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1及答案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42.50)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_(分数:2.5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_(分数:2.50)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认识主体的属性有_(分数:2.50)A.自然性B.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对象性4.认识的主体包括_(分数:2.50)A.
2、个体B.群体C.企业主体D.人类整体5.认识客体的属性有_(分数:2.50)A.客观实在性B.对象性C.能动性D.创造性6.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_(分数:2.50)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7.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划清的基本界限有_(分数:2.50)A.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界限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C.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界限D.辩证唯物主义与庸俗进化论的界限8.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
3、论的区别的有_(分数:2.50)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9.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2.50)A.感觉B.知觉C.概念D.表象10.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有_(分数:2.50)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1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分数:2.50)A.抽象性B.形象性C.表面性D.深刻性1
4、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_(分数:2.50)A.经验论的错误B.唯理论的错误C.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D.工作中经验主义的错误1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分数:2.50)A.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C.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仪器D.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14.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_(分数:2.50)A.从感性到理性B.从理性到感性C.从理性到实践D.从实践到理性15.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_(分数:2.50)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C.多数人认为正确的
5、就是真理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16.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_(分数:2.50)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17.真理的功能主要有_(分数:1.00)A.指导实践的功能B.再认识的功能C.教育和激励的功能D.指导理论的功能18.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_(分数:1.50)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二、简答题(总题数:16,分数:40.00)19.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分数:2.50)_20.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分数:2.50)_21.简述认
6、识主体的特点。 (分数:2.50)_22.简述认识客体的含义、构成和性质。 (分数:2.50)_23.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分数:2.50)_24.简述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 (分数:2.50)_25.简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分数:2.50)_26.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分数:2.50)_2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各自的特点。 (分数:2.50)_28.简要说明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分数:2.50)_29.简要说明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分数:2.50)_30.简述真理与谬误的含义及二者的关
7、系。 (分数:2.50)_31.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分数:2.50)_3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分数:2.50)_33.简述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 (分数:2.50)_34.简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统一的表现。 (分数:2.50)_三、论述题(总题数:7,分数:17.50)35.试述认识的本质及掌握认识的本质的理论意义。 (分数:2.50)_36.试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并说明割裂二者的统一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会导致的错误。 (分数:2.50)_37.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
8、意义。 (分数:2.50)_38.试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理论意义。 (分数:2.50)_39.试述真理与价值的对立和统一关系。 (分数:2.50)_40.试述真理的价值的具体表现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意义。 (分数:2.50)_41.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分数:2.50)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6-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42.50)1.下列各项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_(分数:2.50)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
9、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_(分数:2.50)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解析:解析 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具体表现在:(1)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2)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
10、研究的物质手段。首先,实践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经验;其次,实践还为人们认识新领域、解决新问题提供新的物质手段。(3)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3.认识主体的属性有_(分数:2.50)A.自然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对象性解析:解析 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1)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2)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3)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4.认识的主体包括_(分数:2.50)A.个体 B.群体 C.企业主体D.人类整体 解析:解析 认识主体分为个体、群体和人类整体诸层次。5.认识客体的属性有_(分数:2
11、.50)A.客观实在性 B.对象性 C.能动性D.创造性解析:解析 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6.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关系的有_(分数:2.50)A.二者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 B.二者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二者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 D.二者是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解析:解析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体说来,表现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作用于客体,就是对客体的改造,也就是实践。(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它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7.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必须划清的
12、基本界限有_(分数:2.50)A.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界限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界限 C.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界限 D.辩证唯物主义与庸俗进化论的界限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划清的界限有:(1)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认识论的对立;(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8.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的有_(分数:2.50)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
13、证发展过程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辩证唯物论的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的相关知识,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灵活性地熟记此知识点。9.感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有_(分数:2.50)A.感觉 B.知觉 C.概念D.表象 解析:解析 感性认识分为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10.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有_(分数:2.50)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部联系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片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觉,理性认识则正确可靠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
14、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1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_(分数:2.50)A.抽象性 B.形象性C.表面性D.深刻性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性认识的特点,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12.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_(分数:2.50)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工作中教条主义的错误 D.工作中经验主义的错误 解析:解析 在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导致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1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_(分数:2.50)A.必须有
15、正确的思维方法 B.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的 C.必须有先进的科学仪器D.必须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解析:解析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要具备两个条件:(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2)感性材料应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14.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_(分数:2.50)A.从感性到理性 B.从理性到感性C.从理性到实践 D.从实践到理性解析:解析 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到实践。15.在关于真理标准的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_(分数:2.50)A.符合圣人之言的就是真理 B.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C.多数
16、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对我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在真理标准上的观点,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此知识点。16.下列各项能正确说明真理的价值的表现的有_(分数:2.50)A.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 B.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C.真理具有教育的功能 D.真理具有激励的功能 解析:解析 真理的价值的表现有:真理具有指导实践的功能;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真理具有强大的激励功能。17.真理的功能主要有_(分数:1.00)A.指导实践的功能 B.再认识的功能 C.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D.指导理论的功能解析:解析 真理的功能主要包括:(1)真理具
17、有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18.下列各项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_(分数:1.50)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解析:解析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简答题(总题数:16,分数:40.00)19.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分数:2.50)_正确答案:()解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6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