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97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试卷 9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选择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2.下列加点字注意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瞥见(pi) 抨击(png) 百折不挠(ro)B.校勘(xio) 分泌(m) 大腹便便(bin)C.谛听(d) 反诘(ji) 毛骨悚然(sng)D.造诣(zh) 鞭笞(ch) 讳莫如深(hu)3.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分数:2.00)A.招是搬非 随机应变 祸不单行B.心旷神怡 大声疾呼 虚张声势C.敷衍塞责
2、知迷不悟 辨伪去妄D.错落有致 自出心裁 不屑置辩4.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一文不值(占有) 贪得无厌(厌烦) 奇货可居(囤积)B.文(掩饰)过饰非 一衣带(连带)水 通宵达旦(清晨)C.原形毕(最终)露 不速(邀请)之客 贪赃枉(歪曲)法D.令人发(头发)指 负(依仗)隅顽抗 怨天尤(归咎)人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在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式下,对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这些经验值得广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企业主要领导的重视。C.在客观事实面前,谁也无法否认他的确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工作。D.老王看到了领导的批示
3、,才使他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6.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分数:2.00)A.据外电报道,昨日新加坡一油轮起火爆炸。B.小李见老王把他的书撕了,便揪住老王让他赔。C.几个公司的领导对这个调整方案意见不一,争执不下。D.工作组来我县调查的前三天,整个县城就已沸沸扬扬。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分数:2.00)A.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B.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应该有理想。C.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D.用了比
4、喻、排比的修辞手法,赞美了理想的作用。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契诃夫、莫泊桑和欧.亨利的小说代表作分别为樱桃园、羊脂球、麦琪的礼物。B.徐志摩、艾青和舒婷的诗歌代表作分别为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致橡树。C.我国先秦两汉历史散文的主要体裁有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和记事本末体。D.唐代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和以王维、谢灵运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传统的文房四宝中久负盛名的是湖笔、徽墨、宣纸、端砚。B.元杂剧的行当包括生、旦、净、杂四种。C.我国古代把图书按照经、史、子、集划分为四大部类。D.指南针
5、、火药、算盘、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说法在教育学体现了人的发展的:(分数:2.00)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11.“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两句诗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盛世局面?(分数:2.00)A.唐朝B.东汉C.西汉D.元朝12.下列国家中,其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的是:(分数:2.00)A.加拿大B.印度C.法国D.澳大利亚13.下列各项不可以作商标使用的是;(分数:2.00)A.数字B.图形C.三维标志D.声音14.“合理使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法律允许他人自由地使用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不必征得著
6、作权人的同意,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下列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的是:(分数:2.00)A.报纸转载其他报刊上刊登的文章。B.甲为撰写博士论文,复印乙已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C.某辅导班因市场上没有某教材,为学生复印该教材 30 份。D.某人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他人著作中的内容,没有注明出处。15.大气平均臭氧含量大约是 0.3ppm,而平流层的臭氧含量接近 10pmm,大气层中 90%的臭氧集中在这里,所以又称臭氧层。平流层中臭氧的存在对于地球生命物质至关重要,因为它阻挡了高能量的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虽然这样,如果大气中平流层的臭氧被破坏,不会出现的结果是;(分数:2.00)A.造成地面光化
7、学反应加剧,使对流层臭氧浓度增高,光化学烟雾污染加重。B.太阳紫外线大量到达地表,伤害生物与人类。C.影响到大气层的温度和运动,也影响了全球的热平衡和全球的气候变化。D.地面失去保温层,全球气候趋向严寒。16.散光是一种常见的视力缺陷,发生散光后,光无法聚焦,其形成原因是:(分数:2.00)A.角膜或晶状体弯曲度不均匀B.眼球前后径过短C.角膜弯曲度变小D.视网膜与晶状体间的距离过长二、填空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7.填空题(15 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数:2.00)_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是“
