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三模生物.docx
《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三模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三模生物.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一中高考三模生物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糖体与所有的酶、抗体、激素的合成有关 B.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 C.转基因食品一定会产生预期不到的中毒或者过敏反应 D.构成蛋白质、核酸、淀粉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细胞癌变的原因;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 。 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酶和激素不都是蛋白质,因此酶和激素的合成场所不一定为核糖体, A错误; B、各种致癌因子可改变
2、正常细胞的遗传物质进而诱发癌变,即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B正确; C、转基因食品可能会产生预期不到的中毒或者过敏反应, C错误; D、构成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但是淀粉的单体就是葡萄糖,不具有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D错误 。 答案: B 2.所有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只能氧化分解葡萄糖 B.人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能同时产生乳酸和 CO2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储存到 ATP中 D.细胞呼吸的产物 CO2都在线粒体基质中存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 A、有氧
3、呼吸和无氧呼吸主要氧化分解葡萄糖,也能氧化分解脂肪、蛋白质, A错误; B、人剧烈运动时,部分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部分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所以骨骼肌能同时产生乳酸和 CO2, B正确; C、糖类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到 ATP中, C错误; D、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 CO2在线粒体基质中,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在细胞质基质中, D错误 。 答案: B 3.下列有关清水在相关实验应用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中,置于清水中的红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大 B.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装片时,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离使用的药液 C.用苏丹 染液染色花生装片后需要用清水洗去
4、浮色 D.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取得的细胞需要放在清水中保持活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检测脂肪的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 。 A、在清水中的红细胞要吸水,细胞质的浓度逐渐减小,所以吸水能力也逐渐减小, A错误; B、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故染色前需用清水洗去解离液, B正确; C、用苏丹 染液染色花生装片后需要用酒精洗去浮色, C错误; D、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应该放于生理盐水中,放在清水中的口腔细胞会吸水涨破而死亡, D错误 。 答案: B 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环境中参加户外活动,机体通
5、过减少排尿来 减少散热 B.高温环境中饮水不足,机体通过减少汗液分泌来调节水盐平衡 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胰岛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 D.大部分的细胞代谢产物,通过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内环境的组成;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 A、寒冷环境中参加户外活动,机体通过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散热, A错误; B、高温环境中,机体通过增加汗液分泌来维持体温平衡, B错误; 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维持血糖平衡, C错误; D、大部分的细胞代谢产物,通过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 D正确 。 答案: D 5
6、.金链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病原体的侵袭,侧芽生长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称为 “ 扫帚病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B.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延缓植物衰老 C.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D.该病原体分泌的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是植物激素的一种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植物激素的作用 。 A、根据试题分析,该现象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促进侧芽生长成侧枝, A正确; B、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能够延缓植物衰老, B正确; C、植物体内产生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7、, C正确; D、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产生,而该细胞分裂素由病原体分泌,不是植物激素, D错误 。 答案: D 6.如图为某群落中棉蚜及其天敌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7月 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表明该群落中动物的丰富度降低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C.棉 蚜与瓢虫的种群数量变化反映群落内部存在负反馈调节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种群的数量变动 。 A、 7月 5日后瓢虫数量下降,但是该群落中动物的物种数目并没有降低, A错误; B、棉蚜活动能力较弱,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棉蚜的种群密度, B正
8、确; C、棉蚜种群的数量增多,进而使瓢虫种群的数量增加,瓢虫种群的数量增加又使棉蚜种群的数量降低,体现了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 C正确; D、瓢虫数量上升具有滞后性,棉蚜发生初期应及时人工防治, D正确 。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7.(10分 )科研人员选择冬季大棚中的番茄和草莓,在保持两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肥料等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每天 14: 00-15: 00观察并测定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 空气质量级别 番茄 草莓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pEm-2s-1) 光合速率(molm -2s-1) 棚温 光合有效辐射(pEm-2s-1) 光合速率(molm -2s-1) 二级良 25.6
9、 987 20.4 27.3 994 20.11 三级轻度污染 23.4 746 19.6 26.1 785 18.72 四级中度污染 23.5 477 17.1 26.1 428 17.41 五级重度污染 22.2 325 11.8 24.6 428 10.10 注:光合有效辐射是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够被光和色素吸收并转化的太阳辐射能量 (1)该实验的研究目的是 _。 (2)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导致植物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_,为暗反应提供的 _减少 。 (3)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_,直接影响了细胞内 _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
10、 (4)综上所述,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 _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 (1)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空气质量指数及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光合速率,目的是探究空气质量指数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 据表分析,当空气质量由三级升为四级时,棚温没有明显变化,但光合有效辐射明显下降,即光照强度下降,所以光反应产生的 H和 ATP减少,导致暗反应减弱 。 (3)当污染进一步加剧到五级时,棚温下降和光合有效辐射 (光照强度 )也下
11、降,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导致草莓光合速率下降 。 (4)表中数据表明,在空气质量处于四级中度污染以上时,番茄棚和草莓棚应分别采取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棚温措施来维持植物的光合速率 。 答案 : (1)探究空气质量指数对番茄和草莓光合作用的影响 (2)光合有效辐射降低 H和 ATP (3)棚温下降 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活性 (4)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棚温 8.(11分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牧草,被誉为 “ 牧草之王 ” ,但其抗寒能力较差,在高纬高寒地区种植难以存活 。 研究人员将纯种不抗寒苜蓿搭载在返回式卫星上,再经过多年选育,培育出两个抗寒苜蓿新品种 (I 号和 号 )。 下面是利用这两个品种
12、进行的杂交实验及结果: (1)上述选育新品种 I 号和 号的方法是 _,苜蓿植株抗寒性遗传表明: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 _关系 。 (2)实验一的 F1 植株可产生 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子二代抗寒苜蓿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子二代植株中,杂合抗寒苜蓿所占比例为 _。 (3)新品种 号的基因型为 (基因用 A、 a 和 B、 b 表示 )_。 ,实验二的 F2 代抗寒植株含有_种基因型,在 F2 代植株中, A 基因的频率为 _。 (4)苜蓿的紫花对白花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 T、 t 控制 。 研究者在纯种紫花和白花杂交后的子一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白花苜蓿,请你对此现象给出两种合理的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黑龙江省 大庆 一中 高考 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