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及答案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0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按照内容,尚书属于下面哪种类别( )(分数:2.00)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2.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是( )(分数:2.00)A.义B.智C.礼D.仁3.整理编订战国策的人是( )(分数:2.00)A.孔子B.荀子C.刘向D.司马迁4.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分数:2.00)A.苍凉悲壮B.沉郁顿挫C.奔放豪壮D.意境开阔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 )(分数:2.00)A.谢灵运B.王
2、维C.陶渊明D.曹植6.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 )(分数:2.00)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中的“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分数:2.00)A.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C.副词,已经D.而已、罢了8.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 )(分数:2.00)A.江水、明月、清风B.江水、明月、扁舟C.明月、清风、洞箫D.江水、清风、白露9.下列句中不属于判断句式的句子是 ( )(分数:2.00)A.制,岩邑也B.是皆秦之罪也C.南冥者,天池
3、也D.颍考叔为颍谷封人10.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蕴含着对往昔夫妻幸福生活无限思念之情的一个意象是 ( )(分数:2.00)A.晚来风急B.黄花堆积C.旧时相识D.梧桐细雨11.饮冰室合集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的著作合集? ( )(分数:2.00)A.鲁迅B.谭嗣同C.梁启超D.康有为12.宝玉挨打中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是 ( )(分数:2.00)A.个性化B.幽默感C.类型化D.白描性13.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分数:2.00)A.阿 Q正传B.狂人日记C.祝福D.孔乙己14.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 ( )(分数:2.00)A.弥尔顿B.雪莱C.易卜生D.莎士比亚15.在
4、短篇小说中,体现出“含泪的微笑”的风格的作家是( )(分数:2.00)A.莫泊桑B.契诃夫C.欧.亨利D.普希金二、古文翻译题(总题数:5,分数:10.00)16.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答司马谏议书)(分数:2.00)_17.当取其于心而注于手也, 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答李翊书)(分数:2.00)_18.守一城,捍天下, 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 。(张中丞传后叙)(分数:2.00)_19.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西湖七月半)(分数:2.00)_20.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谏逐
5、客书)(分数:2.00)_三、阅读理解(总题数:2,分数:16.00)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6、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
7、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
8、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分数:8.00)(1).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
9、姿势”?)(分数:2.00)填空项 1:_(2).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分数:2.00)填空项 1:_(3).美国作家海伦.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分数:2.00)填空项 1:_(4).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分数:2.00)填空项 1:_做父亲 丰子恺 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
10、,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
11、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茏。“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
12、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11)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12)“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13)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一一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14)我
13、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 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 。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15)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16)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17)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
14、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有删改)(分数:8.00)(1).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1)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孩子的心情:(2)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孩子的心情:(分数:2.00)填空项 1:_(2).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阅读第段作答。(分数:2.00)填空项 1:_(3).第(14)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分数:2.00)填空项 1:_(4).关于文章结尾处“
15、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 我赞同第 1 种看法。 理由:(分数:2.00)填空项 1:_安徽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10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按照内容,尚书属于下面哪种类别( )(分数:2.00)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 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解析:解析: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就文学而言,尚书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故选 B。2.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是( )(分数:2.
16、00)A.义B.智C.礼D.仁 解析:解析:儒家思想的内容有:仁、义、礼、智、信、恕、忠、孝;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故选 D。3.整理编订战国策的人是( )(分数:2.00)A.孔子B.荀子C.刘向 D.司马迁解析:解析: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书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故选 C。4.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分数:2.00)A.苍凉悲壮 B.沉郁顿挫C.奔放豪壮D.意境开阔解析:解析:A 选项: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在诗歌情调上,则以苍凉悲壮为其特色;B 选项: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C 选项:苏轼诗词奔放
17、豪壮,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D 选项:庄子的写作风格善于借用寓言说理,想象丰富、意境开阔;故选 A。5.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田园诗的诗人是 ( )(分数:2.00)A.谢灵运B.王维C.陶渊明 D.曹植解析:解析:陶渊明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故选 C。6.王安石的文学主张是 ( )(分数:2.00)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 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解析:解析:A 选项:出自唐.韩愈答李翊书;B 选项:出自宋.王安石上人书;C 选项:出自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D 选项:出
18、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选 B。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中的“已”的用法或意义是 ( )(分数:2.00)A.动词,“停止”B.同“矣”,语气词 C.副词,已经D.而已、罢了解析:解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意思是“天下都知道美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有了丑了”,在句中“已”的意思是“了”,语气词,故选 B。8.前赤壁赋中,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 )(分数:2.00)A.江水、明月、清风 B.江水、明月、扁舟C.明月、清风、洞箫D.江水、清风、白露解析:解析:前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可以看出作者抒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安徽省 大学语文 模拟 试卷 1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