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工程硕士(GCT)语文13及答案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工程硕士(GCT)语文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_。(分数:2.00)A.中、日两国部长今天就贸易争端最终达成协议,新晚报就此登发了一则题为“入世第一仗”嘎然收枪的消息B.张学良将军的坟墓在这里是唯一中西结合的建筑,依照将军生前的信仰,坟墓的后面还树着一个黑色的十字架C.美籍华人黄海涛驾驶“信天翁”帆船穿洋过海,抵达新西兰,从而在世界航海史上为炎黄子孙写下了光辉的一笔D.既然你自己早己不再对往事作无益的回顾与仟悔,那么,面对今天发生的这件事又何须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呢2.陈某在
2、抢劫时造成被害人重伤,法院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 15 年,并处罚金 5 万元,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5 万元。经查,陈某个人财产只有 8 万元,对本判决的财产部分应当_。(分数:2.00)A.罚金和赔偿经济损失以陈某现有财产按同等比例同时执行B.先执行罚金 5 万元,剩余的 3 万元赔偿给被害人C.先执行赔偿经济损失 5 万元,剩余的 3 万元作为罚金执行D.先执行罚金 5 万元,经济赔偿不足部分,待陈某刑满后继承履行赔偿义务3.下列含有三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_。(分数:2.00)A.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兵戈B.智慧是地狱里的花朵,能进地狱更能出地狱的人才能采得着C.礼貌像只气垫
3、,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D.信用的坠地,犹如打碎的镜子再不能重圆4.放活农业,需_。 优化农村生产力布局,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经营体制创新 完善农业支持、服务体系 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分数:2.00)A.B.C.D.5.关于欧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多瑙河和伏尔加河都流入黑海B.莱茵河流入波罗的海C.伏尔加河是只流经一个国家的河流D.欧洲河流虽大多短小,但在各大洲中最富水能资源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2.00)A.马驹 拘圃 狗尾续貂 苟延残喘B.疏浚 黢黑 逡巡不前 怙恶不悛C.芳菲 扉页
4、成绩斐然 雨雪霏霏D.澄沙 澄碧 江澄澄清事实7.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句子“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图”的意思是_。(分数:2.00)A.僧人B.塔C.寺庙D.禅师封号8.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_。(分数:2.00)A.犯罪地人民法院B.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C.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D.被告人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9.下列各项中,用了三种修辞手法的一项_。(分数:2.00)A.北约地面部队一旦进入南斯拉夫的国土,就将陷入“欧洲的越南战争”B.现在,南斯拉夫人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空前团结,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坚硬的小核桃”C.最近几天,美军加紧向里
5、纳斯机场运送武器和士兵。阿总理己将里纳斯机场称为“小美国”D.科索沃是塞尔维亚民族的头部,如果一个人的头部让人家割去,这个人还能活吗10.下列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C.少数民族经济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11.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2.00)A.悲恸(极度悲哀) 整饬(整顿) 文(文采)过饰非B.疾(猛烈)风 自诩(夸耀) 言归于好(爱好)C.罹(灾害)难 挽(悼念)歌 功亏一
