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6及答案解析.doc(2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6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_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经济关系(分数:1.00)A.B.C.D.2.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_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1.00)A.B.C.D.3.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以及吴起提出的“废公族疏远者”都是指_的实行。 A.国鄙制 B.采邑制 C.官僚制 D.分封制(分数:1.00)A.B.C.D.
2、4.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_ A.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分数:1.00)A.B.C.D.5.曹魏建国后,以_执掌诏令发布权。 A.中书 B.尚书 C.门下 D.侍中(分数:1.00)A.B.C.D.6.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确定下来,从而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基本构架的是_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魏孝文帝(分数:1.00)A.B.C.D.7.隋唐时期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的制度是_ A.门荫 B.行伍 C.流外入流 D.入幕(分数:1.00)A.B.C.D.8.北宋初期,宰相制度的建立原则始终是_ A.集体宰相制 B.以副职牵掣正职 C
3、.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 D.宰相权力制衡(分数:1.00)A.B.C.D.9.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是_ A.察举制度 B.磨勘制度 C.推举制度 D.流外入流制度(分数:1.00)A.B.C.D.10.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通政院(分数:1.00)A.B.C.D.11.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_ A.宰相府 B.都督府 C.内阁 D.六部(分数:1.00)A.B.C.D.12.明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京察 B.外察 C.考满 D.都察(分数:1.00)A.B.C.D.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 A.省
4、B.道 C.府 D.州(分数:1.00)A.B.C.D.14.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大计 B.考满 C.磨勘 D.京察(分数:1.00)A.B.C.D.1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_ A.“厘定官制” B.“制定宪法” C.“调整职能” D.“成立内阁”(分数:1.00)A.B.C.D.16.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府是_ A.南京临时政府 B.中华民国政府 C.广州国民政府 D.武汉国民政府(分数:1.00)A.B.C.D.17.从形式上看,中华民国军政府改组后,实行的行政体制是_ A.总裁合议制 B.大元帅一元制 C.临时大总统制 D.责任内阁制(分数:1.00)A.B.C
5、.D.18.袁世凯为分散省权而强化起来的一级行政区域是_ A.省 B.府 C.道 D.县(分数:1.00)A.B.C.D.19.1928年 10月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确定的“全国实行训政之最高指导机关”是_ A.国民政府委员会 B.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 C.中央执行委员会 D.中央监察委员会(分数:1.00)A.B.C.D.20.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核的主要内容是_ A.操行、能力、工作成绩 B.出勤、操行和工作表现 C.操行、学识和能力 D.平日工作、学识和操行(分数:1.00)A.B.C.D.21.1943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公务员退休法规定,命令退休的年龄是_ A.65岁 B.60岁 C
6、.55岁 D.70岁(分数:1.00)A.B.C.D.22.抗战后南京政府在任官考试制度上的重要变化是_ A.强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都要以考试确定 B.强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都要以培训确定 C.强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都要以实习确定 D.强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都要以民主评议确定(分数:1.00)A.B.C.D.23.苏区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地位_ A.与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列 B.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委员会并列 C.高于中央执行委员会 D.高于人民委员会(分数:1.00)A.B.C.D.24.抗日民主政权中对政府进行法定监督的是_ A.各界代表会 B.参议会 C.人民监察院 D.民主党派(分数:1.0
7、0)A.B.C.D.25.中共中央和抗日民主政府十分重视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1939 年初成立了_ A.中央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B.中央干部教育部 C.行政监察教育办公室 D.中央干部培训部(分数:1.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26.夏朝建立后设置了辅佐夏王以备咨询的四辅臣是_ A.疑 B.丞 C.辅 D.相 E.弼(分数:2.00)A.B.C.D.E.27.秦汉时期,皇帝的圣旨依内容可分为_ A.制书 B.手迹 C.诏书 D.本纪 E.诰(分数:2.00)A.B.C.D.E.28.唐代行政运行的规范性规定形式有_ A.律 B.令 C.格 D
8、.式 E.关(分数:2.00)A.B.C.D.E.29.辽朝全境分为哪几道?_ A.东京 B.西京 C.南京 D.中京 E.上京(分数:2.00)A.B.C.D.E.30.明朝提刑按察使司的职能有_ A.主管司法 B.主管监察 C.考察官吏 D.征收赋税 E.主管军政(分数:2.00)A.B.C.D.E.31.在戊戌变法与“新政”期间,清政府对旧有行政体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革,具体包括_ A.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B.增设巡警部 C.增设学部 D.增设资政院 E.增设礼部(分数:2.00)A.B.C.D.E.32.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中国先后建立的政府有_ A.中华民国(护
9、国)军务院 B.中华民国(护法)军政府 C.中华民国(护法)政府 D.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 E.广州国民政府(分数:2.00)A.B.C.D.E.33.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官员的经济待遇主要形式有_ A.俸给 B.公费 C.奖金 D.提成 E.恤金(分数:2.00)A.B.C.D.E.34.关于中国共产党“六大”通过的苏维埃政权组织问题决议案的正确说法有_ A.确定以“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作为红色政权的名称 B.提出了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口号 C.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机构设置 D.规定了苏维埃政权的任务、组建方式 E.明确规定了中华苏维埃政权的行政体制结构(分数:2.00)A.B.C.D.E.35.
