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现代管理学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现代管理学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现代管理学自考题-23及答案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现代管理学自考题-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54.00)1.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是_(分数:1.00)A.计划B.榜样示范C.说服D.激励2.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_(分数:1.00)A.需求B.动机C.行为D.满足3.从管理的本质看,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是_(分数:1.00)A.管理B.激励C.控制D.领导4.人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是指_(分数:1.00)A.生理性行为B.动机性行为C.心理性行为D.需求性行为5.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最常用的是
2、_(分数:1.00)A.奖惩激励B.竞赛与评比激励C.目标激励D.榜样激励6.那些能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获得自由与幸福的资源与条件是_(分数:1.00)A.动机B.激励C.利益D.行为7.专门研究人类需要满足与行为发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是_(分数:1.00)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8.下面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_(分数:1.00)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9.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分数:1.00)A.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C.心理与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_(
3、分数:1.00)A.需求层次的研究B.社会起因的研究C.行为过程的研究D.行为改造的研究11.麦克利兰认为,领导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分数:1.00)A.对尊重的追求B.对社交的追求C.对成就的追求D.对权力的追求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_(分数:1.00)A.马斯洛B.赫茨伯格C.亚当斯D.麦克利兰13.赫茨伯格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_(分数:2.00)A.使工作丰富化B.改善人际关系C.优化工作环境D.健全工作制度14.赫茨伯格把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称为_(分数:2.00)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D.环境因素15.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
4、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是_(分数:2.00)A.亚当斯B.赫茨伯格C.麦克利兰D.马斯洛16.赫茨伯格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监督方式、工资收入等称之为_(分数:2.00)A.满意因素B.保健因素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17.依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_(分数:2.00)A.管理方式与管理政策B.工作具有挑战性C.职业发展与成就D.行为表现受表彰18.赫茨伯格把工作富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称为_(分数:2.00)A.保健因素B.人际因素C.不满意因素D.激励因素19.比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马斯洛提出的五种需求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_(分数:2.00)A
5、.生理与自尊需要B.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与安全需要D.安全与自我实现的需要20.期望理论属于_(分数:2.00)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激励理论21.1964年,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的研究需要与目标之间规律的理论是_(分数:2.00)A.系统理论B.强化理论C.期望理论D.公平理论22.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_(分数:2.00)A.M=VEB.E=MVC.V=E/MD.E=V/M23.期望理论认为调动人员积极性的基础是_(分数:2.00)A.正确处理绩效和奖励的关系B.正确处理努力与绩效的关系C.正确处理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D
6、.正确处理努力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24.不仅体现了需要理论的各种基本观点,而且更完整地反映了工作动机或激励的基本规律的理论是_(分数:2.00)A.需求层次理论B.成就需要理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25.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_(分数:2.00)A.双因素理论B.效用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26.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_(分数:2.00)A.巴纳德B.亚当斯C.麦卡勒姆D.布莱克27.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了_(分数:2.00)A.期望理论B.归因理论C.强化理论D.目标设置理论28.认为人就像一只“黑
