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虽然平时意识不到,但能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是 ( )(分数:2.00)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心理分析法的适应症不包括 ( )(分数:2.00)A.幻想B.强迫症C.癔症D.性变态3.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厌恶刺激的是 ( )(分数:2.00)A.心理刺激B.想象中的厌恶刺激C.物理刺激D.化学刺激4.个人中心法认为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态度没有 ( )(分数:2.00)A.真诚B.移情的理解C.无条件的积极尊重D.
2、同情5.下列内容属于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目标的是 ( )(分数:2.00)A.善于承担责任、有责任感B.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C.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介绍D.了解简单的不良情绪疏导方式6.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没有 ( )(分数:2.00)A.相声表演B.哑剧表演C.双簧表演D.小品表演7.社会性奖励不包括 ( )(分数:2.00)A.微笑B.抚摸C.亲昵D.图片8.常用价值观辨析法没有 ( )(分数:2.00)A.脑力激荡法B.小组讨论法C.两难问题法D.榜样引导法9.下列不属于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敏锐的观察力(即感知能力)B.观察的目的性较差C.观察缺乏
3、精确性D.观察缺乏深刻性10.下列不属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有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创造想象日趋发展D.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11.下列不属于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想象更富于现实性B.想象日趋现实化C.创造想象日趋发展D.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12.情感记忆法中常用的没有 ( )(分数:2.00)A.亲切物记忆法B.音乐记忆法C.娱乐记忆法D.电影记忆法13.下列不属于情感的是 ( )(分数:2.00)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理想感14.当与同学闹了矛盾之后,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解除疙瘩,释放不良情
4、绪的方法是 ( )(分数:2.00)A.转移法B.改变生活步调C.合理宣泄法D.自主训练法15.对消沉情绪的咨询要点不包括 ( )(分数:2.00)A.增加与外界的交往B.寻找生活的目标C.忘记过去的挫折D.扑进大自然16.改变冷漠情绪的方法包括 ( )(分数:2.00)A.欣赏艺术B.接触大自然C.目标升华法D.原感疗法17.下列不属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表现的是 ( )(分数:2.00)A.开始对现实形成较为稳定的态度B.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逐渐增强C.自我意识的水平不断提高D.自觉纪律和群体意识不断发展18.中学生的十一个方面的不良个性倾向没有 ( )(分数:2.00)A.自我中心B.依赖
5、C.抑郁D.固执19.“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这句古语主要针对的是适应性个性卫生问题辅导中的 ( )(分数:2.00)A.怯懦B.对抗C.孤僻D.拖延20.压抑的特点没有 ( )(分数:2.00)A.普遍性B.内指性C.潜意识性D.消沉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1983年,全国医学心理学第三届学术会议的突出特点之一是会议讨论的专题之一有( )(分数:2.00)A.心理治疗B.心理健康C.心理康复D.心理咨询E.心理卫生22.心理健康的人,具有健全的积极意志品质,表现为 ( )(分数:2.00)A.目的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E.自制力23.学校心理辅
6、导的核心 ( )(分数:2.00)A.看护B.发展C.成长D.监督E.教育24.愤怒情绪的控制方法包括 ( )(分数:2.00)A.情境转移法B.目标升华法C.理智控制法D.评价推迟法E.幽隔疗法25.复习的形式有 ( )(分数:2.00)A.期末复习B.梳理性复习C.准备复习D.单元复习E.课堂学习三、填空题(总题数:10,分数:20.00)26.就心理卫生来说,自我意识良好的核心是 1 和自爱。(分数:2.00)填空项 1:_27.一个人心理正常、健康,其形式与内容均应与 1 保持一致。(分数:2.00)填空项 1:_28.精神病、流行病等调查发现对酒精和药物形成依赖性而导致精神障碍的男性
7、 1 女性。(分数:2.00)填空项 1:_29.适应性辅导的工作侧重于学习指导、 1、生活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方面,主要解决学生在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也涉及一些心理障碍方面的问题。(分数:2.00)填空项 1:_30.初次会谈时,在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可以允许有短暂的沉默,主要目的在于给来访者一个 1 的机会,使他从开始就能完整地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分数:2.00)填空项 1:_31. 1是心理辅导的前提和基础,是贯穿整个辅导过程的必要手段。(分数:2.00)填空项 1:_32.精神分析法又称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 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出版的 1 作为心理分析正式创立的标志。(
8、分数:2.00)填空项 1:_33.奖励一般可分为社会性奖励、物质性奖励和 1。(分数:2.00)填空项 1:_34.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主要是指他们在感知、记忆、想象、 1 及注意等方面的发展特征。(分数:2.00)填空项 1:_35.交往指的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制约下,人与人之间在交流、联系、活动中形成的 1 和心理关系。(分数:2.00)填空项 1:_四、名词解释题(总题数:3,分数:6.00)36.角色扮演法(分数:2.00)_37.完全参与观察(分数:2.00)_38.认知发展辅导(分数:2.00)_五、简答题(总题数:4,分数:8.00)39.简述非语言关注的辅导。(分数:2.00