10、抗战时期,抗日民主政权干部的福利待遇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 A.不得高于一般劳动者的所得收入 B.不得高于熟练劳动者的所得收入 C.实行无偿劳动的原则 D.实行俸以养廉的原则 E.实行高薪养廉的原则(分数:2.00)A.B.C.D.E.三、B名词解释/B(总题数:3,分数:15.00)36.宗主督护制(分数:5.00)_考满_38.中央设计局(分数:5.00)_四、B简答题/B(总题数:2,分数:16.00)39.简述中书门下政事堂与唐初政事堂的主要不同之处。(分数:8.00)_40.简述抗战前国民政府简任职公务员的任命资格。(分数:8.00)_五、B论述题/B(总题数:2,分数:24.00)41
11、.论述秦汉时期中央政府针对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分数:12.00)_42.试述袁世凯对中央政府机构所作的重大改组。(分数:12.00)_中国行政史自考题-26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5,分数:25.00)1.中国奴隶制国家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所基于的纽带是_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经济关系(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在中国,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在步入阶级社会后一直被保留下来,并被后世统治者加以改造而得到强化,成为一直制约中国发展的四大绳索之一的族权。中国奴隶社会
12、以原始社会父系大家庭为模式组织政府与王朝,政权系统与宗法系统紧密结合,行政制度带有浓厚的宗族血缘性质。答案为 A。2.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是_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地方行政体制上,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是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西周王朝除留下王畿的一部分地区由王室直接管理外,将王畿以外地区实行分封,即对王族成员、功臣姻亲和传统贵族“授民授疆土”。诸侯接受土地和人口后,也将其中一部分划归自己作为自己家族“公族”的财产,而将其余部分
13、分授给卿大夫。答案为 B。3.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以及吴起提出的“废公族疏远者”都是指_的实行。 A.国鄙制 B.采邑制 C.官僚制 D.分封制(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早在春秋时期,在家臣制的基础上就已经产生了官僚制的雏形,世卿世禄制呈现瓦解趋势,李悝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以及吴起提出的“废公族疏远者”便是对官僚制的采用的描述。答案为 C。4.秦汉时期乡里官员中主管乡中治安的是_ A.三老 B.游徼 C.亭长 D.党长(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要考查的是秦汉乡里的相关制度。秦汉时期,乡官有三老、啬夫和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主管一乡之行政事
14、务,游徼主管乡中治安。答案为 B。5.曹魏建国后,以_执掌诏令发布权。 A.中书 B.尚书 C.门下 D.侍中(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曹魏建国后,以中书执掌诏令发布权,具体政务由尚书台独立负责。答案为 A。6.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确定下来,从而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基本构架的是_ A.唐太宗 B.唐玄宗 C.隋文帝 D.魏孝文帝(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隋文帝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工确定下来,并将三省长官均列为宰相,并确定尚书省总署都省为“政本之地”。这一措施将魏晋南北朝时期试运行达 300余年的新体制加以定型,奠定了隋唐中央行政体制的基本
15、构架。答案为 C。7.隋唐时期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的制度是_ A.门荫 B.行伍 C.流外入流 D.入幕(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门荫是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官员子弟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钱代役即可取得吏、兵部考试资格参加选官。答案为 A。8.北宋初期,宰相制度的建立原则始终是_ A.集体宰相制 B.以副职牵掣正职 C.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 D.宰相权力制衡(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宋朝的宰相名称虽然变化频繁,但北宋初年确定的宰相体制的基本精神却始终不变,就是始终坚持宰相权力制衡原则。答案为 D。9.宋代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
16、迁的制度是_ A.察举制度 B.磨勘制度 C.推举制度 D.流外入流制度(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宋代官员的升迁制度。磨勘制度是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包括勘验官员簿历文状的一系列程序,簿历文状中包括解状(为选入时的证明)、举状(举荐人的推荐书)、家状(个人履历)、考状(考核记录)等。答案为 B。10.元朝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的最高军事中枢是_ A.中书省 B.枢密院 C.宣政院 D.通政院(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军事,它们分别是元朝的政务中枢和军事中枢。枢密院主管军机大事和武官人事,是最高军事
17、中枢。答案为 B。11.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_ A.宰相府 B.都督府 C.内阁 D.六部(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六部是明朝重要的职能机构,其地位和权力因中书省的废除而较前代空前提高。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其间再无转承机关,成为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答案为 D。12.明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京察 B.外察 C.考满 D.都察(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考核形式主要分为两种:考满和考察。考满是针对每一个任职到一定期限的官员进行的一般性考核;考察是针对全体在职官员而言的。对京官的考察称为京察,对地方官的考察称
18、为外察。答案为 A。13.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_ A.省 B.道 C.府 D.州(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省是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清朝(1840 年以前)共设十八省,另有两个较为特殊的行政区域,即首都(今北京)所在的顺天府和关外时期都城(今沈阳)所在的奉天府。答案为 A。14.清初对京官的考察称为_ A.大计 B.考满 C.磨勘 D.京察(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清朝对京官的考察称京察,对地方官的考察称大计。答案为 D。15.清政府的预备立宪开始于_ A.“厘定官制” B.“制定宪法” C.“调整职能” D.“成立内阁”(分数:1.00)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中国 行政 考题 2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