7、箱”,其内心状态犹如黑箱内的东西,是未知的、不可知的理论是_(分数:2.00)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调整型激励理论29.小赵一贯表现良好,最近又完成了一项技术发明,李主任及时在车间大会上给予表扬和奖励。这一强化手段属于_(分数:2.00)A.惩罚B.消退C.消极强化D.积极强化30.王主任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办公室李秘书是典型的做表面文章、善于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喜欢打小报告的人,故而对其许多行为常采用视而不见、不予理睬的方法。这种做法在强化理论中称之为_(分数:2.00)A.消退B.直接惩罚C.正强化D.积极强化31.美国行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凯利和韦纳等
8、人提出的理论是_(分数:2.00)A.期望理论B.归因理论C.公平理论D.强化理论32.韦纳的研究证明,把成功归结为任务难度或机遇等外部原因,会使人感到_(分数:2.00)A.满足B.自豪C.自信D.幸运33.韦纳的研究证明,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人感到_(分数:2.00)A.幸运B.感激C.满足D.机遇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34.属于生理性需求内容的有_(分数:2.00)A.文化艺术B.食物C.友谊交往D.空气E.水分35.马斯洛认为,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_(分数:2.00)A.衣食B.住行C.友谊D.饮水E.婚姻36.属于自我实现人的基本特
9、征的有_(分数:2.00)A.自动、思想集中于问题B.超然、自治、不死板C.同别人打成一片、具有非恶意的幽默感D.有创造性、现实主义、无偏见、不盲从E.同少数特定的人关系亲密37.下列对人类需要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动态性B.发展性C.高层需求的共同性D.个体差异性E.低层需求的差异性38.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因为_(分数:2.00)A.马斯洛为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理论框架B.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级,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C.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符合人们心理发展规律D.马斯洛提供了激励理论的科学化的体现E.马斯洛分析了人类需要
10、的多样化和个体差异性,为实践中丰富激励方法、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39.麦克利兰认为,成就需要强烈的人,其行为特征是_(分数:2.00)A.关心事业的成败B.愿意承担责任C.乐于参加社会活动D.具有强烈的控制欲E.能够约束自己40.成就需要理论认为,权力需要强烈的人,其行为特征是_(分数:2.00)A.乐于参加社会活动B.积极寻求领导岗位C.对政治信息兴趣浓厚D.乐于承担责任E.能够约束自己41.具有高度社交需要的人的行为特征有_(分数:2.00)A.能积极寻求建立并保持和他人的友谊和亲密感情关系B.善于避免因被某一个体或团体拒绝而带来的痛苦C.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好评D.
11、乐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于表现,善于沟通E.能够理解人、尊重人,愿意向他人提供安慰和帮助42.赫茨伯格的代表作有_(分数:2.00)A.人类动机理论B.领导和决策C.工作的激励因素D.工作与激励E.工作与人性43.麦克利兰的研究证明,有效管理者合理的需要结构通常包括_(分数:2.00)A.高度权力需要B.高度成就需要C.高度社交需要D.适度成就需要E.低度社交需要44.依据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主要包括_(分数:2.00)A.生活条件B.安全状况C.人际关系D.职业发展E.监督方式4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存在的缺陷有_(分数:2.00)A.实验中调查取样缺乏代表性B.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
12、素完全分开,不妥当C.对人类需要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D.忽略了人们心理活动产生的客观条件E.没有使用“满足尺度”的概念,过于简单化46.以未满足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理论有_(分数:2.00)A.公平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期望理论D.波特劳勒模式E.强化理论47.期望理论认为,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必须处理好的关系是_(分数:2.00)A.职工与社会的关系B.绩效与奖励的关系C.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D.个人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关系E.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48.管理学者对期望理论的批评集中在_(分数:2.00)A.强调了期望、效价等内在心理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批评、惩处等负强化因素在管
13、理控制中的作用B.人类需要层次的概括过于简单化C.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两大因素完全分开,不妥当D.只注重分配公平,忽视了程序公平E.人的行为并非绝对理性,任何人都可能因一时冲动而产生非理性行为49.亚当斯认为,不公平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的表现有_(分数:2.00)A.改变自己的投入与收益B.改变他人的投入与收益C.自我解释与自我安慰D.调换对象进行比较E.制造人际矛盾50.波特劳勒模式的提出者是_(分数:2.00)A.莱曼波特B.爱德华劳勒C.亚当斯D.维克托弗鲁姆E.赫茨伯格51.波特劳勒模式认为激励作用的发挥,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有_(分数:2.00)A.奖励内容B.奖励制度C.组织分工D.