9、)_40.简述贯彻心理评估整体性原则的注意事项。(分数:2.00)_41.简述思维训练。(分数:2.00)_42.简述小学生自律性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数:2.00)_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4.00)43.试述精神分析法的辅导方法。(分数:2.00)_44.试述发展性卫生问题辅导。(分数:2.00)_全国自考教育类(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8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虽然平时意识不到,但能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是 ( )(分数:2.00)A.意识B.前意识 C.潜意识D.后意识解析:解析:意
10、识是指人体能够知觉的精神活动。前意识是虽然平时意识不到,但能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经验。潜意识是个体不能知觉的精神活动,它由原始的冲动和本能以及出生后的多种欲望所构成。2.心理分析法的适应症不包括 ( )(分数:2.00)A.幻想 B.强迫症C.癔症D.性变态解析:解析:心理分析法的适应症为癔症、强迫症、恐怖症和性变态等神经疾病的治疗,同时也要求来访者受到适当的教育,能理解辅导员的解释和说明。辅导前还要进行严格的身体和精神检查,患有幻想、妄想和严重行为紊乱的精神病人,不能使用心理分析法。3.下列不属于常用的厌恶刺激的是 ( )(分数:2.00)A.心理刺激 B.想象中的厌恶刺激C
11、.物理刺激D.化学刺激解析:解析:常用的厌恶刺激有物理刺激(如点击、橡皮圈弹痛等)、化学刺激(如催吐剂等)和想象中的厌恶刺激(即口述某些厌恶情境,然后与想象中的刺激联系在一起)。4.个人中心法认为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态度没有 ( )(分数:2.00)A.真诚B.移情的理解C.无条件的积极尊重D.同情 解析:解析:个人中心法认为建立适宜的辅导气氛的三种最重要的态度:真诚、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和移情的理解(共情)。5.下列内容属于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目标的是 ( )(分数:2.00)A.善于承担责任、有责任感B.会借助别人的评价认识自我C.能够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介绍D.了解简单的不良情绪疏导方式 解
12、析:解析:小学高年级心理辅导课程目标有七个方面:自我意识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情感方面、意志方面、个性方面、学习方面、交往方面。其中情绪情感方面的第四个目标即了解简单的不良情绪疏导方式。6.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没有 ( )(分数:2.00)A.相声表演B.哑剧表演C.双簧表演 D.小品表演解析:解析:常用的角色扮演法有: (1)相声表演,适用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活动内容可以是所有提高学生认知水平的心理训练。 (2)哑剧表演,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情感教育和交往指导。 (3)角色互换,适合于中小学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训练、情感教育、个性塑造和交往指导。(4)小品
13、表演,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主要适用于自我意识、情感、个性、交往等方面训练。7.社会性奖励不包括 ( )(分数:2.00)A.微笑B.抚摸C.亲昵D.图片 解析:解析:社会性奖励包括微笑、赞扬、拥抱、亲昵、抚摸等,这种奖励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有效。物质性奖励是用可消费的物品作为强化物。活动奖励是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作为强化物。8.常用价值观辨析法没有 ( )(分数:2.00)A.脑力激荡法B.小组讨论法C.两难问题法D.榜样引导法 解析:解析:常用价值观辨析法: (1)小组讨论法,较适合于中、高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合于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态度、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 (2)两难问题法,适
14、合于不同年级学生。教育内容适用于中小学生个性塑造和品德形成等。 (3)脑力激荡法,适合于各年级学生。教育内容方面多适用于学生智力训练。9.下列不属于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敏锐的观察力(即感知能力) B.观察的目的性较差C.观察缺乏精确性D.观察缺乏深刻性解析:解析:小学生观察力的发展特点: (1)观察的目的性较差; (2)观察缺乏精确性; (3)观察缺乏顺序性; (4)观察缺乏深刻性。10.下列不属于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有意想象增强B.想象更富于现实性C.创造想象日趋发展 D.想象的创造成分日益增多解析:解析:小学生想象力的
15、发展特点: (1)有意想象增强; (2)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3)想象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11.下列不属于初中生想象力的发展特点的是 ( )(分数:2.00)A.想象更富于现实性 B.想象日趋现实化C.创造想象日趋发展D.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解析:解析:初中生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有意想象逐渐占主要地位; (2)想象日趋现实化; (3)创造想象日益发展。12.情感记忆法中常用的没有 ( )(分数:2.00)A.亲切物记忆法B.音乐记忆法C.娱乐记忆法D.电影记忆法 解析:解析:情感记忆法中常用的有愉快记忆法、娱乐记忆法、音乐记忆法、亲切物记忆法等。13.下列不属于情感的是 ( )(分数
16、:2.00)A.美感B.理智感C.道德感D.理想感 解析:解析: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情感是情绪的概括化、稳定化的表现,较情绪稳定和深刻,往往都与社会需要密切联系。14.当与同学闹了矛盾之后,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解除疙瘩,释放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 )(分数:2.00)A.转移法B.改变生活步调C.合理宣泄法 D.自主训练法解析:解析:合理宣泄法中直接宣泄,就是直接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绪。例如,当与同学闹了矛盾之后,心里很难受,不妨再去开诚布公地与对方交换意见,解除疙瘩,消除误会,不良情绪就会随之释放出来。15.对消沉情绪的咨询要点不包括 ( )(分数:2.00)A.增加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全国 自考 教育 心理卫生 心理 辅导 试卷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