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7及答案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_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数:1.00)A.B.C.D.2.任何信仰都包含着_两个基本方面。 A.信念和思想 B.意志和情感 C.信念和理想 D.信念和精神(分数:1.00)A.B.C.D.3.马克思
2、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_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发展民主主义 D.摆脱贫穷落后(分数:1.00)A.B.C.D.4.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是_ A.1840 年的鸦片战争 B.1919 年的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数:1.00)A.B.C.D.5.当代大学生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是_ A.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B.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分数:1.00)A.B.C.D.6.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_ A.维护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7.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纽带是_ A.人的大脑 B.生产力 C.生产劳动 D.物质资料(分数:1.00)A.B.C.D.8.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_ A.人有阶级性 B.人有理性 C.人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D.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分数:1.00)A.B.C.D.9.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_ 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B.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道德调
4、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分数:1.00)A.B.C.D.10.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A.利用和改造自然 B.改造和保护自然 C.开发和征服自然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分数:1.00)A.B.C.D.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并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_ A.以功利主义为原则 B.以知荣明耻为重点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D.以非强制性规范为特色(分数:1.00)A.B.C.D.1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_ A.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 B.个人不是构成社会的前提,社会也不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C.个人应该排斥社会,才能获得自由 D.
5、个人和社会是一回事,是等同的(分数:1.00)A.B.C.D.13.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_ A.职业道德 B.家庭道德 C.社会公德 D.公共秩序(分数:1.00)A.B.C.D.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被称为_ A.公共领域 B.公共场所 C.公共秩序 D.公共生活(分数:1.00)A.B.C.D.15.真正的爱情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那种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感情冲动不是真正的爱情,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情。这说明,爱情具有_ A.强烈持久性 B.含糊不清性 C.生物本能性
6、 D.平等互利性(分数:1.00)A.B.C.D.16.上班不迟到,下班不早退,工作不怠工是_ A.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B.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C.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分数:1.00)A.B.C.D.17.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这体现了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是_ A.人治 B.法制 C.以德治国 D.依法治国(分数:1.00)A.B.C.D.18.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是_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
7、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分数:1.00)A.B.C.D.19.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指_ A.政治安全 B.文化安全 C.生态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分数:1.00)A.B.C.D.20.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因素是指_ A.历史 B.风俗习惯 C.生产方式 D.地理环境(分数:1.00)A.B.C.D.21.我国的法律体系由若干法律部门所组成。下列法律文件中,属于经济法法律部门的是,_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8、务员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分数:1.00)A.B.C.D.22.由学者或其他个人或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出的学术性的解释是_ A.行政解释 B.学理解释 C.历史解释 D.字面解释(分数:1.00)A.B.C.D.2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_ A.国务院 B.国家主席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分数:1.00)A.B.C.D.24.我国的根本法是_ A.宪法 B.民法 C.刑法 D.经济祛(分数:1.00)A.B.C.D.25.我国宪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每届任期_ A.