14、目标设置E.公平考核52.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包括_(分数:2.00)A.公平理论B.期望理论C.强化理论D.归因理论E.成就需要理论53.间断强化即非连续强化,可划分为_(分数:2.00)A.固定比例强化B.可变比率强化C.固定间隔强化D.固定比率强化E.可变间隔强化54.发挥抑制、惩戒作用的强化类型是_(分数:2.00)A.警告B.消极强化C.消退D.积极强化E.惩罚55.归因理论的提出者是_(分数:2.00)A.韦伯B.凯利C.劳勒D.韦纳E.波特56.凯利的归因模式认为,在人的知觉过程中,可以将人的行为归结为_(分数:2.00)A.知觉者本人的特点B.知觉对象的特点C.知觉者本人的动机D
15、.知觉者本人的需求E.知觉者与知觉对象交往时所处的情境现代管理学自考题-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3,分数:54.00)1.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是_(分数:1.00)A.计划B.榜样示范C.说服D.激励 解析:解析 具体地讲,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答案为 D。2.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_(分数:1.00)A.需求 B.动机C.行为D.满足解析:解析 需求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在人们
16、头脑中的反映。答案为 A。3.从管理的本质看,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是_(分数:1.00)A.管理B.激励 C.控制D.领导解析:解析 从管理的本质看,激励是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过程。答案为 B。4.人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是指_(分数:1.00)A.生理性行为B.动机性行为 C.心理性行为D.需求性行为解析:解析 人的社会性行为一般是指动机性行为,即由动机引发、维持并指向一定目标的活动。答案为 B。5.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最常用的是_(分数:1.00)A.奖惩激励 B.竞赛与评比激励C.目标激励D.榜样激励解析:解析 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奖惩激励是最常用的。答案为 A。6
17、.那些能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获得自由与幸福的资源与条件是_(分数:1.00)A.动机B.激励C.利益 D.行为解析:解析 利益是那些能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获得自由与幸福的资源与条件。答案为 C。7.专门研究人类需要满足与行为发生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是_(分数:1.00)A.过程型激励理论B.内容型激励理论 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解析:解析 内容型激励理论专门研究人类需要满足与行为发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它们与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共同构成了激励理论体系。答案为 B。8.下面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_(
18、分数:1.00)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 C.需求层次理论D.成就需要理论解析:解析 内容型激励理论专门研究人类需要满足与行为发生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它们与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共同构成了激励理论体系。答案为 B。9.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分数:1.00)A.归属需要B.尊重需要C.心理与安全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解析:解析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一个人能从事自己最适宜的工作,发挥最大的潜力,充分展现个人的思想、情感、愿望、兴趣、意志和品质,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干,实现个人抱负和
19、理想,并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答案为 D。10.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_(分数:1.00)A.需求层次的研究B.社会起因的研究 C.行为过程的研究D.行为改造的研究解析:解析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侧重于社会起因的研究。答案为 B。11.麦克利兰认为,领导者的主要性格特征是_(分数:1.00)A.对尊重的追求B.对社交的追求C.对成就的追求D.对权力的追求 解析:解析 领导者首要的是发挥影响作用,对权力的追求应是其主要性格特征。答案为 D。12.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_(分数:1.00)A.马斯洛B.赫茨伯格 C.亚当斯D.麦克利兰解析:解析 美国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
20、素理论,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但分析方法有所不同。答案为 B。13.赫茨伯格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_(分数:2.00)A.使工作丰富化 B.改善人际关系C.优化工作环境D.健全工作制度解析:解析 赫茨伯格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答案为 A。14.赫茨伯格把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称为_(分数:2.00)A.激励因素B.满意因素C.保健因素 D.环境因素解析:解析 赫茨伯格认为,使人们感到满意或不满意的因素是截然不同的。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他称之为保健因素。答
21、案为 C。15.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是_(分数:2.00)A.亚当斯B.赫茨伯格 C.麦克利兰D.马斯洛解析:解析 赫茨伯格把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因素划分为保健因素(不满意因素)和激励因素(满意因素),认为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答案为 B。16.赫茨伯格把生活条件、人际关系、监督方式、工资收入等称之为_(分数:2.00)A.满意因素B.保健因素 C.管理因素D.激励因素解析:解析 赫茨伯格认为,保健因素具体内容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监督方式、工资收入、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生活条件等。答案为 B。17.依据双因素理论,下列属于保健因素的是_(分数
22、:2.00)A.管理方式与管理政策 B.工作具有挑战性C.职业发展与成就D.行为表现受表彰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即工作本身之外的环境条件属于不满意因素,赫茨伯格称之为保健因素,具体内容包括:管理政策、管理方式、监督方式、工资收入、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生活条件等。答案为 A。18.赫茨伯格把工作富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称为_(分数:2.00)A.保健因素B.人际因素C.不满意因素D.激励因素 解析:解析 激励因素(满意因素)是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比如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肯定、工作具有挑战性、负有更大责任、职业得到发展等。答案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现代 管理学 考题 2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