6、篑(盛土的竹筐)D.隽(言辞含蓄)永 颀(长)长 放荡不羁(拘束)1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_。(分数:2.00)A.节日的颐和园,游人摩肩接踵,分外拥挤B.读鲁迅的作品,你会随着作品一起愤怒、忧伤、欢喜,时而陷入沉思,时而掩卷失笑,叹为观止C.进人改革开放年代,中国经济如虎添翼,其发展速度之迅猛令世界震惊D.当时,解放区的大秧歌、街头剧一类下里巴人的节目,受到城里人极大欢迎13.在跨国合作中,人们常提到“文化冲突”这个术语。下列不属于文化冲突之列的一项是_。(分数:2.00)A.交往双方由于经济利益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B.交往双方因价值观与信念的不同而引起的冲突C.交往双方
7、因语言、生活与工作习惯不同而导致的误解与摩擦D.交往双方因不同而引起的冲突14.对下列内容的解说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B.诸子百家的代表作是:儒家论语、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兵家孙子、杂家吕氏春秋C.三言二拍指: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班固赞扬史记的话1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_。(分数:2.00)A.表现主旨,应用文要求明白显露。这是应用文区别于文学作品的突出特点B.这对夫妻俩渴望回国探亲,并力争在明年适当时机成行C.他的技术全面,动作质
8、量高,稳定性好,整体水平已经日臻成熟D.服装的得体与否,也能表现人的线条美、气质美,显示出青春活力二、B填空题/B(总题数:15,分数:30.00)16.著名画家毕加索属于_派的画家。(分数:2.00)A.野兽派B.表现主义C.立体主义D.未来派17.依次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是_。招远,这片天赋神赐的黄金宝地,曾是多少淘金者向往的天堂!然而,闪光的金子既能把人引向天堂,也能使人走向地狱。就像招远市委书记刘为群所说的:招远的经济_,_;招远的社会_,_;招远的干部_,_。黄金曾为这一方的百姓带来福祉,也为这一方土地带来长久的混乱与祸因。(分数:2.00)A.成也黄金 败也
9、黄金 治也黄金B.富也黄金 乱也黄金 治也黄金乱也黄金 穷也黄金 富也黄金 穷也黄金 成也黄金 败也黄金C.富也黄金 穷也黄金 治也黄金D.穷也黄金 富也黄金 治也黄金乱也黄金 成也黄金 败也黄金 乱也黄金 成也黄金 败也黄金18.下面对白居易夜雪诗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_。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分数:2.00)A.前两句诗从感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写出了雪之大,积之深B.后两句诗变换角度,从听觉方面写出雪势有增无己C.“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写出了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心情D.全诗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一场夜雪
10、,诗境平易,浑成熨帖19.以下几种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_。(分数:2.00)A.河水B.铁矿C.耕地D.森林2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名句出自_之手。(分数:2.00)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王维21.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会议,应有_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_通过。(分数:2.00)A.2/3 以上,全体董事的过半数B.2/3 以上,出席董事的过半数C.1/2 以上,出席董事的过半数D.1/2 以上,全体董事的过半数22.假定在美国生产两吨钢的劳动时间与生产半吨羊毛的劳动时间相等,在澳大利亚,生产一吨钢的劳动时间与生产一吨羊毛的劳动时间相等。现在将澳大利
11、亚 1 吨羊毛换美国的 2 吨钢,结果澳大利亚多得了1 吨钢,美国多得了半吨羊毛。这种做法说明_。(分数:2.00)A.对外贸易属于直接的物物交换B.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C.对外贸易具有客观性D.两国经济相互依赖不利于发展本国民族经济23.在组织中,直线与参谋两类不同职权在确保企业有效运动上存在着的关系为_。(分数:2.00)A.领导与被领导B.一般协作同事C.负直接责任与协助服务D.命令与服从24.“文景之治”时曾出现十多年不收田租,这种现象在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中再没出现过,本质上说明 。(分数:2.00)A.中国封建制度不断走向衰落B.中国古代清明的统治在西汉时达到了顶峰C