9、2 年 B.3 年 C.4 年 D.5 年(分数:1.00)A.B.C.D.26.提出行政复议的人,必须是认为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当事人提出行政复议,必须是在行政机关作出行政决定_ A.之前 B.之中 C.之后 D.任何时候(分数:1.00)A.B.C.D.27.最完整、最充分的物权种类是_ A.用益物权 B.所有权 C.他物权 D.担保物权(分数:1.00)A.B.C.D.28.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8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_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
10、.法定代理人(分数:1.00)A.B.C.D.29.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下列选项中,对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_ A.甲盗窃了乙的手机,犯罪客体是乙的手机 B.乙将丙打成重伤,犯罪客体是丙的生命健康权 C.丙将丁绑架,犯罪客体是丁 D.丁与邻居发生矛盾,点燃邻居的房屋,犯罪客体是邻居的房屋(分数:1.00)A.B.C.D.3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请求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诉讼行为是_ A.起诉 B.仲裁 C.调解 D.和解(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
11、数:20.00)31.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表现在_ A.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 B.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 C.社会主义法律是执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 D.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分数:2.00)A.B.C.D.32.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社会是_ A.劳动成为谋生手段的社会 B.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 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分数:2.00)A.B.C.D.33.被世界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说:“我的人生哲学就是
12、为人类工作。”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人生意义。”这两句话的含义是说_ A.作为社会人要有正确的生活目的 B.要把对社会作出贡献的社会价值放在首位 C.要把对社会索取的自我价值放在首位 D.人生意义应该是为人类工作(分数:2.00)A.B.C.D.34.人生观是由人生意义、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等组成,而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居于核心地位,其理由是_ A.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决定人的生命长短 C.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 D.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分数:2.00)A.B.C.D.35.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不能科学地说明道德的起源问题
13、。较为典型的非科学的道德起源学说的观点有_ A.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神”的启示或“上帝”的意志 B.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C.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D.人类的道德是动物的合群感和社会本能的简单延续和复杂化的“自然起源论”(分数:2.00)A.B.C.D.36.当代社会,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有_ A.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 D.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
14、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分数:2.00)A.B.C.D.37.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_ A.坚持实体公正的原则 B.坚持程序公正的原则 C.坚持及时高效的原则 D.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分数:2.00)A.B.C.D.38.法体现国家意志的表现有_ A.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法的统一性 C.法的权威性 D.法的规范性(分数:2.00)A.B.C.D.39.当代我国的正式法律解释包括_ A.执法解释 B.立法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分数:2.00)A.B.C.D.40.行政行为的内容,主要指行政行为作用于行政相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效果。下
15、列属于行政行为的内容的有_ A.设定权利和义务 B.撤销权利和义务 C.赋予能力和剥夺能力 D.确认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或行为合法(分数:2.00)A.B.C.D.三、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30.00)41.为什么说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是统一的?(分数:6.00)_4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该注意防止出现哪两种错误倾向?(分数:6.00)_43.什么是个人品德?如何正确理解个人品德的含义?(分数:6.00)_44.简述“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和联系。(分数:6.00)_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分数:6.00)_四、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0.00
16、)4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分数:10.00)_47.试述个人品德的形成及良好个人品德形成的意义。(分数:10.00)_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自考题-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_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分数:1.00)A.B
17、.C. D.解析:解析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答案为 C。2.任何信仰都包含着_两个基本方面。 A.信念和思想 B.意志和情感 C.信念和理想 D.信念和精神(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任何信仰都包含着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答案为 C。3.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_ A.实现共产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 C.发展民主主义 D.摆脱贫穷落后(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
18、会理想。这一理想集中体现了数千年来人类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它的最终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为 A。4.结束了中国古代史的是_ A.1840 年的鸦片战争 B.1919 年的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1840 年的鸦片战争结束了中国古代史,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答案为A。5.当代大学生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是_ A.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用自己的知识为祖国服务 B.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C.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分数:1.00)A.B.
19、C. D.解析:解析 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逐步从爱国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当代大学生实现爱国之志,成长为真正爱国者的必由之路。答案为 C。6.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是_ A.维护祖国统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为人民服务(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没有人民的祖国是不存在的,离开人民来谈爱国是毫无意义的。当前以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爱国者的宗旨。答案为 D。7.人与自然之间的真正纽带是_ A.人的大脑 B.生产力 C.生产劳动 D.物质资料(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人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
20、的自然存在物,人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这就是生产劳动。人在生产劳动中,一方面使自然界朝着适合人自身生存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人自身也逐渐成长、成熟,成为自然的主人。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纽带,或者说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就是生产劳动。答案为 C。8.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_ A.人有阶级性 B.人有理性 C.人有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D.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马克思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人的本质,即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答
21、案为 D。9.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_ 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 B.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 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 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这种特殊性表现为道德是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1)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2)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3)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思想道德修养 法律 基础 考题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