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徽省晋中中考真题物理.docx
《2016年安徽省晋中中考真题物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安徽省晋中中考真题物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6 年安徽省晋中中考真题物理 一、单选题 (共 7 小题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则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则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D.内能使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解析: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AB 错误 ; 热量只可以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可以说含有热量,故 C 错误;内能使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故 D 正确 。 答案: D 2.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 .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
2、面前的按钮 .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 L 才亮 .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 A. B. C. D.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两个副裁判对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工作时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甲串联 。 答案: B 3.如图,一物块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 F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 B.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拉力 F 与地面的摩擦
3、力是一对平衡力 C.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只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 F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 D.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 A、对物体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 F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故 A 正确; B、水平方向合力为 0,即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 F 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合力为 0,所以物体受到拉力 F 与地面的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 C、对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拉力 F 沿竖直方向的分力三个力的作用 。 故 C 错误; D、竖直方向合力为 0,即重
4、力,支持力与拉力分力的合力为 0,所以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 D 错误 。 答案: A 4.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 。 掷出去的实心球从 a 处出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 e 点处 (不计空气阻力 )。 则实心球 ( ) A.在 a 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 b 处动能为零 C.在 a、 b、 c 三处的机械能相等 D.在 d 处动能为零 解析: 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高度有关,据图可知, d、 e 两点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故 A 错误; B、据图可知,球再 b 点时,竖直方向是静止的,但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所
5、以此时的动能不是零,故 B 错误 ; C、不计空气阻力,即说明球在空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 a、 b、 c 三处的机械能相等,故 C正确; D、据图可知,球达到 d 点后没有静止,仍然向前滚动,所以动能不是零,故 D 错误 。 答案: C 5.如图探究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导体棒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当导体棒相对水平方向斜向上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C.当导体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D.当导体沿水平方向向左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都向同一
6、方向偏转 解析: A、当导体棒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时,没有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故 A 错误; B、当导体棒相对水平方向斜向上运动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故 B 错误; C、当导体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时,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会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故 C 正确; D、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和导体运动的方向有关,所以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导体沿水平方向向左和向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同,故 D 错误 。 答案: C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
7、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 C.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 D.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解析: 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缘故 。 故 A 正确; B、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其自身具有惯性,仍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 故 B 正确; C、跳远时助跑是利用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不能增大惯性 。 故 C 错误; D、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 故 D 正确 。 答案: C 7.图中电源电压保持 6V 不变, 灯泡 L 标
8、有 “6V 6W“字样,开关 S 闭合后,在滑片 P 从 b 端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不断增大 B.通过灯泡的电流不断减小 C.灯泡消耗的电动率不断减小 D.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恒定不变 解析: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越来越大,即灯泡两端电压越来越大,故 A 正确;由欧姆定律可知灯泡中的电流越来越大,故 B 错误;由 P=UI 可知,灯泡消耗的电动率不断增大,故 CD 错误 。 答案: A 二、 填空题 (共 10 小题 ) 8.声呐在海洋勘察和军事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仪器 。 从知识上看,它是一种能定向发射和接受 _(选填 “超声波 ”
9、或 “次声波 ”)的设备 。 解析:声呐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发射和接收的是超声波 。 答案:超声波 9.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 阳光下树的影子; 水面波光粼粼; 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 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 .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_(填序号 )。 解析: 阳光下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合题意; 水面波光粼粼,是光射到水面发生了反射,符合题意; 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是光经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鱼的虚像,不合题意 。 故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 。 答案: 10.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
10、面层,如图所示 。 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_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 .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_(填物态变化名称 ) 解析: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所以液体分子要脱 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需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该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了气体,因此液体发生了汽化现象 。 答案:引力 汽化 11.2016 年 5 月,科学家又发现了 9 颗位于宜居带 (适合生命存在的区域 )的行星 。 若宜居带中某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 6 倍,体积为地球的 8 倍,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_(行星与地球均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 )。 解
11、析:由题知, m 行星 =6m 地球 , V 行星 =8V 地球 ,则它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之比为: = = = =4: 3。 答案: 4: 3 12.小明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小石块的质量为 _g。 解析: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质量 +游码对应的刻度 。 则 m=50g+20g+1.6g=71.6g。 答案: 71.6 13.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_。 解析: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
12、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的转移 。 答案:转移 14.拉杆式旅行箱可看成杠杆,如图所示 .已知 OA=1.0m, OB=0.2m,箱重 G=120N,请画出使箱子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施加在端点 A 的最小作用力 F 的示意图,且 F=_N。 解析:要求动力最小,即动力臂最长,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作为动力臂最长,力的方向与动力臂垂直向上,如下图所示: 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GOB=FOA,即 120N0.2m=F1.0m,解得 F=24N。 答案: 24 15.图中电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 安徽省 晋中 中考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