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标及答案解析.doc
《综合指标及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指标及答案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综合指标及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1.下列关于几何平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列B.适用于具有等差或近似等差关系的数列C.几何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大D.几何平均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2.某厂总产值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提高 8%,执行结果仅比上年提高了 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分数:1.00)A.B.C.D.3.比较各种平均数可知,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数:1.00)A.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B.
2、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C.算术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4.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其基本的前提条件是( )。(分数:1.00)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5.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分数:1.00)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6.假定某人 5 个月的收入分别是 1800 元、1840 元、1840 元、1840 元、880
3、0 元,反映其收入一般水平应该采用( )。(分数:1.00)A.简单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7.将某贸易公司 20 个商店的 2009 年第一季度按商品销售额分组,如表 41 所示。 B表 4-1/B(分数:1.00)A.按销售额分组(万元)B.20 以下C.2030D.3040E.4050F.50 以上G.商店个数(个)H.1I.5J.9K.3L.28.标志变异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数:1.00)A.全距B.平均值C.标准差D.标准差系数9.计划规定单位成本降低 5%,实际降低 7%,实际单位生产成本为计划单位生产成本的 ( )。(分数:1.00)A.
4、97.9%B.98.2%C.102.3%D.140%10.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分数:1.00)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11.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下列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的是( )。(分数:1.00)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12.下列指标中属于结构相对指标的是( )。(分数:1.00)A.产值计划完成程度B.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C.产值资金占用率D.百元流动资金利税率13.结构相对数一般以百分数或成数表示,其分子和分母( )。(分数:1.00)A.只能是总体单位数B.只
5、能是总体的标志值C.可以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是总体的标志值D.只能是时期指标14.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是( )。(分数:1.00)A.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B.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C.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D.流通费用率计划完成百分数 103.5%15.平均差与标准差的主要区别在于( )。(分数:1.00)A.意义不同B.计算条件不同C.计算结果不同D.数学处理方法不同16.有甲、乙两个数列,甲数列的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1;乙数列的平均数为 ,标准差为 2,如果( )。(分数:1.00)A.B.C.D.17.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
6、总得出的指标是( )。(分数:1.00)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18.某厂 2008 年完成产值 200 万元,2009 年计划增长 10%,实际完成 231 万元,超额完成计划( )。(分数:1.00)A.5%B.5.5%C.15.5%D.115.5%19.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分数:1.00)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20.某企业在基期老职工占 60%,在报告期准备招收一批青年职工,估计新职工所占比重将比基期增加20%,假定老职工和新职工的工资水平不变
7、,老员工的工资水平高于新员工的工资水平,则全厂职工的总平均工资将( )。(分数:1.00)A.降低B.不变C.提高D.无法判断21.两个地区小康水平综合得分对比,属于( )。(分数:1.00)A.动态相对指标B.总平均数指标C.结构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22.用水平法检查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适用于( )。(分数:1.00)A.规定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规定计划期内某一时期应达到的水平C.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D.规定五年累计应达到的水平23.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是,我国男女之间的比例关系为 106.7:100,这个指标是( )。(分数:1.00)A.比较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强度相
8、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24.某储蓄所 9 月末的储蓄存款余额是 8 月末的 105%,这个指标是( )。(分数:1.00)A.动态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2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分数:1.00)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26.已知某班有 40 名学生,其中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则该班学生的成数方差为( )。(分数:1.00)A.25%B.30%C.40%D.50%27.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算平均数时,如果掌握的权数资料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分子项数值,则采用的计算方法应该是( )。(分数:1.00)A.简单
9、算术平均数B.加权算术平均数C.加权调和平均数D.几何平均数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18,分数:36.00)28.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分数:2.00)A.2009 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B.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E.某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分数:2.00)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例相对指标E.动态相对指标30.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指标是(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
10、.中位数E.众数31.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分数:2.00)A.某市医院床数与该市人口数之比B.某市人口数与该市土地面积数之比C.我国国民收入与我国人口数之比D.甲地区工业总产值与乙地区工业总产值之比E.我国男性人口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32.下列指标中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有( )。(分数:2.00)A.某厂工人中,技术工人和辅助工人的比例是 2:3B.2009 年甲地人均粮食产量是乙地的 1.5 倍C.出生婴儿中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是 105:100D.在出生婴儿中,男性占 51.2%,女性占 48.8%E.2008 年某国农轻重比例是 28:38:3433.相对指标的数值表现形式
11、是( )。(分数:2.00)A.绝对数B.无名数C.有名数D.平均数E.抽样数34.比较相对指标可用于( )。(分数:2.00)A.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同类指标的对比B.不同时期的比较C.实际水平与计划水平的比较D.落后水平与先进水平的比较E.实际水平对标准水平或平均水平的比较35.总量指标的作用有( )。(分数:2.00)A.总量指标是认识现象的起点B.用来反映经济发展变动的基本趋势C.总量指标是实行宏观经济调控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指标D.总量指标是计算其他统计指标的基础E.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协调性和均衡性36.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分数:2.00)A.受各组
12、频率和频数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37.经调查得知某地区每千人拥有病床位为 1.2 张,这一指标属于( )。(分数:2.00)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38.逐年扩大的粮食播种面积和逐年增加的粮食产量( )。(分数:2.00)A.都是时点指标B.都是时期指标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E.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39.应用平均指标应注意的问题是( )。(分数:2.00)A.计算和应用平均指标必须注意现象总体的同质性B.
