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8及答案解析.doc
《【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8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历类职业资格】专升本大学语文-128及答案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升本大学语文-128 及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莫泊桑是_ A.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20 世纪杰出的诗人 C.法国 19 世纪小说家 D.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分数:2.00)A.B.C.D.2.冰心往事(一之十四)是一篇_ A.记叙文 B.抒情散文 C.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 D.议论文(分数:2.00)A.B.C.D.3.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_ A.直抒胸臆 B.行动和表情描写 C.外貌和语言描写 D.夸张笔法(分数:2.00)A.B.C.D.4.“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_ A
2、.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睿(分数:2.00)A.B.C.D.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_ A.行路难 B.虞美人 C.蜀相 D.泊秦淮(分数:2.00)A.B.C.D.6.风波中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反映的内容是_ A.九斤老太的麻木不仁 B.农民的愚昧落后 C.农民的生活今不如昔 D.农民的觉醒(分数:2.00)A.B.C.D.7.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_(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 比喻
3、对偶 夸张 B.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C.比喻 排比 夸张 对偶 D.拟人 排比 比喻 对偶(分数:2.00)A.B.C.D.8.唐代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创作主张的诗人是_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分数:2.00)A.B.C.D.9.“举案齐眉”、“乘舟梦日”、“鲈鱼堪脍”三个典故所涉及的人物依次是_ A.孟光、季鹰、伊尹 B.季鹰、伊尹、孟光 C.伊尹、孟光、季鹰 D.孟光、伊尹、季鹰(分数:2.00)A.B.C.D.10.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是_ A.王安石 B.韩愈 C.欧阳修 D.苏轼(分数:2.00)A.B.C.D.11.下列关于作者、作品、国
4、别搭配错误的一项是_ A.欧亨利麦琪的礼物英国 B.莫泊桑羊脂球法国 C.培根论学问英国 D.屠格涅夫罗亭俄国(分数:2.00)A.B.C.D.12.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与刻画南霁云性格的描写无关的是_ A.拔刀断指 B.博闻强记 C.义不忍食 D.射塔明志(分数:2.00)A.B.C.D.13.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论证方法属于_ A.归纳论证 B.对比论证 C.类比论证 D.演绎论证(分数:2.00)A.B.C.D.14.属于郁达夫所创作的小说是_ A.奔月 B.在酒楼上 C.伤逝 D.迟桂花(分数:2.00)A.B.C.D.15.所谓“四书”指的是论语、大学、中庸和_ A.孟子 B.礼
5、记 C.庄子 D.左传(分数:2.00)A.B.C.D.16.香市中写道“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里运用的表现手法是_ A.对比反衬 B.侧面烘托 C.象征暗示 D.类比生发(分数:2.00)A.B.C.D.1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告诫人们要居安思危的警戒性语句是_ A.满招损,谦得益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D.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分数:2.00)A.B.C.D.18.下列句子中“诸”字的含义是“之于”的是_ A.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 B.诸广之军吏及士卒或取封侯 C.诸校
6、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D.公伐诸鄢(分数:2.00)A.B.C.D.19.下列句子中,“所以”可译为“用来”的是_ A.以其所以至之鲜也。 B.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C.祸莫大于杀以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D.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分数:2.00)A.B.C.D.20.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_ A.U为虏所生得/U,当斩。 为虏所生得:被敌人活捉。 B.皆惊,U上山陈/U。 上山陈:上山布阵。 C.U字而幼孩/U,遂而鸡豚。 字而幼孩:教你们的小孩写好字。 D.公赐之食,U食舍肉/U。 食舍肉:(颍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挑出来放在一旁。(分数:2.00)A.B.C.D.二、
7、B文言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
8、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分数:9.99)(1).文中的“五子”、“四君”指的是谁?(分数:3.33)_(2).作者在这段阐述了什么观点?(分数:3.33)_(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用的什么论据?它与前边的论据形成了什么关系?(分数:3.33)_阅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扭英雄泪!(分数:9.99)(1).第一个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分数:3.33)_(2).第二个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分数:3.33)_(3).
