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7及答案解析.doc
《【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类试卷】GCT(语文)17及答案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GCT(语文)17 及答案解析(总分:35.00,做题时间:45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是(*(分数:1.00)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C.地方各级法院D.地方各级检察院2.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数:1.00)A.“原来你家小栓碰到这样的好运气了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_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花白胡子的外貌特征代替说话的人B.这屯子还是数老孙头能干,又会赶车,又会骑马,摔跤也摔得漂亮,叭哒一响,掉下地来,又响又干脆_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表现老孙头
2、并不是那么能干C.他的心好象冻实的小湖上忽然来了一阵春风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说明了一阵惊喜D.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开慧比喻为杨花,将柳直荀比喻为柳絮3.下列字的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1.00)A.匹(个人)敌 礼尚(注重)往来 赦过宥(宽恕)罪B.矜(怜悯)持 横征暴敛(搜刮) 欲盖弥(更加)彰C.虔(恭敬)诚 连篇累(连续)牍 披(劈开)荆斩棘D.自诩(夸耀) 不刊(登载)之论 化险为夷(平安)4.世界上经济发达、石油资源丰富但需要进口石油的国家是_(分数:1.00)A.加拿大B.美国C.日本D.德国5.信息开发是指对信息进行全面挖掘、综合分
3、析、概括提炼,以获得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高层次信息,下面哪一项属于信息开发(*(分数:1.00)A.小李收集了许多信息B.小李将相关信息归类C.小李注意保存与本公司有关的信息D.小李分析、加工、归纳所收集的信息二、填空题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分数:1.00)A.老李私自扩大建房基地,无偿占有集体土地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更没有给他任何处分B.转眼五年过去了,一场不幸的噩运又一次降临到老王的头上C.小刘的家乡在江西南部,当地爱种樟树,不过现在已经所剩无几了D.参加培训的 68 名员工全部通过考试,取得了相应的资格证书7.下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_(分数:1.00)A.
4、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主张废弃六朝以后华而不实的骈俪文,而创作内容充实、形式自由的散文B.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C.长篇小说青春之歌和围城分别塑造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知识分子在革命斗争中成长的过程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分别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和爱尔兰作家伏尼契的作品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分数:1.00)A.这对小夫妻经常为一点小事而争吵打闹,然后彼此不理,真是秤不离砣B.高空飞行表演的惊险动作,使得观众瞠目结舌,不禁为飞行员
5、捏了一把汗C.他生性就爱占人便宜,常常赤诚相待他的朋友D.总经理为人冷静,常常在成功面前冲昏头脑,头脑清晰地朝着原定目标,领导整个公司继续进步9.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应由_暂时代理主席职位(分数:1.00)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D.国务院总理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_(分数:1.00)A.山 坡 疲 惫 偏 颇 波 涛汹涌 破 釜沉舟B.刻 意 形 骸 弹 劾 言简意 赅 骇 人听闻C.馈 赠 曾 孙 磨 蹭 面目可 憎 僧 多粥少D.哇 噻 山
6、寨 竞 赛 敷衍 塞 责 塞 翁失马11.下列关于我国民族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我国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C.少数民族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少数民族先后进入了社会主义12.下列加点字的释义全部正确的一组是(*(分数:1.00)A.始(起初)作俑者情之所钟(聚集)目不旁(广泛)视B.穷当益(更加)坚蓬(飞蓬)头垢面讨恶剪(剪除)暴C.偏(不正)信则暗水乳之合(融合)经世(天下)之才D.酒朋(朋友)诗侣劳师糜(浪费)饷绝裾(衣襟)而去1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全
7、都正确的一组是_(分数:1.00)A.臻(zhen)于郅治 榛(zhen)莽 饮鸩(jiu)止渴 雎鸠(iiu)B.纵横捭(bai)阖 俾(bi)使 人才济(ji)济 吾侪(chai)C.沧(cang)海桑田 苍(cang)天 蹉(chuo)跎岁月 嵯(cuo)峨D.自投泪(mi)罗 汩(gu)汩 万头攒(zan)动 攒(cuan)射14.你正面临是否购买某种奖券的决策你知道每张奖券的售价以及该期共发行奖券的总数、奖项和相应的奖金额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决策的类型是什么?加入何种信息以后就该决策将变成一个风险性决策?(分数:1.00)A.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B.风险性决策;不需要加其他信息C
8、.不确定性决策;各类奖项的数量D.不确定性决策;可能购买该奖券的人数1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里表达的情感是(*(分数:1.00)A.作者对村庄田园寂寞生活的烦闷B.作者对与世无争田园生活的向往C.作者对车水马龙城市生活的渴求D.作者对出世求仕光宗耀祖的渴望二、填空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6.在组织中,直线与参谋两类不同职权在确保企业有效运动上存在着以下哪种关系?(分数:1.00)A.领导与被领导B.一般协作同事C.负直接责任与协助服务D.命令与服从1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_|
