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及答案解析.doc(3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4,分数:44.00)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 A.内三院 B.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枢密院(分数:1.00)A.B.C.D.2.清朝的议政制度作为完备的政治体制出现于_ A.努尔哈赤时期 B.皇太极时期 C.顺治时期 D.康熙时期(分数:1.00)A.B.C.D.3.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是在_ A.康熙在位时期 B.雍正在位时期 C.乾隆在位时期 D.皇太极在位时期(分数:1.00)A.B.C.D.4.康熙帝设_,从此“国议”的决策功能逐渐丧失。 A.文馆 B.内三院
2、 C.军机处 D.南书房(分数:1.00)A.B.C.D.5.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_ A.内三院 B.翰林院 C.军机处 D.文馆(分数:1.00)A.B.C.D.6.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_为内阁。 A.文馆 B.内三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分数:1.00)A.B.C.D.7.在清朝内三院中,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的是_ A.内国史院 B.内秘书院 C.内弘文院 D.内养心院(分数:1.00)A.B.C.D.8.清朝总理全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_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军机处 D.六部(分数:1.00)A.B.C.D.9.清朝名义上的中枢机构是_ A.军机处 B.枢
3、密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分数:1.00)A.B.C.D.10.清朝军机处职官设置上俗称小军机的是_ A.军机大臣 B.大军机 C.军机章京 D.枢臣(分数:1.00)A.B.C.D.11.清朝六部直属于_ A.皇帝 B.内阁 C.军机处 D.议政王大臣会议(分数:1.00)A.B.C.D.12.清朝掌马政的中央机构是_ A.大理寺 B.光禄寺 C.鸿胪寺 D.太仆寺(分数:1.00)A.B.C.D.13.雍正元年(1723 年)后,清朝以_掌管理藩院事务。 A.王公 B.大学士 C.皇帝 D.王公或大学士(分数:1.00)A.B.C.D.14.清朝全国最高审判机关是_ A.大理寺
4、B.太常寺 C.太仆寺 D.鸿胪寺(分数:1.00)A.B.C.D.15.清朝为管理蒙古、回部和藏族事务而新增设的中央机构是_ A.理藩院 B.光禄寺 C.宗人府 D.太常寺(分数:1.00)A.B.C.D.16.清朝对宦官进行严格管理并有效避免了宦官干政的机构是_ A.宗人府 B.军机处 C.大理寺 D.内务府(分数:1.00)A.B.C.D.17.清朝掌管皇族事务的机构是_ A.军机处 B.宗人府 C.都察院 D.大理寺(分数:1.00)A.B.C.D.18.清朝在 1840 年以前共设_省。 A.十八 B.十九 C.二十 D.二十一(分数:1.00)A.B.C.D.19.清朝的地方区划分
5、_ A.道、州、县三级 B.省、道、县三级 C.省、府、县三级 D.省、道、府、县四级(分数:1.00)A.B.C.D.20.清朝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_ A.都察院 B.军机处 C.内务府 D.宗人府(分数:1.00)A.B.C.D.21.清朝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的长官是_ A.按察使 B.守道使 C.布政使 D.督察使(分数:1.00)A.B.C.D.22.从乾隆十八年(1753 年)起,各道道员不论其原职衔品级如何,一律定为_,道员从此由临时性差遣变为固定的一级地方长官。 A.正三品 B.从三品 C.正四品 D.从四品(分数:1.00)A.B.C.D.23.明清时期中