12、.田租在封建国家财政收入中地位日,益重要D.农民受封建国家控制与束缚日益严重2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 只有多一点直面废墟的勇气,理解废墟所_的公理和道义,对历史保持清醒的态度,社会才会不断走向进步和繁荣。 他在担任省劳动厅长期间,违反组织人事纪律,_职权先后将未经考试或考核的 10 名亲属录用为干部。 涉及干部_的改革,更要慎重。(分数:2.00)A.揭示 乱用 体制B.昭示 滥用 机制C.昭示 滥用 体制D.揭示 乱用 机制2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这个名句山自_之手。(分数:2.00)A.岳飞B.李贺C.岑参D.李贺27.“难兄难弟”的本来意义是
13、指_。(分数:2.00)A.才能俱佳,难分高下B.患难兄弟C.共患难的朋友D.彼此处境都不妙28.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在澳大利亚,人们利用自流井引出地下水,用于畜牧业B.在巴那拉河上游人们利用地形建造大型水库以适应那里降水集中的气候特点C.在早雨季分明的恒河三角洲地区,利用东北季风带来的降水种植水稻D.在加拿大、巴西等地,人们的用电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水能发电,这是以当地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为条件的2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_。 他跟着大队跑近前线,炮声越来越响了,清膪的枪声也渐渐地清楚了,
14、淡淡的白烟也_了,心头反而一步步平静下来(叶圣陶金耳环) 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有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又_下笔。(鲁迅藤野先生) 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朱自清燕知草序)(分数:2.00)A.看见 难以 徘徊B.望见 难以 徜徉C.望见 不能 徜徉D.看见 不能 徘徊30.一位在政府职能部门多年从事管理工作的中年管理者新近刚被任命为某研究所的所长。面对陌生的学科专业和资源的研究人员,该所长感到有点无从下手。如果要就他如何有效地
15、开展新工作提出原则性建议,你的首选是_。(分数:2.00)A.明确各研究人员的研究目标与任务,实行责任权利挂钩考核制度B.充分尊重专家,努力将研究人员的个人兴趣与组织发展目标协同起来C.充分尊重专家,按专家意见办,全力做好支持服务工作D.在研究人员的研究兴趣和专长的基础上生成组织目标三、B阅读理解/B(总题数:4,分数:40.00)B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B加拿大某公司建造了一座示范厂,用酒精而不是用硫磺造纸浆。该公司董事长佩蒂说:“这是未来之路。用酒精制造纸浆意味着出现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技术。”如果在小规模工业里取得成功的这项技术也能在正式规模的工厂里生产出较便宜的纸浆,它将对纸价
16、产生影响,这项技术还能消除造纸工业常有的臭鸡蛋味_硫化氢的气味。该公司使用的这种工艺叫 ALCELL(即酒精 ALCOHOL 和纤维素 CELLULOSE 的合成词),它使用酒精和水代替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这种工艺是加拿大在 1972年发明的,以前从来没有实现商品化,但是这家公司希望它能使造纸工业发生彻底变革。佩蒂说:“建造一座新的纸浆厂要耗资 10 亿美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应源源不断。如有 ALCELL 工艺,只要耗资 3.5 亿美元就能建造一个工厂,并使工厂不停地运转,所需木材供应量较小。”他又说:“那意味着一个工厂一天生产350 吨而不是 1 000 吨纸浆。”林业产品分析家邓肯森说:
17、“从环境方面来说,它比较清洁,而且小型厂这个概念将会使建造新纸浆厂变得较容易。”这种工艺取得成功,它将能以较低的成本生产纸浆。(分数:10.00)(1).第一段中提到“示范厂”,第二段中提到“小规模工厂”、“正式规模的工厂”,第四段中提到“小型厂”,对文中这四个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小型厂”就是“小规模工厂”,它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B.“示范厂”属于“小规模工厂”,“小型厂”属于“正式规模的工厂”C.“示范厂”属于“小型厂”,也属于“小规模工厂”D.“小型厂”不是“正式规模的工厂”,“示范厂”也不是“小规模工厂”(2).第四段中,佩蒂说“一天生产 350 吨而不
18、是 1 000 吨纸浆”,他要说明的是_。(分数:2.00)A.纸厂规模的缩小B.纸张成本的降低C.生产流程的简化D.纸浆产量的减少(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分数:2.00)A.造纸工业通常会产生难闻的臭鸡蛋味_硫化氢的气味,这是因为在制造纸浆的过程中使用了硫硝B.运用 ALCELL 工艺制造纸浆,使用酒精和水而不使用硫磺,因而避免了难闻的臭鸡蛋味_硫化氢的气味的产生C.ALCELL 工艺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使用酒精和水而不是使用硫磺把木材分解成纸浆,所以不会产生难闻的硫化氢的气味D.造纸工业通常以硫磺而不是以酒精和水为主要原料来制造纸浆,因而很难避免难闻的硫化氢的气味的产
