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44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44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44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 4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小说或散文作品,依据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揭示的思想主旨,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孔乙己 荷塘月色 药 范进中举 阿 Q 正传 夜(分数:2.00)A./B./C./D./2.下列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是:(分数:2.00)A.小王回到宿舍,发现老朱和他的战友在谈心。B.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C.远离了家乡和亲人,我实在孤独啊!D.在我的老师这篇作文里,我写了许多李老师的事迹。3.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分
2、数:2.00)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C.在学校之外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4.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或时代)对应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傲慢与偏见斯威夫特英国 琵琶记白朴元末明初B.十日谈薄伽丘意大利 关汉卿田汉中国现代C.西风颂雪莱英国 春鸟闻一多中国现代D.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德国 桃花扇孔尚任明代5.下列四句正确的修辞是: (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 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这就是他给我
3、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 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进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分数:2.00)A.对偶 象征 比喻 双关B.对仗 象征 比喻 双关C.对偶 比喻 象征 双关D.对仗 比喻 象征 双关6.在山西某煤矿区,有游人被邀请到井下参观。在矿灯照耀下,看见夹在页岩地层中的巨厚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植物粗大的树干。该地质时代地壳运动的特点是:(分数:2.00)A.出现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B.环太平洋地壳运动剧烈C.火山活动频繁,地壳变质很深D.地壳运动剧烈,许多地
4、方反复上升、下沉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2.00)A.在一篇报道里,赵小东说,拥有同样的阳光、空气、水以及一切有益的东西,未必都能长成参天大树。B.据欧洲媒体报道,美国已经拒绝了伊拉克提出的可以让美国中央情报局派员参与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查工作。C.将于 2010 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属于综合性博览会,每五年举办一次,每次会期 6 个月。D.我们坚信,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奔小康这个宏伟蓝图,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分数:2.00)A.百年校庆时,国内各地和海外的许多校友回到母校,一时胜友如云,一片欢腾景象。B
5、.这个学期,学校评比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学生,召开了表彰大会,真正做到了激浊扬清。C.这幅杰作只有寥寥几笔,每一笔都很简单而平常,可是,却能深深地吸引人,有种余音绕梁的艺术力量。D.有的中学生夙兴夜寐沉迷于电子游戏而不能自拔,结果荒废了学业。9.染色体增加的原因是:(分数:2.00)A.DNA 的复制B.染色单体的分离C.染色单体的分裂D.染色单体的增加10.下列文学常识叙述有误的一项是:(分数:2.00)A.唐代文人创作的文白短篇小说被称为唐代传奇,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B.我国的白话小说始于唐代,但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白话小说,则是宋代的“话本”说书人讲述故事的底本。C.
6、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总称“三言”,保存了不少唐代传奇和宋、元话本。D.明清时代,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产生了一大批伟大不朽的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11.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盈利取决于:(分数:2.00)A.其产品必须符合社会需要B.其个别劳动生产率必须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C.其个别劳动时间必须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其商品价格必须高于社会平均价格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和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分数:2.00)A.赔偿 (归还) 延宕 (拖延) 消 (除去)声匿迹 舐 (舔)犊情深B.睿 (有远见)智 濒 (接近)
7、临 桀骜 (倔强)不驯 否 (贬斥)极泰来C.勘 (校订)误 缀 (停止)学 匪 (不是)夷所思 蛊惑 (迷惑)人心D.遐 (远)想 瞩 (注视)目 戮力 (合力)同心 进退维谷 (比喻困境)13.法律渊源实质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法进行的分类,根据法律渊源的含义,我们可以把法律分为:(分数:2.00)A.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B.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C.宪法、民法、刑法、商法等D.宪法、法律、行政法、条例等14.请将下面三句词,按人生三种境界排列,选出合理的一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8、得人憔悴。(分数:2.00)A.B.C.D.15.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这儿是威尼斯最华妙壮严的地方,那精巧的结构和艳而雅的颜色,令人有惝恍迷离之感。 由于气侯恶劣,环境荒凉,土地贫瘠,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 云海的波涛像镀上了一层黄金,又好似点燃起一堆烈火,烧成灰尽。 写申请报告,内容应扼要,文字要简炼,切不可夸张宣染,尤要避免溢美不实之词。 我国幅园辽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因此,各地制订经济发展计划,要因地治宜,扬长避短。 你即然看过科教片保护青蛙,就一定会为青蛙动做的敏捷、准确、优美而赞叹不已。(分数:2.00)A.B.C.D.二、B填空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
