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及答案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及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33.00)1.引起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分数:1.00)A.B.C.D.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打击 B.限制 C.赎买 D.保护(分数:1.00)A.B.C.D.3.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 A.农民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分数:1.00)A.B.C.D.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 A.1840
2、年到 1911 年 B.1911 年到 1949 年 C.1840 年到 1949 年 D.1919 年到 1949 年(分数:1.00)A.B.C.D.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分数:1.00)A.B.C.D.6.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分数:1.00)A.B.C.D.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3、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分数:1.00)A.B.C.D.8.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分数:1.00)A.B.C.D.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分数:1.00)A.B.C.D.10.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孙中山(分数:1.00)A.B.C.D.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是 A.“三三制”政权 B.苏维埃政权 C.人民共和国 D.
4、民主共和国(分数:1.00)A.B.C.D.12.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 A.有理、有利、有节 B.又联合又斗争 C.一切经过统一战线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分数:1.00)A.B.C.D.13.毛泽东在论述三大法宝相互关系时指出,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 A.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D.独立自主和群众路线(分数:1.00)A.B.C.D.1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A.武装斗争独立自主统一战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独立自主党的建设 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实事求是(分数:1.
5、00)A.B.C.D.15.党的生命是 A.政策和策略 B.为人民服务 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分数:1.00)A.B.C.D.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是 A.国民党 B.共产党 C.西北军 D.东北军(分数:1.00)A.B.C.D.17.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三民主义 B.中共一大纲领 C.中共二大纲领 D.新三民主义(分数:1.00)A.B.C.D.18.扣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A.革命领导权问题 B.工农武装问题 C.政策和策略问题 D.革命目标问题(分数:1.00)A.B.C.D.19.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中共
6、“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四大” D.国民党“一大”(分数:1.00)A.B.C.D.20.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数:1.00)A.B.C.D.2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间区间是 A.1949 年 10 月到 1952 年 12 月 B.1953 年 1 月到 1957 年 12 月 C.1957 年 1 月至 1966 年 12 月 D.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 12 月(分数:1.00)A.B.C.D.22.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7、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途径是 A.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利用、限制、改造 D.自愿互利,国家引导(分数:1.00)A.B.C.D.23.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手段和最主要途径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没收民族资产阶级的资本 C.没收帝国主义在华的企业 D.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分数:1.00)A.B.C.D.24.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 年宪法 C.1979 年宪法 D.1982 年宪法(分数:1.00)A.B.C.D.25.毛泽东否定“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
8、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反对本本主义(分数:1.00)A.B.C.D.26.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分数:1.00)A.B.C.D.27.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没收一切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国家所有 C.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D.减租减息(分数:1.00)A.B.C.D.28.中国新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进行土地革命 C.建立农村根据地 D.建立统一战线(分数:1.00)A.B.C.D.29.毛泽东提出,人民军队的宗
9、旨是 A.打仗 B.生产 C.做群众工作 D.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30.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A.议会斗争 B.经济斗争 C.武装斗争 D.文化斗争(分数:1.00)A.B.C.D.31.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大 C.古田会议 D.八七会议(分数:1.00)A.B.C.D.32.毛泽东提出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民主建军 D.军民一致(分数:1.00)A.B.C.D.33.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C.工业革
10、命的完成 D.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分数:1.00)A.B.C.D.二、B辨析题/B(总题数:5,分数:10.00)3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革命的对象不同。(分数:2.00)_35.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产物。(分数:2.00)_36.辛亥革命是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数:2.00)_3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分数:2.00)_3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分数:2.00)_三、B简答题/B(总题数:10,分数:30.00)39.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线的基本内容。(
11、分数:3.00)_40.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分数:3.00)_4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动力。(分数:3.00)_4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分数:3.00)_43.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分数:3.00)_44.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内容。(分数:3.00)_4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分数:3.00)_46.简述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分数:3.00)_47.简述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分数:3.00)_48.简述新民主主义统一战线的主要历史经验。(分数:3.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6.00)49
12、.论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意义。(分数:13.00)_50.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分数:13.00)_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33,分数:33.00)1.引起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重大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均属于 19 世纪的事件,只有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属于 20 世纪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在世界革
13、命中有重要意义,但作为 20 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的只能是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并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打乱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阵线;它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促进了人们民主主义意识的觉醒,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削弱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20 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 1956 年底,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
14、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 A.打击 B.限制 C.赎买 D.保护(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限制”和“赎买”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的政策和途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保护而不是“打击”。3.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是 A.农民革命 B.旧民主主义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按我国历史状况,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限是五四运动。4.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从 A.1840 年到 1911 年 B.1911 年到 1949 年 C.1840 年到 1949 年 D.1919 年到 1949 年(分数:
15、1.00)A.B.C.D. 解析:解析 中国的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 年到 1919)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 年到 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五四运动为界限。5.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标志的理解。A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是半殖民地半封
16、建社会的加深;C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加深;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形成的标志。所以 D 正确。6.在近代中国,开创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二次革命(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A太平天国运动是不彻底的农民战争,是旧式农民战争的顶峰;B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D二次革命是 1913 年是孙中山为发动的一次短暂的、反对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体制的民主革命运动,它们都是不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 C 才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
17、革命。所以 C 正确。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国内的矛盾又有国外的矛盾,既有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又有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矛盾。在这复杂的矛盾体系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构成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类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因为帝国主义是中国封建势力的靠山,中国社会的封建势力又是帝国主
18、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中最凶恶的敌人,是妨碍中华民族独立和进步的最主要障碍。如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封建主义势力就失去依附,对于解决国内的矛盾就能加快进程。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C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和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的解决受制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的解决。所以 A 正确。8.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四大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A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最基本动力,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
19、B 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因为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 80%以上,是“人民大众”的主体;农民是身处社会最低层、受压迫最深、受剥削最重的阶层,蕴藏着极大的革命积极性;中国产业工人的前身大多数是破产的农民,农民与革命胜利基础的工农联盟有天然的联系;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因此,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C 城市小资产阶级数量少。D 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面性,是可争取的中间力量。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核划分新民主主义革
20、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事件标志。A新文化运动是思想解放运动,包括五四运动之前由陈独秀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之后在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C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运动的重大政治成果。D北伐战争发生在五四运动之后,北伐的对象是破坏国民革命的军阀。10.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孙中山(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林则徐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之第一人”;魏源系统地阐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概论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