19、生(4).对于 ALCELL 工艺,佩蒂和邓肯森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下列对他俩看法的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分数:2.00)A.佩蒂认为该工艺能降低造纸成本,是一种无污染的技术,邓肯森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B.佩蒂认为该工艺清洁、无污染,降低了造纸成本,但邓肯森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C.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纸浆厂,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这种看法D.邓肯森认为该工艺对造纸原料要求低,利于环境保护,佩蒂对此持有相同的看法(5).下列各项说法中,与原文提供的信息相符的一项是_。(分数:2.00)A.用酒精制造纸浆技术已经在小规模工业里取得成功B.加拿大某公司用酒精制造纸浆技术,对纸价产生
20、了影响C.加拿大某公司在 1972 年发明了用酒精制造纸浆技术,并希望它能使造纸工业发生彻底变革D.一旦这项技术在正式规模的工厂里获得成功,将可能对未来造纸工业产生重大影响B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五道题。/B在地球之外,究竟有没有外星人?两位美国学者撰文说,他们花了 5 年时间,在北半球天空捕捉到了 37 个可能是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这两位学者是利用直径为 26 米的射电望远镜,来寻找由浩瀚宇宙深处发出的未知讯号的。他们以波长 21 厘米和 10.5 厘米的电波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分别进行了三次和两次调查。许多从事探索地球外文明的科学家认为,波长为 21厘米的电波在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如果
21、地球外文明要向其他星体发出讯号,就很有可能会使用这个波长。在探测时,他们试图寻找从极狭窄区域中释放出的强大电波。每次探测的时间约需 200400 天,所以获得的观察资料十分庞大。经过筛选,才获得了这 37个讯号,其中有 5 个讯号特别强烈。这些讯号大多数是沿着银河系分布的,在银河系内有着大量的恒星,是智慧生命可能存在的地方。然而,至今还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且在这些电波的方向上,也没有特异的星体存在。这 37 个讯号果真是由外星人发出的吗?科学家认为,如果在这 37 个讯号当中包括地球外文明的讯息,那么这就可能是由地球外文明发出的最强或最近的讯号。(分数:10.00)(1).文中的
22、“三次和两次”是指_。(分数:2.00)A.向宇宙中的 37 个讯号分阶段进行调查的次数B.对北半球天空的全部区域进行分片调查的次数C.使用两类不同波长的电波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D.按照时间(天数)的长短分别进行调查的次数(2).“未发现具有已接收讯号特征的电波源”这句话的意思是_。(分数:2.00)A.不知道已经接收到的讯号有没有电波源B.已经接收到讯号但不能确定其电波源C.不能确定电波发出的源头已经接收到了讯号D.己接收到讯号但没有发现电波源的特征(3).两位学者说,37 个讯号“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他们的依据是_。 讯号的波长是宇宙空间极为普通的。 大多数电波讯号沿着银河系分布。 每次探
23、寻的时间约为 200400 天。 在庞大的观察资料中这些讯号十分强大。 捕捉到的讯号是离地球最近的。(分数:2.00)A.B.C.D.(4).下列语句不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_。(分数:2.00)A.探索宇宙深处的未知讯号B.地球外的智慧生命在哪里C.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D.是外星人发出的电波吗(5).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各项正确的是_。 A两位美国学者花了 5 年的时间,在北半球捕捉到了 37 个可能来自地球外文明的讯号 B许多科学家认为,波长为 21 厘米的电波是宇宙空间中极为普通的电波巴两位美国学者从庞大的观察资料中筛选出 37 个特别强烈的讯号,其中 5 个讯号特别强烈 D科学认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工程硕士 GCT 语文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