9、16.在我国,_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分数:2.00)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查委员会17.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段话运用了_修辞手法。(分数:2.00)A.暗喻B.明喻C.排比D.拟人18.唐代诗人章碣焚书坑一诗的前两句是“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句中“关河”主要指的是_和_。(分数:2.00)A.山海关洮河B.嘉峪关渭河C.嘉峪关黄河D.函谷关黄河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正确标点:王锡爵说归有光的散文“无意于感人_“而欢愉惨恻之
10、思,溢于言语之外_可谓知音。如果说,宋代词人中可以分为豪放派_如苏轼、辛弃疾等_和婉约派_如秦少游、欧阳修等_那么,在散文创作中,归有光似乎也可以归入“婉约”一派的。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分数:2.00)A.B.C.D.20.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课堂教学_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设计程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_它是一种动态发展变化过程,_涉及各方面的复杂因素,学生的思维发展与转换_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师教学思维的指向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时会出现精神疲惫、思维怠滞
11、和心理位置错位,_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节外生枝”的问题。(分数:2.00)A.不仅 而且 因为 所以 甚至B.既然 那么 而且 还 如果C.之所以 是因为 还 如果 那么D.虽然 但 由于 也 甚至21.草场资源既包括属于地带性的热带稀树草原和_草原,也包括属于非地带性植被的_草甸和_草甸。(分数:2.00)A.寒带 高山 河漫滩B.温带 高原 河漫滩C.寒带 高原 河漫滩D.温带 高山 河漫滩22.世界上亚寒带针叶林广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是_,该国已成为世界上_、木材、小麦、水产品等资源和原料的出口国。(分数:2.00)A.加拿大 矿产、新闻纸B.俄罗斯 石油、天然气C.俄罗斯 矿产、军火D
12、.加拿大 矿产、羊毛23.按照调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教育调查分为_。(分数:2.00)A.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B.现状调查与发展调查C.个案调查与普遍调查D.访谈调查与问卷调查24.按照_条件,地下水可分为_和_两大类。(分数:2.00)A.埋藏 潜水 承压水B.埋藏 暗水 明水C.地质 潜水 承压水D.地质 潜水 承重水25.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初设于_统治时期,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是京师大学堂,设立于_年。(分数:2.00)A.汉文帝 1901B.隋文帝 1878C.汉元帝 1898D.汉武帝 189826.17 世纪早期,英国科学家_建立了血液循环学说,对人体的工作原理有了正确的基本了
13、解,是现代_的起点。(分数:2.00)A.亨利格雷 病理学B.托马斯杨 生理学C.哈维 生理学D.詹姆斯林德 病理学27.消费税是对特定的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它的主要作用是_。(分数:2.00)A.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B.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C.可以合理地调节消费行为,间接引导投资流向,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D.有利于纳税人正确处理个人与企业的关系2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_长年无敌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2)无论国际风云如何_,我国坚持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不变。 (3)这场比赛又失败了,但他们并没有灰心,他们接受教训,_,争取
14、胜利。(分数:2.00)A.宁愿 变换 卷土重来B.宁可 变换 卷土重来C.宁可 变幻 重振旗鼓D.宁愿 变幻 重振旗鼓29.在国民经济中,国民收入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因此,必须努力增加国民收入,搞好国民收入的分配。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的分配_。(分数:2.00)A.由消费者消费倾向决定B.由劳动者个人素质决定C.受到行政部门政策制约D.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30.正确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 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 临睡时,我们在堂中点上了两三支洋蜡。 我们隔着烛光彼此相看,也像蒙着一层烟雾。 只有远近几声犬吠,教我们知道还在人间世里。
15、 怯怯的焰子让屋顶压着,喘不出气来。 正确顺序_。(分数:2.00)A.B.C.D.三、B阅读理解/B(总题数:4,分数:40.00)B (一)阅读文章,完成下列 5 题。/B(甲)宋儒理学的代表人物中,如陆九渊的读书经验也有可取之处。陆象山语录有一则写道:“如今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接着,他又举出下面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这就是所谓“读书不求甚解”的意思。U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
