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7 年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 1.下列 划线 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是 ( ) ( 2 分) A.虬 枝 qi 秀 颀 q 婆 挲 su 阔 绰 chu 恹 恹欲睡 yn B.涸 辙 h 皲 裂 jn 漪 郁 y 谄 媚 chn 瘦骨 嶙峋 ln xn C.禀 赋 bng 熠 熠 y 渚 崖 zh 矜 持 jn 颓垣断 壁 yun D.皲 裂 jn 狡 黠 ji 穷 匮 ku 哽 咽 y 锲 而不舍 qi 解析 : A“颀”读 q, B“郁”读 y, D“黠”读 xi,答案为 C。 答案 : C 2.下列语句中 划 线的词语使用正
2、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面对每一次月考,我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 妄自菲薄 ,也不能盲目自信。 B.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车祸面前还 不动声色 ,就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 C.这个大桥的设计方案 违犯 了桥梁建设的基本原则。 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 不寒而栗 。 解析: B 句中“不 动声色”旨内心麻带有褒义,不符合语境 。 C 句中“违犯”指犯有过错,不符合句意; D 句中“不寒而栗”是令人害怕,不 符合 句意 。 答案 : A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 分) A.在备战中考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缺乏的,一是自信心不足,二是学习方法
3、不当。 B.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使同学们增加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C.能否坚持开展文体活动,是能否提高初三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我试卷中问题的情景。 解析 : A 句中“缺少”与“信心不足”“方法不当”矛盾 。 B 句缺少主语 。 D 句语序不当,“指出”应该在“纠正”前面。 答案 : C 4.下面一段话的顺序被打乱,调整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比起事事都凭一己之力的项羽,刘邦更懂得用人之道。 刘邦比起项羽几乎没什么优势。 但他也有出众的地方,就是知人善任和体恤臣下。 相比力拔山河的项羽,刘邦既没有武勇,又缺乏主张,对平天下的哲
4、学又知之甚少。 秦末,刘邦项羽相争。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 这一段评述人物的文字,首先定位首句,即句首先提出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句现总的比较刘邦与项羽的不同点,到此答案得出 。 答案 : C 5.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2 分) A.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B.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之交”。 C.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如子为鼠,未为羊,酉为鸡,亥为猪。
5、 D.在二十四节气中,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 解析 : B 错,“刎颈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 答案 : B 6.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一个从故事的主要角度探究出的道理。 ( 4 分) 动物园最近从国外引进了一只极其凶悍的美洲豹供人观赏。为了更好地招待这位远方来的贵客,动物园的管理员们每天为它准备了精美的饭食,并且特意开辟了一个不小的场地供它活动和游玩。然而它始终闷闷不乐,整天无精打采。也许是刚到 异乡,有点想家吧?谁知过了两个多月,美洲豹还是老样子,甚至连饭菜都不想吃了。眼看着它就要不行了,园长惊慌了,连忙请来兽医多方诊治,检查结果又
6、无甚大病。万般无奈之下,有人提议,不如在草地上放几只美洲虎,或许有些希望。原来人们无意间发现,每当有虎经过时,美洲豹总会站起来怒目相向,严阵以待。果不其然,栖息之所有了美洲虎的加入,美洲豹立刻变得活跃警惕起来,又恢复了昔日的威风。 解析:本题考查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 : 竞争,能使我们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7.综合性学习 。 ( 6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陈涉仰天质问“王候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一代传诵。了解这些曾经在历史上建立功业,对中华文明产生巨
7、大影响的人物,将使你找到前进的动力。 为此,九( 1)班开展了以“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 1) 活动一:“等闲识得东风面”,识名人雅号。请写出下列雅号所代表的人物:( 2 分) 诗圣 ( ) 易安居士 ( )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 识记。 答案 : 杜甫 李清照 ( 2) 活动二:请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主题标语。( 1 分) 解析: 抓住题目中所示的主题(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使用主题词中的关键词,从活动的意义和影响两个点来突出这一主题的核心内涵,最好用对偶句表达,语言要精练、有力,有情感色彩,有宣传鼓动性。 答案 : 略 ( 3) 活动三:从下列人物中选出一位你最喜爱
8、的风流人物,并说说喜爱的原因, 50 字左右。(刘禹锡、曹操)( 3 分) 解析: 从括号中选择自己熟悉且喜爱的人物,了解他出自的作品,根据作品中所写此人物的有关情节,从其性格、精神思想、才能等某一方面来评价,表明喜欢的理由即可。 答案 :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表明他人老志不短。他他有勇有谋,还有“志不短”的精神,几乎把所有英雄的特点全部包揽。刘禹锡,他被贬在外,“二十三年弃置身”却还唱出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千古绝句,流芳百世,他虽然被贬,但却能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让人受益匪浅。 8.诗
