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农垦)中考真题语文.docx
《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农垦)中考真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农垦)中考真题语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森工 农垦) 中考真题语文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 6 分) 我们年少立志,我们排除万难,我们在成功的到路上, 挥 洒年轻的汗水。青春最宝贵的东西,是无所畏俱的勇气和未来无限的可能,有梦就去追,不用等风来,自己就能飞!哪有什么时机未到,哪有什么 筹 备完全,哪有什么只欠东风。要起飞的心,从不苦等风来。此间少年, 心之所向,皆是锋芒。 1.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2 分) 解析: 这是对书写能力的考查。 答案: 略 2.给文段中 横线 的字注音。( 2 分) 挥 洒 筹 备 解析: 这是对汉字读音识记的考查
2、。 答案: hu chu ( 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 依次 加以改正。( 2 分) 改为 改为 解析: 这是对同音字字形识记的考查。 答案: 到改成道 俱改成惧 2.下列句子中 横线 词语使用 有误 的一项是( ) ( 2 分 )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 开卷有益 。(马南邨不求甚解) B.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惟妙惟肖 。 (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 C.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 义愤填膺 ;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 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 D.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 深恶痛疾 的文字。(鲁迅藤野先生) 解析:此题考
3、查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答案: B 3.下列句子中 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题中常见的六种类型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 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要注意归纳这几种病句类型,同时还要多做题,熟悉各种病句的特点。 答案
4、: A 4.诗文默写。( 10 分) (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景象的诗句是 , 。 ( 4)“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 5) 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高房价、关注民生,其中有代表借用唐代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两句诗 , 表达了“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 6)“生活虽然可能会荆棘满地,但仍然不能阻止你一路高歌。”电视剧欢乐颂中的这句台词,充满对生活不懈的追求,与此相近的诗句是 , 。 解析
5、: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中的关键点及平时积累进行解答。注意字形,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后要检查。 答案: ( 1)独怆然而涕下( 2)莫道不消魂( 3)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示例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示例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走近名著。( 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他来自农村,老实,健壮,坚韧。来到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 拉洋车。
6、他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经历了三起三落,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最后变成了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乙)“你认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 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 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5.甲文中的“他”是小说 中的主人公,该小说的作者是 。( 2 分) 解析: 这是一道考查名著 阅读的题型。名著导读着重考查对中外文学名著的了解情况和阅读状态。因此,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答案: 骆驼祥子 老舍 6.乙文是 19 世纪英国一位文学家创作的世界名著
7、中的主人公 的精彩对白,这部作品塑造了一个 的女性形象。( 2 分) 解析:这是对名著中人物形象分析的考查。 答案: 简 爱 追求平等 独立自主 自尊自爱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 目前,中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此,某校九年三班将以“正确使用手机,争做守纪学生”为主题召开一次班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7.请简要写出本次主题班会的意义。(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活动意义的分析能力。 答案: 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手机使之成为学习的助手。 8.请针对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 答案: 示例一: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 示例二
8、:如果带入手机,交给老师保管。 示例三:把手机当做学习工具,帮助提高成绩。 9.下面是本次班会的活动环节,请你补全所缺的环节。( 3 分 ) 环节一:开场白 环节二: 环节三: 环节四:小组辩论会 环节五:家长代表发言 环节六: 解析: 本题考查活动环节设计的能力。 答案: 示例:讲用手机的故事 演手机入校园的情景剧 班主任或主持人总结 10.你的同桌小明上课时玩手机,老师及时发现制止后小明对这位老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对此你将如何劝说? ( 3 分 ) 解析: 本题考查劝说的能力。 答案: 示例:小明,上课玩手机多耽误听课呀,老师收了你的手机也是为你好,你为什么要生气呢?如果老师看到你玩手机都无
9、动于衷,那岂不说明你都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 阅读古诗文,回答 问 题。(共 10 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1.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解析:这是对诗歌情感赏析的考查。 答案: 表现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 汤 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
10、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 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 ; 再 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 负:具有。 强:擅长于。筈( ku) :箭的尾部。 12.解释文中 横线 的词语。( 2 分) ( 1)持 汤 沃灌 ( 2
11、) 再 发 解析: 这是对文言词语含义理解的考查。 答案: ( 1)汤:热水。 ( 2)再:第二次。 13.翻译下列语句。( 4 分) (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分) ( 2)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答案: ( 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 2)家里贫穷,捡拾柴禾当作灯烛来照光,背诵学习到天亮,不睡觉。 14.宋濂、岳飞的成长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2 分) 解析:
12、这是对文章内容理解的考查。 答案: 少有大志且勤学苦练不止方可成功 。 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一文,回答 问 题。(共 9 分)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2009 年,中国以 1300 多万辆汽车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原因如下: 第一,土地制约。 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也都成了“停车场”。 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占地面积数量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 5 万公里,相当于美国的近 6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黑龙江省 地区 森工 农垦 中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