9、-(分数:1.00)A.事情发生后,顾主任立刻同党支部研究,决定 就 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B.这所医院组成一个 以 领导、医生、护士三结合的防治小组,经常深入农村C.本品是用银花、连翘等中药配制而成, 并且 具有祛寒退热的功能D.当 学习刚刚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开始有点儿骄傲了18.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 -|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 -|_|-以上的多数通过(分数:1.00)A.十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B.五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C.五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D.三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
10、组是 -|_|-这次抢购风潮来得迅猛,波及面广,其原因 -|_|-很多,比如媒体披露真相滞后、 少数商家乘机利用等,但归根结底,是群众的盲目跟风 今年我省高等院校录取 85 万人,可使全省高考录取率 -|_|-与去年持平 姜还是老的辣,这个人那么难缠, -|_|-叫你给说服了(分数:1.00)A.当然 大致毕竟B.固然 大致 到底C.固然大概毕竟D.当然大概到底20.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称为 -|_|-(分数:1.00)A.会计成本B.社会成本C.隐含成本D.机会成本21.在 17 世纪至 18 世纪殖民争霸战争中,印度成为英法争夺的焦点的原
11、因是 -|_|-(分数:1.00)A.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B.是潜在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C.当地较落后,容易被控制D.属于东西方交通要道,易守难攻(*A.飞鸟集B.沉船C.罗生门D.芦溪集23.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_|-(分数:1.00)A.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B.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 发点C.她虽然缺乏对待顾客的热诚,却有一套对付顾客批评的本事D.跑步之后,我们总会感到身体特别热一些24.在下列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分数:1.00)A.于是;因为所
12、以B.所以;要么要么C.于是;要么要么D.所以;因为所以25.以下几种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_|-(分数:1.00)A.河水B.铁矿C.耕地D.森林26.京剧作为综合性艺术,最贴切的概括是 -|_|-(分数:1.00)A.生、旦、净、B.说、学、逗、唱C.唱、念、做、打D.吹、拉、弹、唱2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方框内的字,正确的一组是 -|_|- 大街小巷里的招聘启 -|_|-贴得满世界,也该有个规矩 灾区人民受到党和政府无微不 -|_|-的关怀 她的设计每每独出 -|_|-裁,与众不同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我们要再接再 -|_|-更进一步(分数:1.00)A.示至新厉B.事致新励C.示致
13、心励D.事至心厉28.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句是 -|_|-(分数:1.00)A.他们的全家大合唱,为家庭凭添了几分温馨B.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各不相让,真是唇枪舌箭C.王伟驾着獠机在祖国领空监视着美国军用侦查机D.书写应避免笔画增减,形迈相浑,部位错乱等错误29.9 周岁小学生甲获得儿童作文大奖赛奖金 1000 元,其父母在 -|_|-情况下,可以处理某甲的这笔财产(分数:1.00)A.经甲学校领导同意之后B.征得甲同意之后C.经甲住所地人民法院判决之后D.为了甲的利益30.报任安书是西汉时期一篇著名的散文,这是(*(分数:1.00)A.班固B.杨雄C.司马迁D.司马光三、阅读理解(总题
14、数:5,分数:5.00)要说清楚纳米科技的真正涵义不是一件易事“纳米“只是一个长度单位,大约是 10 个氢原子排列起来的长度纳米科技被广泛地定义为纳米尺度空间(如从一纳米至几百纳米)的科学技术当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力图在用纳米尺度来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新的现象,发明许多新的技术用纳米颗粒粉体制成的纳米材料或具有纳米尺度晶粒的材料会显示出比一般材料更优异的性能光刻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使芯片的制造技术正在接近或达到 100 纳米,使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些科技进步对工业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这并不是科学家们正在探索研究的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这一切不过
15、都是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而已它们都是通过采用类似于车床、铣床、钻床等加工设备,通过“切削“材料加工成所需的产品这种技术统称为“由上到下”或“由大到小”的加工技术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在于人们创造物质的生产方式将完全不同于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的方式,而决不仅仅是一个长度单位所能涵盖的纳米科技决不意味着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纳米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只是制造的方式完全不同罢了要理解纳米技术的真正涵义还须从纳米技术思想的起源开始纳米技术的灵感来自于已故美国物理学家查理范曼的演讲,他在 1959 年向加州理工学院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从石器时代开始,人类从磨尖箭
