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
《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docx(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考真题化学 一、选择题 (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 分 .其中 1 12 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正确选项, 13 15 小题毎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 1.(2分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干冰升华 B.食品变质 C.光合作用 D.蜡烛燃烧 解析: A、干冰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正确 。 B、食品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B错 。 C、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错 。 D、蜡烛燃烧生
2、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错 。 答案: A 2.(2分 )请答题的同学深呼吸,平静一下情绪,刚才吸入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 解析: 我们知道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测出了空气主要有氮气 (N2)和氧气 (O2)组成,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 78%,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2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 答案: C 3.(2分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 A. 闻药品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测溶液 pH D. 稀释浓硫酸 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
3、,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 答案: C 4.(2分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硫 在空
4、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铜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B、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一种红色物质,且生成铜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 答案 项说法错误 。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答案 项说法正确 。 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答案 项说法正确 。 答案: B 5.(2分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烧碱 D.纯碱 解析: A、石灰石主
5、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故 A正确; B、生石灰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B 错; C、烧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错; D、纯碱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错 。 答案: A 6.(2分 )赤热的铁与水蒸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3Fe+4H2O X+4H2的化学式为 ( ) A.Fe2O3 B.Fe3O4 C.FeO D.O2 解析: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e+4H2OX+4H2,反应前铁、氧、氢原子个数分别为 3、 4、 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氢原子个数为 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
6、 X分子中含有 3个铁原子和 4个氧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Fe3O4。 答案: B 7.(2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十个质子 C.甲烷是由碳、氢两个元素构成的 D.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解析: A.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12: (1 4)=3: 1,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B.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 1个碳原子和 4个氢原子,每个碳原子中含有 6个质子,每个氢原子中含有 1个质子,所以每个甲烷分子中含有 10 个质子,故正确; 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
7、,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甲烷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错误;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甲烷是由碳元素与氢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 答案: B 8.(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原因是水分子体积变大 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钠 C.可以通过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腈纶线和羊毛线 D.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 解析: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时体积变大,原因是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不变,错误; B、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错误; C、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桌上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腈纶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可以通过灼烧闻
8、气味的方法鉴别腈纶线和羊毛线,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错误 。 答案: C 9.(2分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整理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 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喝汽水后打嗝,是因为温度越高气体溶解B 使用铵态氮肥注意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 度越小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C 金刚石和石墨中都含有碳元素 洗净的碎鸡蛋壳加入食醋,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D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A.A B.B C.C D.D 解析: A、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呈反比,喝汽水后打嗝,是因
9、为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故 A说法错误; B、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能产生氨气降低肥效;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故 B说法正确; C、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能与食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故 C说法正确; D、洗涤剂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 D说法正确 。 答案: A 10.(2分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 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 D.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解析 : 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
10、化碳气体,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错误; B、食醋与蔗糖和食盐混合都没有现象,不能鉴别,错误; C、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的方法是正确的; D、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以采用两盐夹一金或是两金夹一盐的方法,而锌的活动性最强,与铜和铁都不反应,故不能用 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错误 。 答案: C 11.(2分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 A.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
11、定是溶液 D.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解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故 A正确;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质子数是 10,氖原子质子数也是 10,不属于同种元素,故 B错; C、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故 C错; D、有的反应不需要催化 剂,例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故 D错 。 答案: A 12.(2分 )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SO42 、 Fe2+、 Na+ B.NH4+、 O
12、H 、 NO3 C.CO32 、 K+、 Ca2+ D.C1 、 K+、 OH 解析: 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 Fe2+的水溶液浅绿色,答案 项错误 。 B、 NH4+与 OH 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项错误 。 C、 Ca2+与 CO32 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 项错误 。 D、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 答案 项正确 。 答案: D 13.(2分 )下列四个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 A. 向 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
13、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 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 解析: A、向 pH=4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 pH 升高,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随着氢氧化钠溶液不断加入,碱性增强, pH 升高,但是不能等于 14,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时,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并且应该是从
14、0开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时,氢氧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随着反应进行,沉淀质量增大,当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 答案: CD 14.(2分 )如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铜粉 铁粉 用磁铁吸引 B 二氧化碳 氯化氢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 硫酸钠溶液 碳酸钠 加
15、入适量稀硫酸 D 碳酸钙 氯化钙 加适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解析: A、铁粉能被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B、 CO2和 HCl 气体均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 C、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答案 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 答案 项所采取
16、的方法正确 。 答案: B 15.(2 分 )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 B.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 C.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有三种 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亚铁 解析: A、向滤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银,所以银离子被完全置换,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故正确; B、无法确定滤液中硝酸铜是否被完全置换,所以向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一定有蓝色沉淀产生,故错误; C、如果锌
17、粉足量,锌粉会完全置换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的银和铜,溶液中只有硝酸锌;如果锌粉和铁粉不足,完全置换硝酸银中的银,没有与硝酸铜反应 (或部分置换了硝酸铜 ),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亚铁和硝酸锌;如果锌粉和铁粉恰好完全与硝酸银、硝酸铜反应 (或有部分铁粉剩余 ),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硝酸亚铁,故 正确; D、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粉或铁粉和锌粉,如果锌粉过量,锌粉会 完全置换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中的银和铜,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错误 。 答案: AC 二、填空题 (本题共 6 小题,每空 1分,每个化学方程式 2分,共 24 分 ) 16.(3分 )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
18、数字回答: (1)磷原子 ; 解析: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所以磷原子,就可表示为: P。 答案 : P (2)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 解析: 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 Ca(OH)2 答案 : Ca(OH)2 (3)标出 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 解析: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 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 H2 。 答案 : H2 17.(4分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
19、模拟图,请根据如图冋答问题: (1)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 “ 改变 ” 或 “ 不改变 ”) 解析: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进程中的最小粒子是 碳原子和氧原子,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也不改变 。 答案 :碳原子和氧原子 不改变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 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O2 2CO2。 答案 : 2CO+O2 2CO2 18.(6分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 (1)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 解析: 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中考 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