9、词默写( 5 分) ( 1)使之塞上中描写边塞雄浑风光的句子是: _, _。 ( 2)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 _。 _, _。 _,_。 ( 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 _, _。 ( 4)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后世誉为“奇偶佳联”的名句是: _, _。 ( 5)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表现了他对残酷统治的不满。这一意思,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表述为: _?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注意别写错别字。 答案 : ( 1)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 2)生 亦我所欲也 义 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
10、而取义者也 (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4)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 5)素质赋敛之毒甚似蛇者乎 9.名著阅读( 5 分) ( 1) _(作者)写的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 _的主题。小说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所以美国女作家 _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 3 分) 解析 : 文学常识判断的知识点有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根据阅读积累直接回答即可。 答案 : 施耐庵 官逼民反 赛珍珠 ( 2)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
11、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好,快抬一张桌来。” A 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A 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 A 谨参。”那人全不睬着,也不还礼。 A 不敢抬头。柴进指着 A 对洪教头道:“这位便是,就请相见。” A 听了,看着洪教头便拜。那洪教头说道:“休拜,起来。”却不躬身答礼。柴进看了,心中好不快意 ! 以上语段中 A 人物是水浒英雄 _(人名),从这一段可以看出他的主要性格特是 _。( 2 分) 解析: 根据所读所记,抓住文段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
12、作品内容”梳理有关情节,判断人物。再概括文段中此人物的行为表现,结合原作内容分祈概括其性格特点。 答案 : 林冲 谦和忍让或谦恭有礼 二、阅读(共 40 分) (一) 古诗鉴赏 ( 4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10.“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_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 _的心情 。 ( 2 分) 解析: 首先从题目中判断答点,“描写方法”即指对人物的描写,根据诗句即可知是动作描写,再根据句中的“喜”字即可理解诗的
13、心情。 答案 : 动作或神态 喜悦 11.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2 分) 解析: 本诗是所学诗歌,根据所学所记,结合所了解的诗歌的写作背景,抓住诗可所写“喜欲狂”的事件即“剑外忽传收蓟北”即可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案 : 归心似箭(急切)的心情。 (二) 文言文阅读 ( 12 分) 阅读下面的 文字 ,回答问题。 【 甲 】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
14、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选自 鱼我所欲也 ) 【 乙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 。 公孙仪不受 。 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 ”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 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 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彼必不能常给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 。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 (选自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 注释 : 公孙仪:春秋时鲁穆公的相 。 即:假如 。 下人:迁就他人 。 12.解释下列 划线 的词 。 ( 2 分) ( 1) 蹴 尔而与
15、之( ) ( 2)公孙仪相鲁而 嗜 鱼( ) 解析: 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答案 : 用脚踢,特别喜欢,很爱好。 1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 4 分) ( 1)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 ( 2)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 ?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 答案 : ( 1)一碗饭,一碗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来,得不到就得饿死。( 2)先生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为什么呢? 14.【 甲 】 文“此之谓失其本心”中的“此”指代什么 ? ( 1 分) 解析: 仔细阅读文段,找到句子“此之谓失其本心”,在此句前面的文字梳理句
16、子,即可找到语句“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作答即可。 答案 : 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 15.【 乙 】 文中哪句话表达了公孙仪的观点 ? ( 1 分) 解析: 抓住题目中提示的答点“公孙仪的观点”,观点,一般是议论性的句子。仔细阅读乙文,从公孙仪的语言中梳理内容,即可找到“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一句。 答案 : 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 16.从公孙仪对受鱼和枉法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 ? ( 2 分) 解析: 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答案 : 公孙仪是个注重防微杜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湖南省 邵阳市 邵阳县 九年级 第二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