9、第三个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分数:3.33)_阅读从军行(其四)一诗,然后回答问题。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分数:9.99)(1).概述本诗的主题思想。(分数:3.33)_(2).本诗前两句是怎样写景的?(分数:3.33)_(3).本诗后两句是如何运用对照手法把全诗推向高潮的?(分数:3.33)_三、B现代文阅读/B(总题数:3,分数:30.00)阅读鲁迅灯下漫笔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不算什么东西;待到人们羡慕牛马,发生“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叹息的时候,然后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有如元
10、朝定律,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分数:9.99)(1).本片段提示了旧时中国人怎样的落后心态?(分数:3.33)_(2).在
11、本片段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分数:3.33)_(3).从本片段出发,作者揭示这种落后心态的意义是什么?(分数:3.33)_阅读莫泊桑米龙老爹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就念念不忘,一直想着:“杀普鲁士人!”他恨他们,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强烈的仇恨。正像他自己说的,他有他的主意。他等了几天。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既殷勤而又驯服,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随意进出。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一天夜里,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就出去了。他走出院子,溜进树林,到了石灰窑就连忙
12、钻进那条长坑道。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穿在身上。然后,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爬,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他认为时间到了,就来到大路边上,藏在荆棘丛里,继续等着。将近半夜十二点,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就做好准备。(分数:9.99)(1).这几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分数:3.33)_(2).这几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分数:3.33)_(3).从这几段文字来看,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分数:3.33)_阅读沈从文箱子岩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那一天正是五月十五,河中
13、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且有好事者,从后山爬到悬岩顶上去,把“铺地锦”百子鞭炮从高岩上抛下,尽鞭炮在半空中爆裂,形成一团团五彩碎纸云尘,嘭嘭嘭嘭的鞭炮声与水面船中锣鼓声相应和。引起人对于历史回溯发生一种幻想,一点感慨。(分数:9.99)(1).在这段中作者着重描写的场面是什么?(分数:3.33)_(2).这段文字渲染了怎样的气氛?(分数:3.33)_(3).这段场景描写在全文中的作
14、用是什么?(分数:3.33)_四、B作文/B(总题数:1,分数:50.00)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有关科学实验证实,在雁阵飞行时,当第一只雁展翅拍打时,其他雁即刻循序跟进,整个雁群依次借着固定队形飞升、翱翔。这是雁独特的“团队操作”。 当领队的头雁疲倦时,他会自动退居到侧翼,由另一只雁接替上升,照常飞行。而且,飞行在最后的两只雁会不约而同地有节律地发出叫声,和前面的同伴和头雁保持沟通不知是告慰、安慰还是激励。 而更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是,当某只雁生病或受伤,不得不脱队时,必定有两只雁自行留下来,跟随它,陪伴它,提供帮助和护理。这两只雁将与病(伤)雁患难与共,跟随它沦落地面、山涧、
15、湖泊等任何水深火热里,直到“康复或死去” 请以“团队精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分数:50.00)_专升本大学语文-128 答案解析(总分:149.94,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莫泊桑是_ A.自然主义作家 B.法国 20 世纪杰出的诗人 C.法国 19 世纪小说家 D.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分数:2.00)A.B.C.D. 解析:考点 对作者的了解 解析 莫泊桑,19 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
16、响,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2.冰心往事(一之十四)是一篇_ A.记叙文 B.抒情散文 C.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 D.议论文(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作品题材 解析 冰心往事(一之十四)这篇文章立意新颖,构思灵巧,在同样以大海为题材的作品中,她创意出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写景散文。3.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_ A.直抒胸臆 B.行动和表情描写 C.外貌和语言描写 D.夸张笔法(分数:2.00)A.B. C.D.解析:考点 作品的艺术特色 解析 麦琪的礼物主要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表情透视人物的心理变化。4.“
17、三曹”中诗风悲凉慷慨、气韵沉雄的是_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D.曹睿(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家的写作风格 解析 曹操的诗往往以乐府旧题表现新的内容,有的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有的抒发个人宏大的抱负,情感深沉,风格苍凉悲壮。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_ A.行路难 B.虞美人 C.蜀相 D.泊秦淮(分数:2.00)A.B.C. D.解析:考点 诗词背诵的掌握 解析 出自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6.风波中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
18、代”反映的内容是_ A.九斤老太的麻木不仁 B.农民的愚昧落后 C.农民的生活今不如昔 D.农民的觉醒(分数:2.00)A. B.C.D.解析:考点 作品内容的了解 解析 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不是简单地写她不满的情绪,而是要揭示出陈旧腐朽的保守观念,从中看出九斤老太对革命的麻木不仁。7.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_(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2)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3)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A.拟人 比喻 对偶 夸张 B.比喻 拟人 夸张 对偶 C.比喻 排比 夸张 对偶 D.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历 职业资格 大学语文 1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