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60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60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60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60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分数:2.00)A.B.C.D.2.马伶传的作者是( ) A刘义庆 B侯方域 C柳宗元 D宗臣(分数:2.00)A.B.C.D.3.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第一人是( ) 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D李白(分数:2.00)A.B.C.D.4.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分数:2.00)A.B.C.D.5.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2、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分数:2.00)A.B.C.D.6.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冰心(分数:2.00)A.B.C.D.7.钱钟书先生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 A人兽鬼 B围城 C雅舍小品 D谈艺录(分数:2.00)A.B.C.D.8.庄子的秋水通篇以_形式阐明观点( ) A童话 B神活 C寓言 D传说(分数:2.00)A.B.C.D.9.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 ) A文艺心理学 B淡美 C诗论 D谈文学(分数:2.00)A.B.C.D.10.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坚定自己信念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张翰 B伊尹 C许汜 D桓温
3、(分数:2.00)A.B.C.D.11.下列作品不属于郁达夫所创作的小说是( ) A春风沉醉的晚上 B伤逝 C薄奠 D迟桂花(分数:2.00)A.B.C.D.12.论快乐一文中提出:快乐是由_来决定的( ) A痛苦 B矛盾 C精神 D刺激(分数:2.00)A.B.C.D.13.爱尔克的灯光表达了作者( ) A回到故居时的欢乐心情 B久别重逢与亲人团聚后的欣喜 C抨击封建家庭、封建道德对青年人的摧残 D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分数:2.00)A.B.C.D.14.郁达夫的小说多采用的方式是( ) A纪实方式 B意识流 C自叙传 D暴露(分数:2.00)A.B.C.D.15.报刘一丈书主旨是( ) A
4、赞美刘一丈 B讽刺官场腐败 C讽刺“才德称位” D赞美“上下相孚”(分数:2.00)A.B.C.D.16.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 ) A宝玉同情投井自杀的丫环金钏儿 B宝玉与戏剧演员琪官的交往 C鄙弃仕途经济 D贾环诬告宝玉(分数:2.00)A.B.C.D.17.饮酒是一首( ) A五言律诗 B乐府诗 C五言古诗 D五言绝句(分数:2.00)A.B.C.D.18.郭沫若炉中煤中,作者让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移用 B借代 C拟人 D拟物(分数:2.00)A.B.C.D.19.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的体裁是( ) A散曲 B套数 C诸宫调 D杂剧(分数:2.00)A.B.C
5、.D.20.种树郭囊驼传一文主旨在于借种树比喻( ) A行军打仗 B做官居官 C经商致富 D治国(分数:2.00)A.B.C.D.二、文言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小题: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分数:9.99)(1).这段文字可分为两层,请用“”在上文中标出。(分数:3.33)_(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
6、典故的意图是什么?(分数:3.33)_(3).在这段文字中,王安石还揭露了什么问题?(分数:3.33)_阅读王维山居秋暝,回答下列小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分数:9.99)(1).如何理解这首诗中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分数:3.33)_(2).分析山居秋暝这首诗所表现出来的“诗中有画”的特点。(分数:3.33)_(3).诗中哪几句使用了对仗?(分数:3.33)_阅读寡人之于国也片段,回答下列小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
7、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分数:9.99)(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于: 焉: 凶: 加:(分数:3.33)_(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分数:3.33)_(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为何却“民不加多”?(分数:3.33)_三、现代文阅读(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发现全诗,回答下列小题: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
8、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分数:9.99)(1).本诗作为格律诗,它的“音乐的美”体现在哪里?(分数:3.33)_(2).如何体会本诗中的“绘画的美”?(分数:3.33)_(3).结合本诗,谈谈诗歌的“建筑的美”。(分数:3.33)_阅读下面小说片段,回答下列小题:现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相当的待遇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过八十大寿,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双丫角,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伊虽然新近裹脚,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
9、(分数:9.99)(1).在小说的结尾的场面描写中,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分数:3.33)_(2).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分数:3.33)_(3).这段文字中,“九斤老太康健”、“六斤新近裹脚”、“十八个铜钉的饭碗”具有何种象征意义?(分数:3.33)_阅读沈从文箱子岩片段,回答下列小题: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
10、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崖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分数:9.99)(1).在这一片段中作者着重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分数:3.33)_(2).划分这一片段的场面描写层次。(分数:3.33)_(3).请说明这段场景描写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数:3.33)_作文21.题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求:必须是议论文。不能少于 800字。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60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
11、:40.00)1.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 ) A国语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分数:2.00)A.B.C. D.解析:2.马伶传的作者是( ) A刘义庆 B侯方域 C柳宗元 D宗臣(分数:2.00)A.B. C.D.解析:3.中国文学史上田园诗第一人是( ) A谢灵运 B陶渊明 C王维 D李白(分数:2.00)A.B. C.D.解析:4.答司马谏议书的总体行文风格是( ) A慷慨激昂 B平易质朴 C含蓄委婉 D刚柔相济(分数:2.00)A.B.C.D. 解析:5.由徐志摩发起、组织的文学社团是( ) A新月社 B创造社 C语丝社 D文学研究会(分数:2.00)A. B.C.D.解析
12、:6.曾经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 A茅盾 B巴金 C老舍 D冰心(分数:2.00)A.B.C. D.解析:7.钱钟书先生著名的长篇小说是( ) A人兽鬼 B围城 C雅舍小品 D谈艺录(分数:2.00)A.B. C.D.解析:8.庄子的秋水通篇以_形式阐明观点( ) A童话 B神活 C寓言 D传说(分数:2.00)A.B.C. D.解析:9.选择与安排一文出自朱光潜的( ) A文艺心理学 B淡美 C诗论 D谈文学(分数:2.00)A.B.C.D. 解析:10.李白行路难(其一)中坚定自己信念的典故所涉及的人物是( ) A张翰 B伊尹 C许汜 D桓温(分数:2.00)A.B. C.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6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