8、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预算即使制定得再_,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_的假酒案。(分数:2.00)A.不止 正确 耸人听闻B.不只 正确 耸人听闻C.不只 准确 骇人听闻D.不止 准确 骇人听闻19.下列一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到了脑筋疲倦的时候,往往随意地将课本以外的书籍取来阅看,_这书籍就成了常和我们亲近的一种消遣品。_我们_以它当作消遣品,没有什么大关系,也就没有严格的选择。(分数:2.00)A.因此 因为 虽然B.但是 因而 既然C.但是 因而 虽然D.因此 因为 既然20.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连贯、
9、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分数:2.00)A.B.C.D.21.下面语句,后面紧接前句重复。这种修辞方式_。 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分数:2.00)A.排比B.对仗C.顶针D.夸张2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_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_它
10、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_促织,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_(分数:2.00)A.,。B.。;“”。C.,;?D.。,“”?23.“_”是陶渊明所作的诗句。(分数:2.00)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C.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D.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_。(分数:2.00)A.诗经B.道德经C.庄子D.论语25.天工开物的作者是_。(分数:2.00)A.李时珍B.徐光启C.宋应星D.王夫之26.“推敲”一词来源
11、于唐代诗人_的诗歌创作。(分数:2.00)A.贾岛B.李贺C.李白D.杜甫27.鸦片战争时期清朝在位的皇帝是_。(分数:2.00)A.乾隆帝B.嘉庆帝C.道光帝D.咸丰帝28._是国民党爱国将领中第一个率军奋起抗日的。(分数:2.00)A.马占山B.张自忠C.蔡廷锴D.冯玉祥29.在我国,特赦由_决定。(分数:2.00)A.国务院B.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大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30._是描述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反映贫富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分数:2.00)A.收入弹性系数B.恩格尔系数C.基尼系数D.消费价格指数31.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成
12、为_。(分数:2.00)A.会计成本B.社会成本C.隐含成本D.机会成本32.与土壤酶特性及微生物特性一样,土壤动物特性也是土壤生物学性质之一。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_,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同化各种游泳物质以建造其自身,另一方面又将其排泄产物归还到环境中不断改造环境。(分数:2.00)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捕食者三、阅读理解题(总题数:6,分数:40.00)33.阅读理解题(20 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_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江 楼 这是临流的小楼一角,立在浔阳江畔,白塔洋头。 江楼并排五间,我寄寓其中的一
13、室。面积不大,建筑朴素简陋。南面一排纸窗,窗棂上雕着拙朴的图案。窗外却是一幅曼妙无比的天然图画。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在前,青翠扑人。山下的小村襟山带水,零落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早晚升起缕缕炊烟,斜阳影里,织结遥远的梦境。村外田畴一片,碧波无垠。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过田野,蜿蜒地流向村口。村口一座石桥,两岸乌桕,把小河迎进村里。 窗下是镇闩潺潺的浔江,对岸有一座路亭,亭边系一只挪亚方舟式的渡船。东望白塔洋,烟波浩渺,白茫茫一望无际。普照寺玲珑透剔的琉璃阁矗立其间,远处是隐约苍茫的天涯云树。 这不是什么名山胜水,平凡得地图上找不到,方志中无记载,只在唐宋人的画境中似曾相识。它未经名人雅士的讽咏礼赞
14、,不著一字,自然风流。它不是珠围翠绕、搔首弄姿的名媛闺秀,而是蓬门筚户中光彩照人的碧玉,荆钗布裙,风鬟雾鬓,自有她天生质朴的气韵。 “故乡多少佳山水,不似西湖浪得名。” 我抄下刘大白的诗句,张之素壁,当作“江楼铭”。(分数:6.00)(1).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分数:2.00)A./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交代江楼的位置;第二部分写景;第三部分抒情。B./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写;第二部分是分述,全文是总分结构。C./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景;第二部分抒情;第三部分议论。D./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景,景中寓情;第二部分抒情。(2).下列对文章第段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15、:(分数:2.00)A.作者登山临高,放眼望去,描绘出一幅山村的“天然图画”,使人感到一种本色的美。B.作者写江楼不大,作者的居室也不大,但窗棂上“拙朴的图案”,使人感到一种质朴的美。C.作者倚窗俯瞰,写山写水,写人写物,并由眼前的山水引起对于“织结遥远的梦”的无限遐想。D.作者由山上写到山下,由村内写到村外,由小河写到石桥,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山水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复句关系来看是:(分数:2.00)A.目的关系B.转折关系C.因果关系D.条件关系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变为成语就是四个字“好为人师”,用以批评那些不谦虚,喜欢以教育别人姿态出现的人。 其
