有了这样一个“在一起”的美好时刻,我向你伸出的手也得到了你最好的回应;我和你短短的歌词其实道出了我们内心的感动和浪漫的情怀两首歌,十五年的距离,跨越了世纪,见证了一个国家和她的人民的成长。(张颐武两首歌见证中国的成长,北京青年报2008 年 8
16、 月 20日)(分数:10.00)(1).文章引述的“和而不同”这句话,出自_。(分数:2.00)A.论语B.孟子C.庄子D.老子(2).“和而不同”这句中的“和”和“同”的意思分别是:(分数:2.00)A.和谐相同B.和平统一C.和睦信任D.合作盲从(3).文章说两首歌都表现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指:(分数:2.00)A.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关系B.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C.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D.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4).文章说“从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落后就要挨打的痛苦经验,让中国面对世界的时候,难免于仰视和俯视的视角,两者都充满了焦虑。”其中对“仰视和俯视的视角”理解正确的一项
17、是:(分数:2.00)A.中国面对世界是仰视,世界面对中国是俯视B.仰视外国今天的发展,俯视外国过去的落后C.仰视中国古代的文明,俯视中国今天的地位D.仰视外国的强大发达,俯视本国的弱小落后(5).对本文所说“两首歌见证了中国的成长”,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中国已经显示出坦然和坦诚,也显示中国已经融入整个世界B.中国今天已经变得从容平和,可以分享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理想C.中国现在已经变得十分强大,与世界发达国家可以平起平坐D.中国此时已经能够平视世界,可以分享人类的共同价值和理想(2010 年第 2 题)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
18、。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
19、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
20、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
21、,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的实际效果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
22、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于是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不灵验,为人所讥。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微小,我的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23、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汪曾祺泰山很大,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汪曾祺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有删节)(分数:10.00)(1).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概括,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讨论写泰山的笔法及其优劣B.回顾古人对泰山的抒写C.借讨论泰山之不好写,强调泰山的大D.揭示文品如人品的道理(2).作者批评李白诗句是“洒狗血”。这里“洒狗血”的含义是:(分数:2.00)A.不顾情境需要卖弄才情或技巧B.一种可以让真相显现的巫术C.骂人很厉害,像把狗血洒在人头上D.对泰山的描写超出了实情(3).第三段中作者说“我是写不了泰山的”。下
24、面所列理由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不喜欢一切伟大的东西B.不认同泰山,不能和泰山物我合一C.喜欢小桥流水,喜欢平凡、亲切的景物D.不喜欢泰山封禅的历史(4).第四段从写泰山转向写秦皇汉武的封禅故事。下面不符合作者用意的一项是:(分数:2.00)A.针砭古今人物B.揭示强者的虚弱C.揭发其对泰山的利用D.揭示伟人的平凡(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写风景和个人气质有关,强者之山该用如椽巨笔来写B.泰山的出名,既因其伟大,也因其平凡C.尽管不喜欢伟大的事物,但又一次近距离接近泰山,作者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D.作者通过泰山认识到伟大与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散文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