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2014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2014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2014年10月及答案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4 年 10 月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21(总题数:1,分数:0.00)二、注意事项:(总题数:30,分数:30.00)1.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分数:1.00)A.邓析B.邹衍C.惠施D.墨瞿2.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分数:1.00)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3.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 )(分数:1.00)A.理学B.玄学C.般若学D.涅槃学4.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分数:1.00)A.春夏B.夏秋C.秋
2、冬D.冬春5.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分数:1.00)A.变文B.话本C.南戏D.传奇6.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分数:1.00)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7.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 )(分数:1.00)A.关汉卿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8.明朝的税制改革为( )(分数:1.00)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9.提出“知行合一”的是( )(分数:1.00)A.陈白沙B.王阳明C.李贽D.何心隐10.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 )(分数:1.00)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11.由家族共同体
3、时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 )(分数:1.00)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12.“本草”一词出现在( )(分数:1.00)A.先秦B.西汉C.唐朝D.明代13.印刷术传入日本的时间是( )(分数:1.00)A.8 世纪B.9 世纪C.10 世纪D.11 世纪14.不属于“五礼”的是( )(分数:1.00)A.吉B.凶C.宾D.祭15.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 )(分数:1.00)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16.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 )(分数:1.00)A.斩缞B.齐缞C.綏服D.缌麻17.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分数:1.00)A.50
4、 多种B.60 多种C.70 多种D.80 多种18.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 )(分数:1.00)A.赣语B.湘语C.蒙语D.吴语19.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 )(分数:1.00)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20.元代把汉语共同语称为( )(分数:1.00)A.通语B.天下通语C.官话D.国语21.朝鲜仿造汉字创造的文字叫( )(分数:1.00)A.片假名B.平假名C.谚文D.字喃22.“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运用的修辞格式( )(分数:1.00)A.对偶B.顶真C.回文D.析字23.哪一种不是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 )(分数:1.00)A.书写单位种类很多,富于
5、变化B.书写单位多变,但有规律性C.笔画相互配合,形成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D.打乱原有结构的字能提供陌生感24.“复习”的谜底是“羽”,这是对谜面字形的( )(分数:1.00)A.合成B.离析C.组合D.隐语25.印度佛学与中国本土的易、老、庄三玄相柔合,产生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 )(分数:1.00)A.禅宗B.华严宗C.净土宗D.宋明理学26.中国佛教史上“输入吸收输出”的文化流动,未显示出中国文化的( )(分数:1.00)A.充分开放性和鲜明主体性B.以我为主、善于消化的强劲生命力C.文化交流的双相互渗性D.文化创新的共通性27.类比思维中“观物比德”是( )(分数:1.00)A.
6、人与物类比B.物与情类比C.景与情类比D.人与情类比28.对中国科举制推崇备至的书之一是葡萄牙传教士科鲁兹著的( )(分数:1.00)A.中国札记B.中国游记C.伟大的中国D.中国哲学29.1896 年发表匡时策的是( )(分数:1.00)A.冯桂芬B.沈寿康C.孙家鼐D.张之洞30.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思想提出于 20 世纪( )(分数:1.00)A.60 年代B.70 年代C.80 年代D.90 年代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题数:10,分数:20.00)31.以下几个方面,属于文化事象的是( )(分数:2.00)A.原始巫术B.服饰等级C.中国草药D.观察舞
7、蹈E.建安风骨3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是( )(分数:2.00)A.自然环境B.商业文化C.地理条件D.区域意识E.典范人物33.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 年),朱元璋为准备建造一支海军部队,在南京周围种植了近 5000 万棵( )(分数:2.00)A.梧桐树B.漆树C.桑树D.棕榈树E.柿子树34.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几场战争是( )(分数:2.00)A.河东战役B.河西战役C.河南战役D.河北战役E.漠北战役35.广义的西域包括( )(分数:2.00)A.新疆B.中亚C.印度D.伊朗E.阿富汗36.色目人包括( )(分数:2.00)A.契丹人B.女真人C.西域人D.欧洲人E.西北人37.中
8、国的农耕经济文化理论包括( )(分数:2.00)A.农耕灌溉B.农政主张C.农事信仰D.农书文献E.农器图谱38.农耕仪式在各地有( )(分数:2.00)A.开耕仪式B.灌溉仪式C.禳灾仪式D.秋收仪式E.冬藏仪式39.宋朝开封的行会有( )(分数:2.00)A.牛行B.马行C.纱行D.果子行E.大小货行40.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念是( )(分数:2.00)A.民本思想B.节约粮食C.人格教育D.食疗观E.待客观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总题数:6,分数:30.00)41.简述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目的。(分数:5.00)_42.简述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9、(分数:5.00)_43.简述儒家礼法原则构成的文化特色。(分数:5.00)_44.简述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内涵。(分数:5.00)_45.结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历史,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分数:5.00)_46.简述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数:5.00)_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O 分,共(总题数:2,分数:20.00)47.如何理解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的“天人合一”。(分数:10.00)_48.简述对儒家的评价。(分数:10.00)_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真题 2014 年 10 月答案解析(总分:100.00