16、头到光刻芯片的所有技术,都与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便把物质做成有用的形态有关范曼质问道,为什么我们不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从单个的分子甚至原子开始进行组装,以达到我们的要求呢?实际上这一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单个原子创造物质的启示如果把人体分解成组成它的基本单元,我们获得的将是一小桶的氧、氢和氮,一小堆碳、钙和盐,微量的硫、磷、铁和镁,以及微不足道的 20 种或更多的其他化学元素它们的总价值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然而,大自然就是采用它们自己的、科学家们称之为纳米工程的方法,把这些廉价的、丰富的、无生命的单元转成具有自生成、自维持、自修复、自意识能力的生灵,可以行走、扭动、
17、游泳,具有嗅觉和视觉,甚至可以思想和做梦,其价值无与伦比因此,纳米技术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力图在纳米尺度精确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或正在意识到纳米科技将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由于可能通过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制造新产品,生产过程将变得非常清洁,将不产生副产品和废物纳米技术将采用资源丰富的元素来制造完美的金刚石材料,不仅强度会比钢高几十倍,而且重量仅是钢的几十分之一利用纳米技术,人类有可能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甚至修补细胞纳米技术将可以制造分子开关和导线,从而将导致一场计算机制造技术革命 (节选自张永刚纳米科技的迷雾)(分数:1
18、.00)(1).对文中加点词语“纳米科技的核心和本质”的具体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传统显微加工技术的扩展和延伸B.在纳米尺度精确地操纵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的技术C.制造纳米尺度的产品,可以小到分子尺度,大到汽车、飞机D.与石器时代以来用工具创造物质世界完全不同的一种生产方式(2).下列说法不属于“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的一项是_(分数:0.25)A.与大自然从单个分子甚至原子创造物质的方式一样B.从单个分子或原子开始进行重组、装配来生产产品C.与凭借类似于车床、钻床等加工设备“切削”材料加工产品的方式完全不一样D.在纳米尺度,一次性地削去或者融合数以亿计的原子,以制造新的物
19、质产品(3).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信息的一项是_(分数:0.25)A.人类已能精确地控制原子或分子来制造产品,生产过程很清洁,既无副产品又无废物B.纳米技术统称为“由底向上“或“由小到大”的加工技术C.“纳米”是一个相当于约 10 个氢原子排列起来那样长的长度单位D.计算机速度越来越快,而体积越来越小,这是光刻技术不断进步的结果(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_(分数:0.25)A.人类已能借助纳米技术,在原子和分子尺度诊断和治愈疾病,修补细胞B.人类尚未觉悟到纳米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社会变革C.纳米科技纯粹是科学幻想,而制造芯片的光刻技术永远也不会寿终正寝D.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
20、来能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中的碳原子作原料来制造金刚石(1).第一自然段最能体现出丁香在不经意中引人注目的词语是( )(分数:0.25)A.眼前一亮B.回头望C.仔细看D.探出(2).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语句( )(分数:0.25)A.丁香B.月光C.桂花D.校园(3).根据本文,古人之所以称呼“丁香结”,其原因是( )(分数:0.25)A.丁香的花苞圆圆鼓鼓的,就像衣襟上的扣子B.丁香的花苞圆圆鼓鼓的,结合在一起C.丁香的花苞圆圆鼓鼓的,从来都不展开D.丁香的花苞圆圆鼓鼓的,要用手掰才会开(4).根据本文作者的观点,下面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分数:0.25)A.轻易解开人生中的
21、结生活就会太平淡无味B.完全解开人生中的结生活就不会太平淡无味C.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D.人生的结是解不完的几年前我在庐山旅行的时候,常常能在荒岭草径边看到房屋的废墟,断壁残垣显示出它们曾经是一座座精雅别墅的所在,而不是当地山民的房舍不知是哪些富有的雅士诗兴突发,要在这儿离群索居,独享自然然而,最终他们都没有久住,我想多半是因为无法消受荒山夜雨时可怖的氛围去年我遇到一位美国教授,闲谈间竟也提到了夜雨教授说,他也深深地迷恋着这种诗意,所以特意在城郊的山顶选了一问考究的白木房子,只要有夜雨袭来,他就立即驾车上山他邀请我到他的白木房子里住几天,我至今未去,但完全能想象,他对夜雨的领受与我的感悟大为逆
22、反苦旅的狼狈不见了,荒寂的恐怖不见了,只是在紧张生活的空闲,读一首诗,亲抚一下自然,一切都是那样的轻松和潇洒 在这里,我们显然遇上了一个美学上的麻烦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当现代交通工具和营造手段使夜雨完全失去了苦涩味,其间的诗意也就走向浮薄我至今还无法适应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加上火车、汽车和高压电线,尽管我对这种文明毫无推拒之意去一趟四川恨不得能买到当天的飞机票但家中挂的却是一幅描尽山道奇险、步履维艰的“蜀山行旅图”在灯光灿烂的现代都市街道上驾车遇雨,实在是谈不上多少诗意的,只有一次在一个海滨,天色已晚,瓢泼大雨就像把我们的车掉进了大瀑布的中心,司机完全认不得路了,一
23、路慌乱地在水帘和夜幕间转悠,事后倒觉得有了点诗意,原因也许正是碰到了自然所给予的艰难在与自然周旋的漫漫长途中,有时自然的暴力会把人完全吞没,如地震,如海啸,如泥石流,人一时还很难从中提取出美人至少要在有可能与自然对峙的时候才会酿造美在这种对峙中;有时人明确无误地战胜了自然,例如汽车、电灯、柏油路的出现,产生了一种轻松愉悦的美;有时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会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的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人类的生活方式可以日新月异,但这种终极性的体验却有永久价值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吧,历史上一切真正懂艺术的人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 试卷 GCT 语文 1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