16、实,在不少情况下,“好为人师”并不错。“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果你的知识比某人多,经验比人家丰富,在别人需要的情况下,给别人作些知识传授或经验介绍,不是应当称颂的吗? 一个人长了嘴巴,不说话就是“失职”,遇到别人在认识上有缺陷或错误时,能抱着同志式的热忱,给以教育和帮助,是应当提倡的。比如,你看见人家写错了字,告诉他一声,这个字应当怎样写,这样“好为人师”,人家是欢迎的。 另一种立意,可以把“师”理解成“教师”,教师本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是,有些人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加之旧的传统观念影响,多不愿当老师,而那些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人,“好为人师”,则是应当受到鼓励的。全国特级教师魏
17、书生本是一名工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一共向各级政府部门打了二十几份申请报告。近年来,有的地方在高考时,师范院校提前招生,有的地方在高校录取时,师范院校降档录取,无疑都是在鼓励考生“好为人师”。 还可以将“好”的意思理解为努力,认真的意思。即,要好好地当个人民教师。教师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必须全身心地投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教师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使得一部分教师跳槽改行,“下海”经商,另一部分教师人在课堂,心在市场,以本职工作为副,以第二职业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这是应当否定的。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关心教师,使之“好为人师”;另一方面,当教师的要立足本职,当好教师,不能
18、误人子弟。(分数:6.00)(1).第段中“使之好为人师”的“好”读音,意义全对的一项是:(分数:2.00)A.ho,喜欢B.ho,易于,便于C.ho,爱D.ho,完成(2).第段中画线句“这是应当否定的”中的“这”指代的具体内容是:(分数:2.00)A.一部分教师以本职工作为副,以第二职业为主,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B.一部分教师因待遇低而跳槽改行,使得教育工作受到了不良的影响。C.一部分教师跳槽改行,“下海”经商;另一部分教师人在课堂,心在市场,D.教师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3).本文中作者对“好为人师”的“师”的解释是:(分数:2.00)A.既指给人以教育和帮助的人,也指教
19、师。B.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C.既指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也指教师。D.既指喜欢做别人的老师,不谦虚的人,也指给人以教育和帮助的人。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20 世纪 60 年代,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变星,它有规律地发出射电脉冲讯号,所以取名为脉冲星。脉冲周期很短,最长为 4.3 秒,最短的只有 0.0016 秒,而且十分稳定准确,间隔的误差仅为 0.00000001 秒。 什么样的天体能如此快速而稳定地发射脉冲讯号?一个天体发生周期性变化,其可能的机制不外乎三种:轨道运动、脉动和自转。显然,前二者是没有可能的,不可能设想恒星相互绕转的周期会短到 0.033 秒。同
20、理,脉动周期也不会短到不及几百分之一秒,且脉动不具有那样严格的准确性,所以,脉冲星不是脉动变星。剩下的惟一可能是恒星自转。可是,如此“疯狂般”的自转,不要说普通恒星承受不了,连白矮星那样致密的天体也会分崩离析。于是,学者们认定,它只能是人们早已预言的中子星。 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恒星。这是由于恒星演化到晚期,能量耗竭。若经引力塌缩,其剩余质量大于某一极值时,电子运动都不能抗衡原子核吸引力,就继续塌缩,经逆 衰变形成大量自由中子,只是恒星密度很大,体积很小,形成中子星。中子星的直径只有几十公里,而它的质量却可以超过太阳。白矮星的密度已使人惊叹不已,但中子星的密度比它还要高出 1 亿倍以上。每立方
21、厘米的这种物质,可达几亿吨到 10 亿吨。这样越高密度的天体,有足够强大的白引力,不致因高速自转而瓦解。 中子星是如何发射脉冲的呢?学者们认为,在这样的天体上可能形成一种条件,使它的射电波主要是从其表面的局部地区发射出来,而其他部分的辐射很弱,这样,中子星会像一个旋转着的喷头一样发出射电波,每转一周便朝观测者方向射出一束电波。这样间歇性的“闪烁”被称为“灯塔效应”。 “脉冲星”名称是指天体辐射的表现形式;“中子星”则表明这种恒星的物理性质。它已被观测所证实。 (摘自陈自悟地球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分数:8.00)(1).这颗“脉冲星”属于:(分数:2.00)A.脉动变星B.行星C.
22、白矮星D.中子星(2).下面关于中子星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分数:2.00)A.中子星是恒星演化的晚期形态。B.相同质量的中子星和白矮星相比,中子星的体积较大。C.强大的自引力维持中子星的高速自转。D.中子星是由逆 衰变形成。(3).导致脉冲星“灯塔效应”的因素有:表面各部分辐射能量强度不同局部表面周期性地发射电波表面各点辐射能量极不稳定自身的旋转(分数:2.00)A.B.C.D.(4).文章最恰当的标题是:(分数:2.00)A.脉冲星和中子星B.中子星的“灯塔效应”C.中子星的特点D.恒星演化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正气歌云:“时穷节乃见。”其实,在平凡的生活里又何尝不显现出精神的分
23、野。 就拿做诗来说,同为咏“寒食”,苏东坡诗云:“梨花淡白柳叶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贾似道诗云:“寒食家家插柳枝,留春春亦不多时,人生有酒须当醉,青冢儿孙几个知?” 苏诗抒发的是时光易逝壮志未酬的感叹,贾诗吐露的则是时光易逝及时行乐的真情。贾诗不为不工,然而精神自贱,格调安得不卑? 真正的精神重于九鼎,清于漱玉。在革命者的身上,躯壳可以委沟壑,精神却长留天地。读林觉民烈士与妻书,至今犹觉字字沉雄,句句殷红。 他爱他的妻,然而“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舍家赴难的烈士当然也有个人的得失,但不忘“以天下人为念”,使“有无”、“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试卷 9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