10、,做题时间:150 分钟)一、课程代码:00321(总题数:1,分数:0.00)二、注意事项:(总题数:30,分数:30.00)1.百家争鸣中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 )(分数:1.00)A.邓析B.邹衍 C.惠施D.墨瞿解析: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邹衍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五德终始“说,解释朝代的变更。其理论对后世中国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都有深刻影响。2.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 )(分数:1.00)A.西汉时期B.两汉时期 C.东汉时期D.魏晋时期解析:士人群体出现于先秦,但真正构变成一个享有社会实际权益的社会阶层,是在两汉时期。3.魏晋最重要
11、的学术现象是( )(分数:1.00)A.理学B.玄学 C.般若学D.涅槃学解析: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畅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玄学是老、庄哲学在魏晋时期的新发展。一般认为始于曹魏的何晏、王弼,不过他们的贵无尚虚的取向基本在调和儒道,关心理想帝王人格问题,大体仍不离济世之道。4.两税法得名因为征税在( )(分数:1.00)A.春夏B.夏秋 C.秋冬D.冬春解析:两税法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内容核心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5.中唐以后兴旺起来的白话小说之祖是( )(分数:1.00)A.变文B.话本 C.南戏D.传奇解析:6.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
12、分数:1.00)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 D.玛尔巴解析: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7.在一枝花?不伏老中以“铜豌豆”自比的是( )(分数:1.00)A.关汉卿 B.王实甫C.马致远D.张养浩解析:关汉卿在中用敲不破、打不碎的“铜豌豆“比喻自己“往烟花路上走“的决心,貌似破罐破摔,实际是在向生活的说教发出嘲弄。8.明朝的税制改革为( )(分数:1.00)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 解析: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那是中唐两税法的继续,内容
13、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名目繁多的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同时还简化了征收手续。9.提出“知行合一”的是( )(分数:1.00)A.陈白沙B.王阳明 C.李贽D.何心隐解析:王阳明对知与行的关系也有明确的说明。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如果从认识论的角度,或者可以说王阳明的话有“合行于知“的嫌疑,但从道德修养层面上看,他强调“知行合一“则是有积极意义的。10.中国传统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 )(分数:1.00)A.农耕观B.农政观C.悯农观D.勤农观 解析:农耕知识是中国历代重视的国家知识。我国历代政府确立的以农为本的原则和制定的一套劝勉农事的治国方略,都是与当时政府所
14、具备的农耕知识结构分不开的。11.由家族共同体时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是( )(分数:1.00)A.字辈谱B.家谱C.家风D.人生仪礼解析:12.“本草”一词出现在( )(分数:1.00)A.先秦B.西汉C.唐朝 D.明代解析:在唐朝的医学发展进步中,出现了“本草”。 朝鲜创制了谚文,谚文是音位文字,字母近似汉字的笔画,每个音节拼成一个方块,19 世纪后期,汉字谚文混合体成为正式文字,汉字写词根,谚文写词尾。13.印刷术传入日本的时间是( )(分数:1.00)A.8 世纪 B.9 世纪C.10 世纪D.11 世纪解析:公元 8 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公元 1415
15、世纪,雕版与活字印刷开始并行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14.不属于“五礼”的是( )(分数:1.00)A.吉B.凶C.宾D.祭 解析: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致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种,即所谓的“五礼“.五礼大约定制于周代,其后历代王朝无不依照五礼体系制定国家重大仪式,如果说有变化的话,也只是次序上有所更动。15.不属于周公六礼的是( )(分数:1.00)A.纳采B.纳吉C.纳征D.纳福 解析:古代婚制有“周公六礼“,中记述了贵族婚礼的六道仪式:(1)纳采,男方以雁为礼品,到女家求婚;(2)问名,男方再备雁,去问女子的名字;(3)纳吉,男方将女方名字取回后到祖庙占卜,卜得吉兆后备雁往告女家;(
16、4)纳征,男方送上聘礼,正式确定婚姻关系;(5)请期,男方卜得吉目,送女家请求同意婚期;(6)亲迎,婚期之日,男子带车前往女家迎娶。16.不属于传统孝服“五服”的是( )(分数:1.00)A.斩缞B.齐缞C.綏服 D.缌麻解析:中国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五服是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礼服,分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17.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至少有( )(分数:1.00)A.50 多种B.60 多种C.70 多种D.80 多种 解析:现代中国境内有 56 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 80 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
17、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18.汉语七大方言中没有的是( )(分数:1.00)A.赣语B.湘语C.蒙语 D.吴语解析: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19.不属于汉语特点的是( )(分数:1.00)A.词形不变B.四个声调C.音义对应D.词性数格 解析:从语音来看,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从词汇来看,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从单音词到双音词的变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特点。从语法来看,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高等教育 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 概论 2014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