13、用组平均数补充说明总平均数C.用分配数列补充说明平均数D.用分段速度补充说明总平均数E.平均数与典型事例相结合40.不同总体间的标准差不能简单进行对比,这是因为( )。(分数:2.00)A.平均数不一致B.标准差不一致C.计量单位不一致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E.与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不一致41.下列统计指标为总量指标的有( )。(分数:2.00)A.工资总额B.流动资金余额C.人口密度D.职工人数E.人均国民收入42.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仅受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也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因此 ( )。(分数:2.00)A.当标志值比较大且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B.当标志值较小且次数较少
14、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C.当标志值较大而次数较少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大的一方D.当标志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标志值小的一方E.当各个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相同时,对平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43.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分数:2.00)A.某地区人口数B.某地区人口出生数C.某农场每年年末拖拉机台数D.某工厂月末在册职工人数E.某城市在校生人数44.相对指标中,由两个不同的总体的数值进行对比的有( )。(分数:2.00)A.计划完成程度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45.如果变量值中有一项为零,则不能计算( )。(分数:2.00)A.算术平均数B.
15、几何平均数C.众数D.调和平均数E.中位数三、B判断题/B(总题数:19,分数:19.00)46.总体单位总量与总体标志总量,可以随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人口数是时点指标,人口密度是时期指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不仅可以说明报告期计划执行结果,而且可以反映一定时期内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计划完成相对数的数值大于 100%,就
16、说明完成并超额完成了计划。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国民收人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 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全员劳动生产率是用总产值除以职工人数,计量单位为“元/人”,因而它是用有名数表示的强度相对指标。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如果数列是完全对称分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不受数列中极端值的影响。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有两组人,第一组老年人占绝大多数,第二组少年人占绝大多数,人们判断说第一组的平均年龄大,这种判断就是基于加权算术平均数的道理。 ( )(分数:1.00)A.正确
17、B.错误55.在计算平均数时,不要把存在本质差异的现象合在一起计算,否则,将不能真实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在资料已分组时,形成变量数列的条件下,计算算术平均数或调和平均数时,应采用简单式;反之,采用加权式。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如果缺少基本形式的分子资料,则应采用加权调和平均数计算。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当众数相邻两组的次数相等时,众数的值就是组中值。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众数是总体内出现最多的次数。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标志变异指标既反映了总体各
18、单位标志值的共性,又反映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1.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2.当一个数列的平均数为零时,不能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3.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二者必须相等。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4.甲、乙两组工人生产同一种产品,甲组工人平均日产量为 60 件,标准差为 7.2 件。乙组工人平均日产量为 55 件,标准差为 6.6 件。故工人
19、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乙组比甲组大。 (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B综合应用题/B(总题数:2,分数:16.00)(每道小题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的正确答案。)已知某公司下属 20 个企业职工的分组资料,如表 4-2 所示。B 表 4-2/B 按月工资分组 企业数(个) 职工人数(人) 各组工资额(元)(元)800 以下8001000100012001200 以上2611162024007400800434000216000081400001040000合计 20 11220 11774000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职工的平均工资步骤中:(分数:8.00)(1).各组组中值应取( )。 A
20、800;900;1100;1200 B700;900;1100;1300 C600;800;1000;1200 D800;1000;1200;1400(分数:2.00)_(2).计算该公司员工平均工资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中位数法 D众数法(分数:2.00)_(3).若选择加权算术平均数,则权数为( )。 A企业数 B职工人数 C各组的月工资 D各组的工资额(分数:2.00)_(4).根据该资料计算的平均工资为( )元。 A1010 B1047.8 C1061.08 D1049.4(分数:2.00)_现有甲、乙两班工人日产零件资料,如表 4-3 所示。B 表
21、 4-3/B 甲班 乙班日产零件 人数(人) 日产零件(件) 人数(人)2022252512182012281027 3 25 5合计 22 合计 25根据上述资料比较两班工人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分数:8.00)(1).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 )。 A甲班 23.5 件 B甲班 24.14 件 C乙班 21.5 件 D乙班 22.04 件(分数:2.00)_(2).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标准差分别为( )。 A甲班 2.69 件 B甲班 2.03 件 C乙班 2.69 件 D乙班 2.18 件(分数:2.00)_(3).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标准差系数分别为( )。 A甲班 11.44
22、% B甲班 8.41% C乙班 12.51% D乙班 9.89%(分数:2.00)_(4).对比两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 )。 A甲大乙小 B 甲小乙大 C 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分数:2.00)_综合指标答案解析(总分:9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7,分数:27.00)1.下列关于几何平均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分数:1.00)A.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列 B.适用于具有等差或近似等差关系的数列C.几何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大D.几何平均数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解析:解析 B 项,因为几何平均数的应用范围较窄,它
23、主要适用于具有等比或近似等比关系的数列;C、D 项,因为几何平均数受极端数值的影响,较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小。2.某厂总产值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提高 8%,执行结果仅比上年提高了 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 (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在提高率形式时,计划完成程度:(100%+实际的提高率)/(100%+计划的提高率)100%:(100%+4%)/(100%+8%)100%=104%/108%100%,那么,计划执行提高程度:104%/108%100%-1。3.比较各种平均数可知,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分数:1.00)A.算术平均数和几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指标 答案 解析 DOC
