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心理学主要分支中,不属于应用领域的是 【 】(分数:2.00)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B.广告与消费心理学C.实验与认知心理学D.工业与组织心理学2.在大脑皮质的联合区中,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的是 【 】(分数:2.00)A.前额联合区B.感觉联合区C.知觉联合区D.运动联合区3.一般来说,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 【 】(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识注意4.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
2、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 】(分数:2.00)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习惯性失眠5.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分数:2.00)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6.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 】(分数:2.00)A.2020000 赫兹B.3025000 赫兹C.4020000 赫兹D.5025000 赫兹7.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容量大B.保持时间长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D.扮演着意识中心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8.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提倡
3、哪种程度的过度学习 【 】(分数:2.00)A.30B.40C.50D.60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说明思维具有 【 】(分数:2.00)A.间接性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10.心向与问题解决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分数:2.00)A.心向促进问题解决B.心向阻碍问题解决C.心向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D.心向与问题解决无关11.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 【 】(分数:2.00)A.斜线B.U 型曲线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D.双曲线12.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
4、.加德纳13.对运动员来说,当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成为参加比赛的最大动力时,这种动机属于 【 】(分数:2.00)A.外在动机、主导动机B.外在动机、从属动机C.内在动机、主导动机D.内在动机、从属动机1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由低到高排列的第四层次为 【 】(分数:2.00)A.归属与爱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安全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5.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心理学上把类似于林黛玉式的气质叫作 【 】(分数:2.00)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6.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 【 】(分数:2.00)A.包容需要B.
5、支配需要C.尊重需要D.情感需要17.关于非言语沟通,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主要指说和写之外的信息传递B.与言语沟通往往在效果上互相补充C.目光接触往往能够帮助说话人进行更好沟通D.服饰不属于非言语沟通范畴18.关于“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稳定性B.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形成的C.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和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D.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以年龄为划分依据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数:2.00)A.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了社会自我阶段B.青少年时
6、期的情绪特点是强烈、狂暴C.青少年时期对友谊的重视程度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突出的D.青少年已能完全独立,不必依赖父母,因而与父母矛盾加深20.“空巢”感是中年危机中哪一种变化的现象 【 】(分数:2.00)A.感知觉衰退B.生理老化C.家庭生活变化D.事业发展二、名词解释题(总题数:4,分数:8.00)21.日节律(分数:2.00)_22.聚合思维(分数:2.00)_人格_挫折_三、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25.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需要考虑哪些变量?(分数:2.00)_26.简述神经元的特性。(分数:2.00)_27.简述意识活动的主要内容。(分数:2.00)_28.简述格式塔原
7、则的规律。(分数:2.00)_29.简述知觉的特性。(分数:2.00)_四、B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总题数:3,分数:6.00)30.对梦的研究有哪些?梦有哪些特征?(分数:2.00)_31.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温饱足而知荣辱。请用匮乏与成长动机理论解释这种说法。(分数:2.00)_32.分析比较舒茨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分数:2.00)_五、案例分析题(总题数:1,分数:2.00)33.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下面的案例进行分析: 这是清雍正十年六月的一个夜晚,河北献县雷雨大作。城西某村有一村民被雷击死。知县明晟闻报后亲自前往现场勘验。检查完毕,吩咐将死者埋葬,就回府
8、去了。半个月后,明晟忽然拘来一人到堂审讯。严词审问买大量火药的用处,所剩斤两等。这一连串的审问使那人瞠目结舌,心惊肉跳。他被迫供认自己因与死者妻子通奸,而合谋谋杀该女丈夫的罪行。 凶犯被处死后,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凶手是这个人呢?”明晟说:“造假雷没有几十斤火药根本不行,而配制火药必须用硫磺。现正值盛夏并非年节时,买者寥寥无几。我秘密派人到集市上查问谁买的最多,说是一个工匠。又查访那个工匠配火药卖给了谁,因此才获知凶手。” 又有人问明晟:“你怎么知道雷是伪造的呢?”他答道:“雷击人自上而下不会裂地,如果毁坏房屋也必自上而下,可现场的苫草、屋梁全都飞起来。同时那里离县城不过五六里,雷电应与城
9、里相同。那夜城内雷电都盘绕在浓云之中,没有下击的样子。所以那击死人的雷定是人工伪造。但当时死者妻子不在场,难以问清。所以必须先查清凶手才能审讯同谋的女人。”大家无不佩服。(分数:2.00)_全国自考(心理学)模拟试卷 13 答案解析(总分:6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心理学主要分支中,不属于应用领域的是 【 】(分数:2.00)A.法律与犯罪心理学B.广告与消费心理学C.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D.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
10、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心理学、法律与犯罪心理学。实验与认知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理论领域。2.在大脑皮质的联合区中,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的是 【 】(分数:2.00)A.前额联合区B.感觉联合区C.知觉联合区D.运动联合区 解析:3.一般来说,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易引起 【 】(分数:2.00)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D.无意识注意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注意的种类。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等。一般来说,活动的目的越明确、越具体,越容
11、易引起随意注意。4.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 【 】(分数:2.00)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 C.失律性失眠D.习惯性失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失眠的类型。情境性失眠主要是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的,生活情境的改变主要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高者的压力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属于情境性失眠,故答案选 B。5.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 】(分数:2.00)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是个临界值。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感觉到
12、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6.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 】(分数:2.00)A.2020000 赫兹 B.3025000 赫兹C.4020000 赫兹D.5025000 赫兹解析:7.下列关于长时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容量大B.保持时间长C.信息编码是相对深度水平加工的结果D.扮演着意识中心的角色,使我们知道在接收什么、做什么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长时记忆。D 项表述的内容是短时记忆的特点。8.复习是一种重复学习,但并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一般提倡哪种程度的过度学习 【 】(分数:2.00)A.30B.40C.5
13、0 D.60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习的次数。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 50时效果较好。超过50的过度学习会引起疲劳、注意力分散,甚至厌烦情绪等不良效果。9.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心电图等检查资料确诊病患。这说明思维具有 【 】(分数:2.00)A.间接性 B.概括性C.预见性D.抽象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思维的特征。思维具有间接性,所以人们才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认识那些没有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事物的内部属性,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来的预测。医生根据病人的体温、血压等确诊病人病症,正反映了思维的间接性。10.心向与问题解决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分
14、数:2.00)A.心向促进问题解决B.心向阻碍问题解决 C.心向促进或阻碍问题解决D.心向与问题解决无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心理学家发现有一些情况经常阻碍人们的问题解决,如问题表征的方式、对无关信息的干扰、功能固着性、心向等。11.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水平的分布形式可以描绘成 【 】(分数:2.00)A.斜线B.U 型曲线C.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形式 D.双曲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智力的个体差异。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研究表明,全人口的智力差异从低到高表现为许多不同的层次。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
15、形式。在一个代表性广泛的人群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智商在 90 到 110 之间,而智力发展水平非常优秀者和智力落后者在人口中只占很小的比例。12.提出多元智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分数:2.00)A.斯皮尔曼B.卡特尔C.斯腾伯格D.加德纳 解析:13.对运动员来说,当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成为参加比赛的最大动力时,这种动机属于 【 】(分数:2.00)A.外在动机、主导动机B.外在动机、从属动机C.内在动机、主导动机 D.内在动机、从属动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动机的种类。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能、挑战极限是由运动员的内部需要所引起的动机,所以属于内在动机;这一动机成为其参加比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心理学 模拟 试卷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