6、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干是_ A.州 B.府 C.道 D.厅(分数:1.00)A.B.C.D.24.清朝最基层的地方政府是_ A.州 B.厅 C.府 D.县(分数:1.00)A.B.C.D.25.清朝地方机构的一大特点为_ A.乡为最基层的地方政府 B.实行乡遂制与里社制的合一 C.地方官员设置灵活,不求编制上的整齐划一 D.省为中央派出机构,巡抚管理一省监察事务(分数:1.00)A.B.C.D.26.清初政府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沿袭了_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旗民分治 D.土司制度(分数:1.00)A.B.C.D.27.清朝在西藏地区实行的制度是_ A.政教合一制度 B.军
7、事管制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分离制度(分数:1.00)A.B.C.D.28.雍正年间以后,清初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_ A.伯克制度 B.盟旗制度 C.土司制度 D.政教合一制度(分数:1.00)A.B.C.D.29.清朝在东北地区建立的行政体制是_ A.盟旗制度 B.伯克制度 C.八旗制度 D.土司制度(分数:1.00)A.B.C.D.30.雍正年间以后,清朝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废除少数世袭土官,改设和内地相同的地方官,进行直接统治的政策称为_ A.左郡县政策 B.旗民分治政策 C.改土归流政策 D.宗主督护政策(分数:1.00)A.B.C.D.31.清朝由军机处直接下达的机密指令,不
8、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后,或直接交职能机构办理,或直接寄送地方官员,这种谕旨下达方式是_ A.“明发上谕” B.“票拟” C.“廷寄” D.“熟状”(分数:1.00)A.B.C.D.32.清朝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_ A.都察院 B.御史处 C.五城察院 D.军机处(分数:1.00)A.B.C.D.33.清朝对于会试落第的举人,可通过其他途径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官场。这一途径为_ A.举贡 B.拣选、大挑 C.荐举 D.荫叙(分数:1.00)A.B.C.D.34.清朝学校生员除科举之外的另一条主要入仕途径是_ A.荐举 B.举贡 C.吏道 D.荫叙(分数:1.00)A.B.C.D.35.清朝汉族
9、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途径是_ A.科举 B.世职 C.吏道 D.捐纳(分数:1.00)A.B.C.D.36.清朝在官员入仕途径中存在的一大弊政是_ A.举贡 B.荐举 C.荫补 D.捐纳(分数:1.00)A.B.C.D.37.清朝高级官员候选人拟名权的掌握者是_ A.军机处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皇帝 D.吏部(分数:1.00)A.B.C.D.38.清朝与荐举一起被称为异途出身的人仕途径是_ A.科举 B.捐纳 C.吏道 D.世职(分数:1.00)A.B.C.D.39.清朝的初任官先试用三年,称职后方实授职,此即_ A.试职 B.署职 C.兼职 D.护理(分数:1.00)A.B.C.D.4
10、0.清朝地方宫中被破格提升的对象是_ A.称职 B.勤职 C.供职 D.卓异官(分数:1.00)A.B.C.D.41.清初对地方官的考察称_ A.京察 B.外察 C.大计 D.考满(分数:1.00)A.B.C.D.42.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大计 B.考满 C.磨勘 D.京察(分数:1.00)A.B.C.D.43.规定一般官府从年底阴历十二月二十日封印,到次年正月二十日开印,休假长达一个月的是_ A.秦汉 B.隋唐 C.明朝 D.清朝(分数:1.00)A.B.C.D.44.清朝养廉银的发放对象是_ A.总督 B.巡抚 C.京官 D.地方官(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
11、/B(总题数:10,分数:10.00)45.明清两代与内阁关系密切的中央机构有_ A.翰林院 B.通政司 C.军机处 D.南书房 E.理藩院(分数:1.00)A.B.C.D.E.46.清朝的内三院包括_ A.内国史院 B.内秘书院 C.内弘文院 D.内经史院 E.内养心院(分数:1.00)A.B.C.D.E.47.以下机构所掌职事与礼部有密切关系的有_ A.太常寺 B.太仆寺 C.光禄寺 D.内务府 E.鸿胪寺(分数:1.00)A.B.C.D.E.48.清朝宗人府的具体职责是_ A.掌管皇族属籍 B.纂修“玉牒” C.议叙或议处皇族官员 D.掌管宫廷事务 E.审理皇族内部的诉讼案件(分数:1.
