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53.ppt
《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5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7屈原节选课件新人教版20190125353.ppt(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7 屈原(节选),情景导入,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人们看到他的名字,就会想到一位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头戴切云高冠,在瑟瑟秋风之中,行吟泽畔,引吭悲歌。最终因心忧国运,悲愤抱石投江。今天我们通过戏剧屈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课时目标,1.了解有关戏剧的知识、作者的生平及重要作品,了解剧本创作的时代背景。 2.朗读课文,把握剧中的人物情感及人物的性格。赏析文中的修辞手法,象征意义,体会其表达的效果。 3.学习屈原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作者档案,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
2、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女神。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历史剧。解放后,发表了蔡文姬等戏剧,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文题解说,屈原(节选):课文标题表明了戏剧的主人公是爱国诗人屈原,表现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斗争精神。文章节选自历史剧屈原的第五幕第二场。,写作背景,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作者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
3、征我们当前的时代”,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生难字词,国殇(shng) 吹笙(shng) 摇橹(l) 诡谲(guju) 商於(y) 三闾大夫(l) 伫立(zh) 睥睨(p n) 污秽(hu) 镗(tng)镗鞳(t)鞳 犀利(x) 迸射(bng) 劈开(p) 稽首(q),课文解析 整体感知,本文节选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靳尚和郑詹尹密谋害死屈原,反映了权贵势力对屈原的忌恨,也从侧面反映了屈原忠贞爱国、痛恨丑恶的性格,第二部分是屈原在被囚禁中的内心独白,即雷电颂,表现了他忠贞不屈和正气浩然的英勇悲壮的形象,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愤怒,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课
4、文开头的舞台说明是:“东皇太一庙之正殿各室均有灯,光甚昏暗,室外雷电交加,时有大风咆哮。”设置这一场景的作用是什么?这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描写,室内空寂昏暗,渲染了靳尚与郑詹尹阴谋加害屈原的紧张氛围;室外雷电交加,大风咆哮,为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提供了自然背景,增添了悲壮的气氛,同时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从对话上看,靳尚和郑詹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他们都是阴险、丑恶、奸佞的黑暗政治权贵的代表,与郑詹尹相比,靳尚位高权重,更显得狠毒、诡计多端。而郑詹尹则显得卑鄙、狡诈,还有一些胆怯,是朝中奸佞们的帮凶。,课文解析 精研细读,文章在屈原出场时的舞台说明有什么作用?这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17 屈原 节选 课件 新人 20190125353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