16、解释。/U这个意思对于我们现在的青年读者似乎特别有用。(乙) U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U 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U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U(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
17、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指房屋四壁)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意为安然自在)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分数:10.00)(1).对(甲)文中“不必太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读书要不求甚解B.读书要放过难懂的地方C.读书不应因小失大D.读书要死扣住不放(2).在(甲)、(乙)文中划线并标以序号的四个句子,对其复句关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折 假设 递进 因果B.转折 并列 因果 并列C.并列 并列 因果 并列D.并列 假设 递进 因果(3).文共有四句话,其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分
18、数:2.00)A./B./ /C./D./(4).从(丙)文我们得知陶渊明其号_的来历,而自传中所表现的情趣与其诗作_、_颇为一致。(分数:2.00)A.五柳先生、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并记B.五柳先生、归去来兮辞、桃花源并记C.靖节先生、归园田居、饮酒诗其五D.五柳先生、读山海经、桃花源记(5).对“读书不求甚解”理解正确全面的一项是:(分数:2.00)A.书中难懂的地方就放过去,不必深入地理解。B.书中不懂的地方日后定会自然理解。C.对暂时不懂的不要死扣住不放,读完全文掌握大意日后再求解释。D.喜好读书而不必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意思。B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 5 题。/B太阳在亿万年的
19、历史长河中忠于职守地为地球提供着热量,它的能源是什么?这是一个催人探索的问题。在相对论出现之前,人们解释说太阳内部物质燃烧而释放出能量。相对论诞生后,则解释为原子核的裂变产生出巨大的能量。这两种解释使U人类面临的选择都将是痛苦的/U。然而,统一论发现,太阳是宇宙中大规模的统一场场级变化,使得在某一空间区域内产生了能量辐射现象。这可以用太阳灶来打比方,聚光镜把太阳能聚焦到某一点上,于是该焦点便产生了一个能量聚焦点。U太阳便是宇宙中一个巨大的能量聚焦点/U,这个能量聚焦点来源于宇宙统一场场能的不断变化,使太阳所在的区域内不断发生能级跃迁,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辐射现象。其微观辐射模型,正是核外电子能级
20、跃迁的现象。一个电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从整个原子系统上表现出来的。太阳能源的统一论观点使得在这一领域的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也得到了完善的统一。由此可见,太阳并不是悬挂在天空中的圆盘,而是宇宙运动中的一个闪光点。它闪光也不是因其自身能发光,而是宇宙运动产生的能量辐射现象,所以我们毫无必要对地球产生菲薄之念,U因为地球自身就是拯救自己的真正的“太阳”/U。(分数:10.00)(1).对第一段的结构或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全段共五句话,第一层应划在第句与第句之间。B.、两句从两方面回答了第句提出的问题。C.第句暗示研究太阳能源问题的重要性。D.第句是
21、从、两句引申出来的,并引发了下文。(2).“人类面临的选择都将是痛苦的”,其中“痛苦”指的是:(分数:2.00)A.太阳的能源总有竭尽的时候。B.太阳能源问题得不到解决,将没有宇宙。C.“内部物质燃烧论”与“相对论”都意味着创造。D.必须离开地球故乡,去寻找新的宇宙。(3).与“太阳便是宇宙中一个巨大的能量聚焦点”含义一致的是:(分数:2.00)A.太阳就是宇宙中吸收能量的“太阳灶”。B.太阳就是在宇宙“聚光镜”作用下吸收能量的。C.太阳的巨大的能量辐射现象是原子核裂变的结果。D.太阳是在宇宙统一场场能作用下产生的巨大的能量辐射现象。(4).“地球自身是拯救自己的真正的太阳”,这一说法的科学依
22、据是:(分数:2.00)A.太阳的辐射现象是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系统运行的自然结果。B.整个宇宙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有地球在,就一定有太阳存在。C.地球运动是产生太阳辐射现象的必要条件,地球运动是永恒的。D.从某种意义上说,太阳的部分在地球中延伸,地球决定了太阳。(5).分析文中第三段的复句的逻辑关系,正确的一项是:(分数:2.00)A.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B.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递进关系C.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 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D.并列关系 并列关系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B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 5 题。/B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同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艺术高
23、峰。元曲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散曲,它是兴起于元代的一种新兴诗歌样式,主要包括小令和套曲;一是杂剧,即由散曲套组成的曲文,间杂以宾白、科介,专供舞台演出。元代散曲与杂剧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多种复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文学尤其是诗歌本身的内在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是文学传统继承与发展的结果。曲是由词演化而来的。词在发展初期,它饱含着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愿望甚至隐情。但是,词发展到晚期,由于词作家远离社会现实,作品的内容日趋空泛,题材日趋狭隘,又由于作家一味堆砌词藻,走上了形式主义的绝路。1再者,金元时期,随着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各民族在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加强了经济、文化的交流。2辽灭金兴,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4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