12、00)A.B.C.D.E.49.清朝总督的权力包括_ A.拥有文职道府以下的人事任免权 B.拥有武职副将以下的人事任免权 C.拥有对所属文官的监察权 D.拥有制定一省行政法规的权力 E.拥有一定的对外交涉权力(分数:1.00)A.B.C.D.E.50.清朝巡抚的具体职掌有_ A.考察全省地方官员 B.主管本省关税、盐务和漕运 C.监督乡试 D.主持武科考试 E.战时督理粮饷(分数:1.00)A.B.C.D.E.51.清朝道员的主要职责是_ A.协助督抚及布、按二司管理地方政务 B.监督所属府、州、县 C.掌管一省行政和财政事务 D.处理辖区内重大案件 E.任免官员和监察所属文官(分数:1.00
13、)A.B.C.D.E.52.清朝官员任用制度的民族歧视色彩表现在_ A.汉人做官大部分只能通过科举 B.在科举考试中分满、汉两榜 C.一些特殊机构完全不用汉人 D.即便在实行满、汉复职制度的机构中,政务决定权也多由满官掌握 E.实行官缺制,以确保满族贵族在政权中的优越地位(分数:1.00)A.B.C.D.E.53.清朝对官员的考察标准是_ A.操守 B.政绩 C.才能 D.年龄 E.血统(分数:1.00)A.B.C.D.E.54.清朝对不称职和行为不端的官员的处理方法有_ A.贪、酷者革职提问 B.罢软无为及不谨者革职 C.老病者令其致仕 D.才力不及者降级使用 E.才力不及和无政绩者令其致仕
14、(分数:1.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7,分数:21.00)55.议政王大臣会议(分数:3.00)_56.军机处(分数:3.00)_57.理藩院(分数:3.00)_58.内务府(分数:3.00)_59.保甲制度(分数:3.00)_60.盟旗制度(分数:3.00)_61.改土归流(分数:3.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5,分数:15.00)62.军机处在机构组成上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分数:3.00)_63.简述清朝督抚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数:3.00)_64.简述清朝督抚与明朝督抚的不同之处。(分数:3.00)_65.简述清朝议政的会议形式。(分数:3.0
15、0)_66.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分数:3.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4,分数:10.00)67.试述军机处在清朝行政决策中的地位。(分数:2.50)_68.试述清朝官员选拔制度的多样性。(分数:2.50)_69.试述清朝官员回避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数:2.50)_70.试述清朝的官员考核制度。(分数:2.5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44,分数:44.00)1.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是_ A.内三院 B.军机处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枢密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议政王大
16、臣会议又被称作“国议”,作为清朝前期的中枢决策机构。答案为 C。2.清朝的议政制度作为完备的政治体制出现于_ A.努尔哈赤时期 B.皇太极时期 C.顺治时期 D.康熙时期(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议政制度可追溯到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由议政五大臣及八旗旗主组成,参与议政。在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成为完备的政治体制。答案为 B。3.议政王大臣会议被取消是在_ A.康熙在位时期 B.雍正在位时期 C.乾隆在位时期 D.皇太极在位时期(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清军入关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由于统治内部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得不稳定,在康熙时权力达到顶峰。康熙为了加强皇
17、权设立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开始丧失,雍正时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更加衰落,在乾隆年间被取消。答案为 C。4.康熙帝设_,从此“国议”的决策功能逐渐丧失。 A.文馆 B.内三院 C.军机处 D.南书房(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康熙帝为解除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加强皇权,于 1677 年设立南书房,议政王大臣会议决策功能逐渐丧失。答案为 D。5.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式是_ A.内三院 B.翰林院 C.军机处 D.文馆(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天聪三年(1629 年)皇太极命儒臣翻译汉文典籍,并记录本朝历史,设立“文馆”。文馆是清朝内阁最早的组织形
18、式,皇太极任命了一些文学侍从为文馆大学士,他们即是清朝最早的大学士。答案为 D。6.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_为内阁。 A.文馆 B.内三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南书房(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顺治十五年,清朝参照明朝制度改内三院为内阁。答案为 B。7.在清朝内三院中,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的是_ A.内国史院 B.内秘书院 C.内弘文院 D.内养心院(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皇太极将文馆改为内三院,其中内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史书;内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内秘书院负责掌管起草敕谕和收录各政府机构的奏疏。答案为 C。8.清朝总理全
19、国政务的职能部门是_ A.理藩院 B.大理寺 C.军机处 D.六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清朝的中央政务职能机构的设置。清承明制,仍设六部总理全国政务。但是,清朝六部机构规模较明朝庞大得多。答案为 D。9.清朝名义上的中枢机构是_ A.军机处 B.枢密院 C.议政王大臣会议 D.内阁(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内阁制度基本因袭明朝,但内阁实权已远较明朝为小,只是名义上的中枢机构。答案为 D。10.清朝军机处职官设置上俗称小军机的是_ A.军机大臣 B.大军机 C.军机章京 D.枢臣(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军机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行政 考题 4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